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时常听人说,古人已经把诗词写尽写绝了,现代人写的根本算不上诗。这个观点也有其道理,因为现在人很难写出古韵古香的诗词,化用的大多都是一些陈词滥调,高度模仿古人的字句。比如写寂寞惆怅,很多人都会用到“孤影”、“依窗”、“凭栏”等等,千篇一律,又怎会让人耳目一新呢?
古诗词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典中的精髓,我们只能膜拜,望其项背。但现代也有很多喜欢诗词创作的朋友,他们不遗余力的默默耕耘,其中亦不乏人才。究竟怎么写诗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呢?
情书以一首旧作为例:
《咏雪》
飘落无由惜此身,何堪岁月染风尘。
孤心常向凄清处,半为梅花半为春。
这首诗的主题是“雪”,雪花白洁而轻盈,特别在隆冬季节,雪花漫天飞舞,特别美丽。情书也是紧扣雪的特性,前两句写出了雪花的特性,洁白无暇,不染风尘。后两句升华主题,写出了冬去春来的美好向往。懂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名为咏雪,实则喻人。雪花的这种洁白如玉的心境,正是许多人所追逐的境界。一半为了寒梅,一半为了迎春,默默付出。
要想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诗句,就要学会读懂诗词的“言外之意”,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浅显的道理。除了在用词上别出心裁,在立意上也要超凡脱俗,不要一写月亮就思乡,一听雨就惆怅。有时候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你会体验到不同的心境。
综上所述,写诗要想推陈出新,除了诗词文化底蕴的积累沉淀,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诗句鲜活,有灵气,不要被古人的思维所束缚,要合理大胆的创新。
你们觉得呢?欢迎喜欢诗词的朋友留言讨论。
根据我自己学诗的经历,要想耳目一新,其实已经落入下层。最好的诗应该缘事而发,缘情而动,靠的是性情,但是呢,能这样做的比较少。
那么,刻意的耳目一新,最重要的是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是炼字,一个是联觉。
首先是炼字,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学会在关键字眼上下功夫,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当年贾岛为了写诗,“僧推月下门”中的“推”还是“敲”呢?到了中晚唐以后,诗人在此方面下功夫尤为深。否则,怎么会有“一字之师”的故事呢。
第二的是联觉,就是要学会调动多动感觉,触觉,味觉,听觉,视觉,统统调动起来。这一方面,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做的尤为出色,“雨冷香魂吊书客”“芙蓉泣露香兰笑”“恨血千年土中碧”《红楼梦》中“冷月葬花魂”,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两个方法哪个比较容易呢?实话说,都不容易。两者只要学到一个,你的诗歌一定会耳目一新。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