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敌司马懿?
答:如用不敌一词恐不准确,应说最终的结果不如司马懿,或者说时也势也,又或者说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
一、时势。纵观我国历朝历代朝代更替相同原因者不在少数:政事荒废、官员贪污、宦官干政、政治混乱、苛捐杂税、对民横征暴敛以致民怨沸腾,揭竿起义等等……
大汉王朝后期也没有逃出这些原因,最终导致黄巾起义,又董卓入京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演变成诸侯并起,天下分争!
所以这样的时势就以注定了大汉王朝的末路,而三国中刘氏集团的核心口号却是:匡扶汉室。纵观历史:秦灭六国,如亡国的楚人复楚;又如近代反清复明,均未可尝也。
又所以说时势已如此,天命难违,岂人力可为。
二、他人阻碍。诸葛亮辅刘备后辅后主刘禅直至其病逝期间,多次因刘备、刘禅、乃至同朝官员将领的失误的决策、掣肘、失败的执行而导致诸葛亮优势的决策被不执行。
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得天下的大名岂是虚名?诸葛亮为刘备精心设计的先三足鼎立后图中原耳后收复天下的大愿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多少刘备失败的决策?遇到多少次令人惋惜痛恨的掣肘?
1、刘表让荆州时刘备不接,如听诸葛亮之计接了荆州呢?
2、刘备入川庞统献计取益州,刘备不听反一意孤行致庞统被射死,诸葛亮不得已又入川导致荆州只有关羽防守,自此又为性情孤傲的关羽失荆州打下伏笔……
3、关羽死后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为报其仇,七十万大军破吴,不料被陆逊大败,以至于含恨托孤白帝城…自此蜀军元气大伤…
4、后主刘禅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无故将其昭回,以至于那次几乎将赢的北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5、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诸葛亮自追随刘备后一直将这八个字铭记于心,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以致抑郁成疾不幸早亡,如果再给诸葛亮十年的寿命……
6、以上只列举了比较重大的事件,另多处阻碍之小事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价值观,性情和理想。如果说诸葛亮一生可谓高风亮节清正廉明,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更为报三顾之恩为刘备刘禅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而反观司马懿却是厚黑的大师!其一生谨小慎微步步为营,老谋深算静水流深,更有诈病骗曹爽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郭嘉曾对曹操言道:司马懿用心之深远,陈所不能及,如主公不得用则杀之。
曹操曾数次想除掉司马懿,皆因其隐忍退让深谙权谋之道趋利避害才得以周全。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军前曾数次不敌,如诸葛亮首次北伐,夺曹魏三郡司马懿竟还不知诸葛亮主力在哪儿;又如著名的火熄上方古,当天若不是天降奇雨,恐司马懿及其两子早已见了阎王。司马懿也被诸葛亮用兵之法大为折服,曾言诸葛孔明真神人也,论领兵打仗我所不能及!
四、综合实力大比拼
1、领兵打仗,排兵布阵——诸葛亮胜(两者对阵胜负次数对比)
2、才学知识,诗书古经——诸葛亮胜(文学著作,兵书阵法对比)
3、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诸葛亮胜(草船借箭、山水奇兵、紫微星挂等等对比)
4、人格魅力,后世评价——诸葛亮胜(周瑜曾言:既生瑜何生亮。后世百姓十人皆知诸葛亮却三人晓得司马懿)
5、政治手段,权谋之术——司马懿胜(司马懿最终一手掌控大魏权政,而诸葛亮最终病卒于五丈原)
五、总结:综上所述,两者的价值观和最终的理想导致了两人行事或政治生涯的不同结果,如若断然说诸葛亮不敌司马懿是武断的片面的。两者各有风采也各有千秋,还望大家取古人之长补己之短,正视自我不过缺憾人生。
涉及的原因很多,也跟目前流行的主流说法相悖,特别是会让许多“猪粉”勃然大怒,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诸葛亮确实比不上司马懿。
一,出身家世方面:司马懿是河内名门望族,一门贵盛,八兄弟都享有大名,其贵盛程度到了他甚至看不起曹操的地步。而诸葛亮是破落士族子弟,流亡荆州,又不被荆州的主流社会认可的一个失意文人。
二,军事成就方面:司马懿跟诸葛亮一样,都是书生带兵,但是司马懿机敏旷达,通军机,知权变,他平判孟达机断专行,打破常规,不待请旨就出兵平判,八天急行军1200里,十六天拿下孟达,把一场叛乱扼杀在摇篮中。在司马懿两次对阵诸葛亮的战役中,确实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术成果,没有破军斩将,第一次跟诸葛亮正面交锋还吃了亏,这也是“猪粉”们津津乐道的司马懿不如诸葛亮的证据,但是我认为司马懿在上是个明智的人,知进退,晓权变,即使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打,不拿士兵的生命去证明自己的能力,所谓能够战胜自己的虚荣也是一种胜利,他很快就发现了蜀军的软肋,缺粮导致诸葛亮急于想跟曹魏决战,而魏军不缺粮,这跟平孟达的战斗不同,当时司马懿兵多粮少,利于速战,所以他日夜进攻,此时诸葛亮远程作战,粮草不继,只能速战,魏军后勤便利,利于缓战,所以,司马懿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战略,“敛众拒守,蜀军必退”,后来的战局发展确实印证了司马懿的判断,而且他还准确的预料诸葛亮此去“必三捻之后才能入寇”。后来的五丈原战斗则完全在司马懿的掌控之下,诸葛亮兵出斜谷,司马懿则南渡渭河,把住渡口,结营据守,诸葛亮想往西进攻陈仓截断关中和凉州的通道,但是主力又不敢离开斜谷太远,怕一旦远离则司马懿趁机占领斜谷通道,截断蜀军的粮道。向司马懿挑战根本就得不到回应,此时的诸葛亮虽然表明上不断主动挑战,看似耀武扬威,上窜下跳,实际上已经处于进退维谷,无计可施的尴尬地步,因为司马懿已经看透了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不知权(变)”的弱点,断言诸葛亮只要向西进入原上就是死路一条,“已坠吾画中,破之必亦”。
如果跟诸葛亮的对决还不能说明司马懿的军事能力,那么平定辽东的战役,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则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在战前就准确的预料公孙康可能采取的上中下策,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预案,按照他的计划,带四万军队三个月行军,三个月准备,三个月破敌,三个月安排善后,最终的结果无一不中。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的这些战绩和军事能力是诸葛亮一生都未曾达到的境界。反观诸葛亮,除了南征打了几个彝族土寨子,其他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胜绩可言,五次伐魏劳师糜饷,穷兵黩武,寸土未得,其战略,战役,战术方面的意图没有一个达到目的,所以,在军事方面诸葛亮确实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