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伊圆钱
估计你问的是从秦朝开始,为什么没有朝代超过三百年。秦朝以前的夏商周是贵族时代,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改朝换代。
周武王时代,贵族时代
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成为汉高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一个先例,那就是他刘邦颠覆了贵族血统方可称王的传统。
打那时候起,只要你大腿粗,谁都敢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或者权,臣篡,位,或者造,反明抢,一遇到风吹草动,就足以颠覆一个朝代。
当然了刘邦也不是傻子,怕大伙不信,就编了个神话。说他当年造,反时被一条大白蛇给挡了道,他和白蛇大战三百合,最终斩断了白蛇。没走多远就见一个老太太在路边哭,一问为啥哭呢,说是她的儿子是白帝子,被赤帝子给斩了,大伙一看刘邦那天正穿了一件环卫工人的红色马甲,就信了。
刘邦
之所以朝代没有超过三百年,是有原因的。
1大量的土地被兼并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地主和农民成为中国的主流阶级。而像刘邦这样一夜之间乌鸦变凤凰的老大,当然会选择我吃肉你们喝汤,让自己的小弟成为新的的地主阶级,从新王朝建立开始,土地兼并已经开始。
只是,开始经过多年战乱,人口少,土地多,不明显,皇帝作为最大的地主,总会象征性地为农民着想,跟张三说,你土地少收点,他有两块地,你收一块半,给他留点吃饭的地方。
等到一切都差不多了,土地兼并就开始逐步疯狂起来。农民人口越来越多,可耕的土地却越来越少,不得已,农民为地主种地。但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对于走投无路的农民,他们没有才不会发发善心,所以农民长期贫困。
这样一来,皇帝缺钱啊,但是他们不会减少对农民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税,当卖儿卖女都解决不了问题时,广大农民就会揭竿而起,于是天下大乱,经过战争,人口变少,土地变多,一切又回到了起点,这个周期,不会长于三百年。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就是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以东的区域,土地就这么多,兼并速度就是这样快,于是面对这样尖锐的社会矛盾,改朝换代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2,外来的威胁
一直以来,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中原王朝的威胁一直是存在的,尤其以北方的游牧民族。
所以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原政权就在北部修筑长城防御游牧民族侵袭。北方少数民族之所以不断南下,除了中原钱多人傻没啥战斗力好欺负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天冷的让草原上没吃的,我只能来抢你的了。
3、官僚制度在延续
历史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更新,周朝的分封制到明朝时期还被朱元璋拿来分封自己的子孙;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后世组织政权的范本,一直到清朝;其中中国的官僚制度一直以来就是在不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前朝的教训。
汉武帝
中国最早成熟的官僚选拔制度是“世卿世禄”,就是你爷爷当什么官,你就当什么官,当然不排除升迁的可能,如果你爷爷不是当官的,那对不起了,你就一辈子好好在家种地吧。
这种固化的官僚制度很要命,汉武帝的时候开始推行“察举制度”,地方上名声好的、能力强的,由下往上推荐,实现了鸟枪换炮。
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望族,但是一旦皇帝大人懒,不想下面推荐人了,一切就白瞎了。
于是魏晋时期又有了“九品中正制”,将所有人分为九个层次,上层人做上层官,下层人做下层官,又把阶级给固化了。
直到隋朝开创科举制。
隋唐“以武治国”,武将阶层不断坐大,前期皇帝还能够驾驭这些将领,但是后期皇帝能力低下,武将就会趁势兴兵作乱。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就是一个例子,中央政府不敢管,任由其互相火并,最终唐王朝也死于藩镇之手。
后来,赵匡胤防范武将,“以文治国“,后期又形成了文官集团。
这种阶层从新生到最终颠覆王朝的也不会超过三百年。
4、对比日本和英国
在中国有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说法,你去跟日本人讲,天皇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估计日本人都认为你是疯了。天皇是贵族血统,万世一系,你幕府将军再牛,可以把天皇架空,但你就是别想着当。
西方的君王类似于大哥带着小弟们去抢地盘,事先有个约定,事成之后,大哥吃肉,小弟喝汤。老大罩着小弟,小弟逢年过节的送点礼物,表表心意,如果君主违反了约定,小弟们就会联合起来,把大哥给赶下台。然后从君主家族里挑选一位看着顺眼的人来做新主子。这些小弟们有点一根筋,要遵循最初的约定,就认个死理,永远拥戴大哥家的人称王,这在西方人眼里叫“契约精神”。
有个叫查理一世的当了老大,把小弟们搞得没法活了,被小弟们砍了脑袋,此后十几年没了老大,就像没了主心骨一样。
查理一世
于是又请来了老大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再后来英王又没了继承人,大家干脆把德国汉诺威公爵乔治请回来当老大,这乔治连英语都说不利索,为什么选他呢,就因为他有英王的血统。乔治不会英语,有个大臣叫罗伯特,会点德文,于是俩人连比划带蒙的凑合着可以交流,大伙一看有啥事就直接找罗伯特,这人就成了英国的第一任首相。罗嗦了半天,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西方的君主看血统
汉诺威·乔治
错了错了,这个才是汉诺威·乔治
好的我的回答完毕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经常听到有人问为什么我国古代王朝中夏有五百年,商有六百年,周更是八百多年之久,而接下的其他王朝像都在尊守着一个规律一样,都不超过三百而亡,秦十几年、西汉210年、唐289年、虽然北宋加南宋319年,但毕竟是断开了的。夏商周之所以统治时间长,是因为他们是奴隶制国家,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矛盾比封建社会简单的多,就是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奴隶是奴隶主私有财产,很难形成反抗的力量。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封建集权的国家后,朝代的更迭频繁起来,究其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一,夏商周实行的分封制,诸侯代天子管理天下,向天子负责。天子只实际管辖京城周围地区,各诸侯在地方上权力很大,有谁会去冒险取代有名无实的天子,就像现在的日本天皇一样,有名无实。
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大力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帮助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把皇权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皇权对那些有野心的人来说有致命的诱惑力,一有机会就会挺而走险。
三,王朝的兴衰规律,自古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往往是上一个王朝的推翻者,他们汲取教训,改善民生,发展生产,一般都在前几任帝王努力下,王朝走向繁荣富强,而中后期的帝王大多都忘了前朝的教训,安于享乐,王朝慢慢走向衰败和灭亡,虽然中后期偶尔会出现一个中兴的明君,那也不过为王朝延寿了一些年,改变不了这个规律。
总而言之,夏商周的长寿那是奴隶制度下社会关系简单的结果,帝王只是象征,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秦统一后的封建集权让帝王成了名副其实的九五至尊,天下人谁不做梦都想当皇帝,加上王朝的兴衰规律,王朝前几任帝王都很贤明,中后期开始享乐,开始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盘剥百姓,最终王朝走向灭亡,被别的王朝代替,就这样循而往复几千年。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