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面的回答,宏观强调清军腐败的较多,从具体军事方面讲的只有资深球迷一位,看得出对甲午战争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在此补充一下。
一.甲午时期的旅顺口防御工事,和日俄时期有天壤之别。
旅顺口的永久性炮台,全都是为了防御敌人舰队从海上进攻修建的。对于敌人陆军,只是在市街外围的一系列山头上修筑了临时性的堡垒,虽然也称为炮台,实际上就是一些夯土围墙,里面放上几门大炮,有多则一个营,少则一哨(连)的守军,防御性很差。日俄时期的旅顺口,将上述这些夯土堡垒全都改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永久性要塞,有完善的雷区,坑道,机枪堡,铁丝网,形成立体防线,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也是这样的防御体系,对步兵来说堪称血肉磨坊。
二.武器存在代差。
甲午时期的旅顺口,不但工事是临时的,工事内配置的武器也是拼凑的,相当一部分都是用来打军舰的岸防炮,这些炮使用的黑火药炮弹爆炸范围小,破片少,对付散兵线很不得力。唯一能够有效对付步兵的是产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加特林机枪,而即使是这样的机枪,整个旅顺口也只有6门,根本不足以应付漫长的防线。日俄时期的炮弹技术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威力大增,俄军手中最先进的马克沁机枪有六十多挺,是对付步兵最有效的死神镰刀。而且俄军有六百多门大炮,清军才七十余门,双方的火力投送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三.甲午时期旅顺口守军体系混乱,兵力不足,防线漏洞百出。
日军有一个师团又一个混成旅团,清军只有一万多人,还要除去保卫海防炮台的四千人,因为当时日本海军一直呈佯攻之势,剩余兵力中有约四千人负责守卫大路两侧高地群的十几座临时炮台,剩下的六千人守卫大路。大家一眼可以看出,高地防御太弱。日军也正是先打两侧高地形成突破的。之所以清军这样部署,一方面是认为大路无险可守,必须重兵布防,一方面是因为清军各部互不统属,没有统一指挥,高地临时炮台是姜,程两支清军的辖区,属于客军的卫,赵,徐三军自然也不想管。俄军有陆军四万多人,水兵一万多人防守陆地防线,海上有太平洋舰队负责抵御日本海军,指挥体系完善。而最初进攻的日军不足五万人,无法对俄军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
分析,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分析!
一、政治
甲午战争时的清政府已经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之际。政治上的表现如下:
1、中央政府的派系斗争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派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派,忙着争夺话语权,相互牵制,政令朝夕频改;地方文武官员,骑墙观望,以致贻误大事。
2、吏治腐败
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大量对外战争赔款,许多官吏借机中饱私囊,政事废弛。与此同时,上下买官卖官,钱权交易。文官爱财,武官怕死。
3、民不聊生
连年的战乱赔款,黎民百姓生活困苦,人心思变。
二、经济
1、自然经济崩溃
鸦片战争后,几千年的传统自然经济,受到西方经济入侵的影响,逐渐崩溃。社会经济全盘匮乏,国家经济困难,财政入不敷出。
2、国民经济发展畸形
清政府洋务运动中,片面的经济措施,使得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重军事轻民用,国民经济发展几乎无成效。
三、军事
1、八旗、绿营等旧式军队武力松弛
清政府赖以生存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早已吃空饷,武力废弛,战斗力低下。同时,武器方面仍然以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为主要,在装备上就已经处于劣势。
2、北洋海军覆灭,军队士气低迷,战意不足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避战保舰,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让清政府所属军队,元气大伤,士气低迷,毫无战斗力可言。也使旅顺守军,缺少海上炮火支援。
3、将领愚忠,能力低下
自1840年以来,此时清政府已经耗尽能征惯战之将,出现优秀将领断层的局面。时任将领,指挥能力低下,一味愚忠,焉能不败?
四、文化
1、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国民精神麻木
鸦片蚕食国人的精神意志,使民众生活在颓废之中。同时,西方殖民主义思潮的冲击之下,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影响,国民的精神支撑,受到侵蚀。
2、闭关锁关,脱离世界步伐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仅只是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国与世界,拉开了巨大的鸿沟。世界早已经是科技促进生产力,带来巨大发展的时候,中国还是故步自封、自我沉醉。
这种情况下,胜算几何?
同时,再看看彼时的俄国,早已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接轨世界,与日本,算是同等水平。
所以,旅顺的失守,其实是早已注定的,也是清政府气数已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