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官渡之战是袁绍发起的战役,曹操有得选也不会和袁绍开战,有多少胜算曹操心里有数,袁绍心里也有数,所以袁绍要打了(至于十胜十败这种无才无德的马屁精拍的马屁就不要当真了,曹操自己都不一定信)。袁绍虽然在战役初期连败了几次,但确实不痛不痒,官渡之败也无损大局,毕竟官渡之后袁绍还能优哉游哉地四处平平乱,如果不是死得太是时候还是未知之数,毕竟他死后河北百姓还是非常哀痛。从他的角度来看手上有个皇帝肯定不会是坏事(刘虞作为一个很有名望的宗族,总归比两个小孩子难掌控,但这样袁绍都能接受)。那为什么西凉军内讧了之后,他没有选择迎回皇帝呢?原因很简单,实力的变化,在这个时期,袁绍的势力迅速膨胀,他认为自己有很大可能统一天下,那何必 请来一尊佛供着呢。再从袁绍,袁术两兄弟在大乱开始后的操作来看,对比同样世出名门的杨家,可以看出袁家在很早以前就看出天下必将割据,而袁家的目的多半不是中兴汉室。反过来看曹操,作为当时名义上皇帝的势力代表,包括其团体内部也吸收了一部分忠于汉室,意图复兴汉室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和袁绍在当前阶段代表的势力就是相互对立的,这是立场的矛盾。再从地理位置上看,袁绍在击败了公孙瓒之后,基本已经将当时人们意义上大汉的东北方向全部扫清,他的目的是统一天下的话,那么此时他最大的敌人就是盘踞在兖州、徐州一带的曹操,且因为西凉军的原因,长安洛阳此时已经破败不堪,相比之下,战乱较少的山东一代,自管仲重商开始,一直是中华富庶之地,无论是利益还是击败强敌考虑,打曹操都是更优的选择。而曹操这边同样没有选择,往南是长江天堑,荆州刘表经营多年,且地形复杂,同样难以攻打,而当时的中国北方之地富庶于南方,所以曹操同样利益上、战略上都会更偏向于一统北方。就是二者互相将对方的所有土地设为了重大战略意义土地,同时互相宿敌,这种情况总归要分个胜负的。而曹操是要统一天下的呀,袁绍又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军阀,这就相当于曹操的绊脚石。袁绍觉得曹操越来越势大,以后肯定对他是个威胁,曹操为人又诡计多端,也是想要把他消灭掉,后来就有了官渡之战以曹操险胜而终。白门楼那个时候还属于中原逐鹿的状态。另外,江南开发是东晋衣冠南渡之后的事情了。
在曹操二次东征陶谦,被后方的张邈和陈宫大规模叛乱,导致曹操失了兖州的时候。
这个时候袁绍给曹操传消息:
“孟德啊,你都只剩下三个县城了,听说蝗灾又起,你和吕布对峙又缺粮,不如直接跟着哥混吧。把你妻儿送来邺城,我给你派兵送粮。”
三国志武帝纪:“秋九月,太祖还鄄城。… 於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
曹操说,我把你当兄弟,你要我妻儿。
袁绍说,我把你当小弟,你妻儿都不肯送来,就许。。。
以上是玩笑。
因为官渡之战太有名了,而恰恰在官渡之战前一年的一些事情大家往往忽略。
三国志有记载
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在干嘛,这个时候正是攻打公孙瓒的关键时刻。
曹操跨河进攻河内,直逼邺城。
你可能以为我在说笑或者阴谋论,这个判断是写在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中的
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比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袁绍在攻打公孙瓒的关键时刻,曹操在抄袁绍的后路。
抛开争霸天下这种宏伟的命题,我把你当兄弟,你把我当xx的行为,当然要打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