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当中,雍正这个皇帝,挺冤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机关算尽当上了皇帝,登基之后,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推行新政,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推行新政上面,其“勤政”的程度,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帝王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雍正又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传说中几乎成为一个“暴君”的典范。
在各种传说,故事,野史当中,雍正就没什么好的地方:
修改诏书篡皇位,卸磨杀驴杀功臣,残酷迫害亲兄弟,刻薄寡恩对朝臣,酗酒好色废朝政,违背祖制害旗人等等。
那么,为什么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的雍正,却落得“身后骂名滚滚来”呢?
其实,雍正在位十三年,在整个清朝的皇帝当中是在位很短的一个皇帝,但是却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皇帝。
雍正通过所谓的“雷霆手段”,阻止了康熙朝后期国家空虚,吏治腐败的颓势。把一个算得上是“千疮百孔”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清又拉回到国库充盈,中央集权巩固,百姓负担减轻,吏治腐败得到遏制的良好局面,让他的儿子弘历(乾隆皇帝)有了可以得瑟的资本,挥霍的家底,歌舞升平的基础。
这样的皇帝,被诟病,被抨击甚至被妖魔化,着实让人为雍正觉得冤枉。
为什么?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康熙两次废黜太子,导致了著名的九子夺嫡,因为九子夺嫡的白热化,康熙考虑整个朝局和大位传承的稳定,决定不再设立太子而采用传位诏书的方式进行皇位的传承,这就给后来“雍正篡位”的传说奠定了一个“可能”的基础。试想,假如康熙在二次废掉太子之后,立刻宣布新太子并诏告天下,无论这个太子是不是雍正,至少“篡位”的传言不会再有基础了。
雍正是在没有太子之位的前提以皇子下继承大统,得位正不正还真的很难说清楚,就是到今天,雍正篡位的说法还是有市场的。
第二,雍正登基之后,不遗余力,不顾一切的推行新政,新政给国家朝廷带来的是“国库充盈”,给百姓带来的是“赋税减轻”,但给他自己带来的是“得罪了全天下人”。
可以说,雍正的新政,除了没有得罪最基层的老百姓和江山社稷以外,他把该得罪不该得罪的都得罪了。
——强行追缴各级官员的欠款和藩库亏空,不惜罢官抄家,得益的是国家,得罪的是朝廷和地方官员。被抄家的肯定是恨之入骨。就连打麻将都发明了“抄家胡”来泄愤。
——火耗归公,尽管在明面上让各级地方官员拿到了“养廉银”,但是和各级官员搜刮的“火耗银”相比,各级官员的既得利益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毕竟“养廉银”再高,也比不过“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以想象各级官员能有多少打心眼里支持?
——摊丁入亩,把人头税改为“田亩税”,动的是“大小士绅和地主老财”的奶酪。没地的农民佃户负担减轻了,但是挖的是地主老财肉。地主老财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让天下有功名的“秀才举人”们既没有了特权,又没有了面子。十年寒窗,原本至少只要有了功名(秀才或举人)就可以“不当差,不纳粮”(免徭役,免税赋)。雍正一句话,书就白读了,功名也就没价值了!读书人愤怒了!
——整顿旗务,要求旗人自食其力,不能再有“铁杆庄稼”,让原本有着世袭的“不劳而获”资本的旗人,不但不能再“不劳而获”而且把当主子的权力也要强行剥夺。旗人们是“出离得愤怒”!
说到底,就是雍正的各种新政对于国家有利,对于天下百姓有利,对于中央集权有利,对于巩固疆土有利(改土归流)。但是却得罪了整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
最重要的是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
于是,上至雍正的“政治对手”八爷党,下至“秀才举人”形成了一个“反雍正”联盟,由政治对手提供素材,秀才举人负责润色,开始对雍正进行全面“黑化”。而且这种黑化一直持续到现在,近些年清宫剧当中的雍正形象,除了《雍正王朝》之外,没有几个正面的形象,武侠小说等文学作品也是一样,比如“粘杆处”特务组织。
第三,雍正自己也办了一个蠢事,就是在处理落第秀才曾静异想天开给陕甘总督岳钟琪写信煽动岳钟琪造反的问题上,雍正犯了一个“天真的错误”。
曾静在给岳钟琪的策反信当中,罗列了雍正的十大罪状,包括雍正为代表的“蛮夷”不配做“中原之主”。
雍正一方面很生气,另一方面很委屈,在亲自审问曾静之后,雍正觉得有必要“辟谣”,他亲自编写了一本小册子《大义觉迷录》,在这本小册子里,雍正对所谓的“十大罪状”进行了驳斥,申辩,和解释。
不但如此,他让曾静带着他的学生张熙到全国各地带着小册子进行宣讲,试图消除谣言的影响。
雍正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太天真。在这个《大义觉迷录》小册子里,以及在曾静的“辟谣”宣讲当中,百姓听到和看到的或者说更关心的不是辟谣,而是谣言本身和那些“宫廷秘事”。
为了辟谣,雍正话说的太多,把本不该解释,不能解释,也不便解释的事都公之于众。除了增加老百姓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的谈资,没起到该起的作用。
相当于他自己主动提供了很多素材。
所以,乾隆继位之初,收缴查禁《大义觉迷录》,并杀了曾静和张熙。
我们经常讲,史笔如铁,但是野史传说却是掌握在文人手中,得罪了文人,还想得到一个“高大的形象和赞誉”是不可能的。
文人要是恶心起人来,比拿刀杀人还厉害。
一个挺好的皇帝,就这么给祸害了。
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可能是清朝,不,肯定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了。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诟病呢?
我认为大部分是编造的诽谤之语。
一,一体纳粮
动了旗人的利益,众所周知,旗人是在清朝好人一等的,可是那么多的旗人不种地,不纳粮,还白拿银子,钱粮,这对大多数的人尤其是汉人农民,是不公平的,而雍正想废除这个,得罪了旗人,那堆大爷,大部分游手好闲,加上有意为之的一些人挑拨,也就流传下了一些不好的言论
二,大胆启用田文静,年羹尧,李卫等人。
上述三人,没一个正经的科班出身,就一个监生出身的田文静,那更是跟天下读书人打的头破血流,并且前两人在为官上有些不近人情尤其田文静,到了绝情的地步,跟士子一派的斗争中,还得了世宗皇帝,模范边吏的点赞,哪说理去,年羹尧后期到了残酷的地步,本身朋党这个在历朝历代都断不了,士子们本身就看不上这几个人管你有能力没有,中间各种矛盾的爆发,雍正也支持了三人,让士子们觉得受到了轻视,笔杆子糟践人还不容易??武大同志永垂不朽
三,夺嫡战争失败方
前面两个被得罪的,你忍着吧,顶多有一些官员发发牢骚,可是当这几种被得罪的人的冤气,被一些人别有用心的利用起来,不好意思,你雍正皇帝等着骂名滚滚来吧。这个时候的老八他们就闪亮登场了。
以上所述,造成了雍正的名声不大好听,也有人可能会反驳,你说他那么好,光得罪人,那咋没人替他说话?
只能说,雍正所做大部分,没有直接受利人,这是最关键的,他是真正的为了江山,这也是舆论一遍倒的原因,你总不能指望大清江山直接张嘴说话吧?还是指望国库里的银子提笔写字?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