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知道云计算的概念,云旅游是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云旅游其实就是旅游信息网络整合商,包括政府部门实时资讯和政策发布、各区域旅游数据、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如景区、酒店等)数据实时更新、每个环节的各项指标的数据实时更新、旅游行业学术理论前沿、企业(包括投资商、供应商、中介商和服务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发布和交流、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流和服务提供、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消费者对旅游各种反馈、消费者需要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全面的旅游服务、同时还有产学研政用之间的交互。
有人说2003年的非典,直接拉动了中国的网购平台公司上了一个台阶,被困在家里的人们不得不采取网络购物的方式,使得中国网购消费迎来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那么到了今年,全民又一次被困在了家里。在告别了温饱阶段的中国人一腔出行热情被压抑的背景下,数字文旅越来越多被提及,成为了很多政府、媒体和资本的关注焦点。
旅游的数字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基于旅游产品本身的数字化。比如打开一个网站,直接可以点着鼠标从正门走到后门,沿途每一个景点都和真实的一样,基于VR等手段甚至可以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效果,有人称之为“云旅游”。有很多人文类的景区景点都在做这方面的建设,线上访问量也不少。
另一个是基于旅行服务的数字化。比如消费者决定去某个景区旅游,在线上就完成了订票出票、交通住宿等各项准备工作,到了景区一扫码还可以听到指引和解说,出了景区再进到APP里,还可以一键生成游记发朋友圈微博。这种利用数字化,提高旅行服务质量和提升体验也同样是数字文旅的范畴。今年疫情期间,走红的正是前一种“云旅游”,这也让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但事实上,旅游的核心是人的移动,一个人不离开家,不离开办公室,怎么能算旅游?“云旅游”是被疫情倒逼出来的,它可以作为实体旅游的补充,或者服务内容存在,但本质上不可能替代实体旅游,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此外,“云旅游”的收益也是问题。我们去景区旅游,景区是能获得门票收入的。而除了门票支出,旅游者还要支付费用在交通、餐饮、购物、住宿上,这些支出共同构成了旅游产业。三亚市以前对此计算的比例是1﹕4,比如某旅游者的主目的地是某酒店,并在此消费了1000元,那么他在此处的总消费会达到4000元。一味推“云旅游”,不仅是景区赔本赚吆喝、挣不到钱的问题,对整个旅游产业也不见得是好事。当然,某些景区的“云旅游”搞得确实有风生水起之势,比如故宫的3D数字虚拟旅游。不过也要看到其局限性:一是只有知名IP支撑的人文景区,才有这方面的操作性。二是依然没有解决收益问题,服务提供商的思路是不赚钱的。三是比较成功的“云旅游”其本质还是博物馆,在线部分依托于大量的文化知识,对小朋友来说,这不是旅游,这是打着旅游名义的学习上课。有媒体报道,文化和旅游部准备在4个方面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笔者认为,这里面还是要细化,特别是旅游数字化的部分,我们一定要明确旅游数字化的目标是什么。是吸引游客来,是服务好游客,还是想让游客不用来也可以。因此,对于大多数旅游企业来说,搞旅游数字化的目的主要是3项:一是强化网络营销,搭短视频平台等最热门APP的顺风车,降低成本并扩展客源。二是实现服务的人性化,基于对人流的监控,最大限度地调度资源服务更多游客,甚至可以根据游客个人偏好实现差异化服务。三是实现信息数据价值,通过将景区游客数据提供给政府或第三方公司的方式,实现景区数字化的最大价值。换言之,旅游数字化还是要为游客或潜在的游客服务,围绕在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上,而不是另辟蹊径,人为地在政策支持下造一个新的风口。我们希望的还是在数字文旅促进政策下,消费者可以消费更透明、价格更实惠,从而带动旅游行业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云旅游因为今年的疫情,也是大热了一把,但疫情过后的我们,不必再进行云旅游了,真正的实地游玩,才能体会到旅游的真正乐趣。
很高兴来回答问题,云旅游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陌生。或许是我太孤陋寡闻了。我刚刚去了解了一点点,我觉得疫情过后还是会适当的选择云旅游吧。
因为云旅游它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就让你走遍天下,了解每个地方的美食与美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美好愿望。但是世界那么大,我们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去走一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云旅游,把没有去过的地方都感受一下。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当然如果在有钱又有闲的情况下,更希望能走出家门去旅游。那是一种切身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大自然亲密的接触会让你身心愉快。旅途上的经历和过程也会为你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所以我既会选择云旅游。在挣够钱的情况下,然后再走出家门去旅游喽。只盼望愿望早点实现啦……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