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演。
一部电影的成败,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便是导演,导演决定了一部片子的精神气质。我们看看现在国内的导演们,除了极个别外,真正被认可的又有几个。成名已久的所谓大师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艺术创作力下降得惊人,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场面、美术、布景、服装上,忽视了对叙事的斟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老老实实讲故事的导演,又往往曲高和寡,徘徊在艺术片的边缘,不被大部分观众所接受。加上近些年,导演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作家、歌手、演员全都跨界做起了导演,有的凭借在各自领域积累的人气,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这些人接二连三地来恶心观众,像根搅屎棍一样,把本就不好的电影圈,弄得人心浮躁。
2、剧本。
有一个好的剧本,电影便成功了一半。看看银河映像制作的那些电影,人家的王牌便是精妙的故事结构加上丰富的细节设计,对剧本精益求精,“银河出品,必是精品”才能叫的响亮。回顾这些年我们看过的那些烂片,无一不是剧本糟糕,侮辱智商。这就像做菜一样,原料不新鲜,厨师手艺再好也炒不出花来。好的剧本无非是生活的再加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别出心裁的创作力。
最近韩国很火的一部电影《极限职业》,咱国内之前也拍过一部类似的电影叫《龙虾刑警》,其实这两部电影的剧本都来自同一个大纲,它是中韩两国合作的结果,归属于一个叫“中韩故事共同开发计划”的项目,当时这个大纲完成后同时交给了中韩两国,各自再加以润色和填充。结果是,人家韩国拍成了影史票房冠军,咱国内反响平平。区别在哪?一个做了生活化的扩充,一个脱离现实无法引起共鸣。
3、演员。
演员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是他们直接与观众交流。选演员永远都应该选最合适的,而不是选最具流量的。可这也许永远都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为电影是一个商品,永远需要考虑票房成绩。
4、观众。
其实国内电影的这三点硬伤,归根结底都是观众造成的。电影需要观众,观众喜欢什么,接受什么,它们就被拍成怎样。一部烂片如果收获了好票房,接着会有更烂的出来。一部好片如果票房低迷,就会打击电影人的信心,于是向烂片妥协。久而久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观众也应该要培养自己的观影经验,一起为华语电影的成长而努力!
国产电影硬伤太多了。
1,影视圈产业人心浮躁,没有几个电影人愿意静下心来做电影,都想着少投资,快盈利。反观好莱坞,可以花费四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制作出《功夫熊猫》这样中国题材的电影,而我们中国电影人却自己拍不出。更多的都是几个月赶工出的粗制滥造的圈钱作品,比如一个月赶工的《新喜剧之王》。
2,导演与市场脱节。中国的好导演很多,能拍出很多艺术性很高的影片,比如张艺谋,姜文,王家卫等等,但是也许是他们不愿意去迎合观众,或者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市场,不明白观众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所以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拍摄自己喜欢的影片,而最终的结果都是叫好不叫座。比如去年的《邪不压正》《影》,票房都很惨,但是国际电影节口碑都不错。中国电影圈仍然是能生产顶级艺术品,不能生产顶级商业片。
3,商业炒作,流量明星等等。炒爱国,炒话题,卖情怀,炒流量等等,各种炒作,导致结果是用心做电影不如用心炒电影。质量一般的《战狼2》《流浪地球》《美人鱼》都上到了国产票房前几名,而像《湄公河行动》这样的好片却票房平平。当然也有票房崩坏的,比如《爱情公寓》,上映前大力的炒作,首映票房3亿(几乎碾压99.9%的国产影片),崩坏的口碑下依然有5亿票房入账。如果没有上映前的炒作,该影片肯定不能获得如此高的首映票房,所以,用心做电影不如用心炒电影。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