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和平仄是写律诗和所有古体诗的一个格式。意境,意象是内容。作个俗气的比譬,一个老式的农村器物,升子和斗,是个计量物的工具吧,它就是用作衡量物质轻重手段(格式)的道具,而意境,意像呢?就是要放进升子和斗进行称重的东西即(内容)。你想度量衡一下的内容是白米,谷子,还是黑豆?就要把白米,谷子和黑豆装进器物。而第三者,显然就是人了。于是试想一下,没有升子和斗,你拿什么装这些东西,散的。反之,没有白米,谷子和黑豆,升子和斗装什么。所以它们是纸,笔和墨的关系。互相依存,互为应用的条件:没有纸,笔,能画画吗?没有墨,纸上能出现色彩吗。作为第三者的人,能说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吗?都重要。一个好的合格的画家,不但要懂画点什么,还会十分重视用什么宣纸,什么画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是道理么?写诗的人也一样,先要会使用工具才能装进内容。轻视哪一头都不成,得熟练地掌握平衡。好的画家,都先有好的画笔和质地上乘的宣纸,然后才能把心中的内容,落墨在纸上。至于哪处着墨多少,哪里是留白,全看作者驾驭全局的胸中丘豁的本领。写诗人不也一样吗?因此写诗,格就是形式,律就是音乐上的乐感。内容的意境(意象)就是一首歌的歌词和作者赋予它的旋律。是否有美感,动听,吸引视觉和听觉,全看音韵的曲子谱得好不好,节奏的起伏拿捏得到位不到位。到位的人,凡山川形胜,历史风云,日月乾坤,人情世故,信手拈来,都显功夫。不到位的人就别别扭扭,顾此失彼,就不是练家子。王维的诗为何写得好?就是他不但能诗善画,而且他走的地方多,见识广,又有佛性,在宫庭里听教坊曲听得多了,便熟能生巧。可见诗人的社会,人生阅历很重要。创作者能做到格律(音韵)与意境(意象)的和谐统一,就是老生常淡的形神兼俱。只顾一头,轻视另一头呢,就叫慌腔走板。一个优秀的歌唱家,舞台着装哪怕朴素,只要字正腔圆,就会赢得掌声。反之,走调了,跑调了,即使外在形象多美,脸上涂了多少脂粉,也会被墟为华而不实。诗歌创作人也一样,以为掌握格律平仄规律就可做诗人了,是不对的。得有充实的生活素材。不然全国多少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和文学院的老师都是诗人了。同样,千千万万的社会生活实践者,以为肚子里装的干货很多,什么格律不格律?我手写我心就行了,讲究那么多形式,框框套套干什么?不去注意训练,不去研究,也会头重脚轻。所以格律,平仄,意境,意象,看起来虽然只有八个字,创作者要怎样辩证统一的把它掌握好,运用好,是需要悟性和工夫的。这就像拉二胡,天下的胡琴演奏家,大师多了去啦,可独独宋飞可称二胡皇后。巴尓扎克说,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只要他的手指离开指板三天,就会变成一个蹩脚的提琴师。说明什么活都是训练出来的。写诗,只要有意加强格律和意境的训练,唐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今人也能做到。所以格律(平仄),意境(意像)哪一头都重要,哪一头都不可偏废。
简单说,
平仄即声韵,
意境即内容。
声发于内,声形合一
堪称自然。
律诗即为平仄与意境、即声韵与内容的完美契合。
重平仄少内涵的不是好诗
有内容无音韵的不是律诗
对于有一定古文基础的人,天资不弱,律作不难
对于网上大批恨平仄、恨格律者,
据察:
他们都是诗词门外汉。
无论任何体裁,
都没出过合格的作品。
骂格律只是臆想做块遮羞布,
于圈中相互安慰而已。
但也能蒙蔽些少浅涉者,
这其实还是会对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危害。
仍说意境,
我认为意境就是事物给人的多重感受。
而人感受外物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声、形,及内心的感触。
平仄为声,
如何害意呢?
若无声形谐美,
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只称意境就为诗词。
那鸦噪寒林、
蝉鸣碧树,
有无意境?
照此说来,鸦鼓蝉噪
俱不以平仄害意,
且量产颇丰,
乃秒杀称平仄害意不可一世大诗人也!
反之黄莺婉啭
却为害意难听!
末,附旧作一首,亦为近日平台多推反格律声音于我,而作:
无格生诗意
(五律,平水韵)
唐峰因律在,
或碍打油君。
平仄心头怨,
哀声四野闻。
吾惊鸦舌鼓,
彼做噪蝉吟。
无格生诗意?
嗞啾一类群。
又,记昨日游湖,风光尤美,摄图,观之,再凑一首:
秋游(七绝,平水韵):
野姿摇曳野芳开,
香色宜人引蝶来。
掠过风光留画影,
婉行春草畅游哉!
感谢阅读,愿得批评、指教。也愿有反格律诗词者附上佳作,以证我所言为虚!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