俄罗斯原油不愁卖,不要臆想俄罗斯石油会滞销低价,中国会大量增购。
虽然美国制裁俄罗斯,宣布美国不再购买俄罗斯能源,但欧洲并不跟随。因为欧洲对俄罗斯能源有钢性需求,对购买俄罗斯原油、天然气、煤炭持积极稳重态度。欧洲当然也不愿意接收高成本的美国能源,且美国能提供的数量也不够。
所以,俄罗斯石油不愁卖,在高油价时代若俄能适当给买家一点优惠价则更好卖,不存在中国会大量增购俄罗斯滞销降价的石油。
中国是俄罗斯石油最大购买国,已经非常照顾俄罗斯了。
俄罗斯油田分布在欧洲平原的第二巴库(伏尔加-乌拉尔油田)和西西北利亚平原的第三巴库(主要是丘明油田)。
俄罗斯供应欧洲的第二巴库石油储存浅、气候环境好,开采成本低,所以供欧油价不会太高。
俄罗斯供应东亚的第三巴库石油埋藏深,气候环境条件恶劣,开采成本高。还不容运出。因为俄西伯利亚石油运输在由冻土带上,不适合建设管道运输。建有的输油管也需要加温防石油凝固。因此还不得不采取其它高成本运输。所以供亚综合油价会高一些。
以2020年为例;中国进口俄原油8357万吨,通过俄远东斯科沃罗季诺--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输送了3000万吨,其余5375万吨石油全靠油轮海运和油罐火车陆运。油轮海运要从寒冷的海参崴地区经对马海峡南下中国,运送俄极寒北极地区石油还需要走北极东方航线经白令海峡南下,这需要有充足的破冰船拓展航道,成本自然不低。俄用火车从俄伊尔库茨克—中国满洲、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运输石油,每列4200吨,运费当然不低。
既然算账如此,但中国仍然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既体现了维护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了对俄罗斯经济的支持,还考虑了确保中国进口石油的安全。
不能指望中国再大幅度增购俄罗斯石油了。这不仅仅因为成本因素,更多是考虑多渠道兼顾购买,不能在一棵树上吊。
中国石油进口十大供应国依数量排列如下;
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巴西、安哥拉、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美国、挪威。
可以看出,作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稳定石油供应主渠道沙特和俄罗斯,开通了多渠道兼顾购买把石油供应搞活。中国进口石油不仅仅来自亚洲,还来自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欧洲。为了长远合作,这些卖主都要照顾,不能单独倚重某一国。
提出的人显然是没有太关注中国的能源战略!
因为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跟俄罗斯签订一笔石油供应大合同。2013年6月,经过双方协定,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向俄罗斯增加采购3.6亿吨原油,每年增量接近1500万吨,合同总金额达到了2700亿美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我国每吨石油进口高达750美元,折算下来每桶接近102美元。当时最低的时候国际原油价格曾经下跌到二十美元左右。
比如2018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6023万吨,2019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6620万吨,
中国跟俄罗斯签署长达25年的石油供应协议,除了为了保证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同时平衡双方贸易之外,实际上还有一层考虑因素,那就是巩固中俄两国的关系。
毕竟目前世界的局势比较复杂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仍然存在,所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巩固跟俄罗斯的关系,这对于巩固国家安全,维护良好的国际秩序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年中国修筑“安大线”,希望把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油田的油全运输到中国,人家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优先铺设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安纳线)——因为安纳线的石油不仅可以出口中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可以看看安纳线比安大线绕了多远——但是俄罗斯宁愿多绕路,也不愿意只修安大线——就是对中国不信任,更不愿意把石油全卖给中国。
中国的能源战略基本上是分散从多个渠道进口石油。中东地区为主(即便是中东地区,也是从多个国家进口),非洲,俄罗斯,南美洲都有的。保证任意一个甚至两个渠道断掉,其他渠道能满足中国最低限度石油需求。
其实不仅仅是俄罗斯,最近这十年来,我国不断在扩大自己的石油来源国,以分散石油进口的风险,中东地区目前的进口比例已经降至50%以下。俄罗斯、非洲以及拉美成为了很好的替代区域。
此外相比于从中东、非洲购买的原油,均必须绕道马六甲海峡(马六甲虽然属于新加坡,但实际在美国人的掌控之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直接走陆路管道,通过两国接壤处引入,不存在第三国,石油运输安全性大大的提高,在中东油路断绝之时,俄罗斯的石油就是最好的一个辅助作用,所以从战略层面上考虑,即使俄罗斯的石油价格略贵一些,也要保证一定量的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中国会从哪些国家进口石油?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于世界大约50个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安哥拉和沙特一直稳居前三,伊拉克、阿曼、巴西角逐4到6位,巴西成长性最高还有科威特、阿联酋和美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