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农民“一年干到头、二年干到梢”。无论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或是“三伏”酷暑,高温炎热,基本上无休息之日。冬春农闲季节大部分劳力都要上水利,挖河筑堤,大干国家或集体的水利工程。春播秋收“双抢”时,为了不延误农时,做到“颗粒归仓”,确保农业丰产增收。男女老少所有劳力,都要起早摸黑、全部投入到抢收抢种之中。有时还要“挑灯夜战、通宵达旦”打夜工,劳动强度、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三伏”天,正是农作物管理的关键时期。那时无电力、无机械,水稻等作物灌溉,全部靠人工“车水”上田。有的高膀田,还需用四五道“水车”翻水上田灌溉。过去田间除草不像现在用除草剂化除,只有靠人工拔除。以水稻为例,在秧苗活棵后,为防止杂草疯长,需用“铁齿耙”在秧行间耗草。待分蘖“耗草耙”不能操作时,还要用人工在稻田中,用双手交替“扒行”,要求棵棵扒到根,一处不遗漏,促进秧苗通气扎根、加速发棵分蘖。那时灌溉“车水”、除草这两件农活,要耗费很大力气。头顶烈日暴晒,脚下热气蒸烤,汗流浃背,无遮无挡。有些年轻人“赤膊上阵”干活,天长日久、“背”受煎熬,皮肤被烤晒得发黑起釉、脱了一层皮,仍然坚持每天劳动,实在吃不消只有下圹入水降温。因此,这些农活都需要强劳力在田间劳作,体质差的劳力不能够胜任,只有干一般工分少的农活。总之,生产队时,农民“三伏”天即使再炎热、再艰苦、再劳累,为了搞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全面丰收,也要正常上工,从来都不会停工。遇到连续高温时,只有采取起早摸黑、或者打晚工、加夜班等措施,避开中午高温下地劳作。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家家有电风扇、空调等家用电器、降温设备,回家休息只有用芭蕉扇煽风、或在风口处纳凉降温,夜晚还要受蚊虫叮咬。即使这样,劳累一天也全然不顾,倒头就睡。仅从上述点滴故事,即可窥见,那时农民遇到“三伏”天,是怎么艰苦度过的。希望当今年轻人,多了解农民过去的艰苦劳动和生活,珍惜当今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过上幸福美满舒适的好日子。感恩党的领导和国家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不要忘记农民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原创)
三伏天最热,也只有早晨太阳没出之前有那么一会短暂的凉爽,于是就见到村里的汉子们,就在这天刚麻麻亮的时候扛锄下地了。
我们这个地方有点特点,土质是沙土多粘土少,两样土这么一掺,那土地特别的好侍弄,所以我们人人手里的锄头都特别的透亮,闪闪发光,有诗人称之为银锄,也还真是不无根据的。
自然是队长带头啦!那年代当队长就是要干在前面,体力技能要在一般人之上,而且还有操不完的心,纯奉献,没点觉悟的人是不愿意干的。
在我们这里,三伏天里基本上是男的锄玉米地,妇女修理棉花,雨露滋润,那庄稼自然是生机勃勃,绿的流油,伏里,也算是大忙的季节。
那时候我们这边的玉米是一定要锄三遍的,没商量余地,有极少数的地锄四遍,谓之锄明年的地,我当时年轻,这句话并不理解,后来才知道,那是把后长出的草锄死,长不了草籽了,明年地里的草也就少了,所以有锄明年地一说,那时的农民真的是心无旁骛,把所有的体力、精力都奉献给了他们倾心热爱的这片土地。
锄玉米,第一二两遍的活还是比较好干的,最苦累的是第三遍,这时玉米已经一人多高了,人要钻进玉米垄中才行,绝对考验人的体力、毅力。
这活计我们都称之为“钻三遍”,一个钻字用的特别的贴切、生动。
说话间这伙人来到了地头,队长不停也不等,直接插垄就干,其他人依次排下,没人说话,就听得嚓嚓的锄与土的摩擦声,早晨的露水重,干不了十分钟衣服就全被露水打透了,也好,落得个凉快。
难得呀!早晨钻三遍是最舒服的时间段,只可惜太短暂了。
不多一会,美丽的太阳升起来了,这天就渐渐的闷热起来,在玉米地里除了紧张的劳动,就是喘气和出汗了,至于玉米叶子把脸上身上划的一道道数也数不清的红线,没人在意,那时我们钻三遍的时候每人都是只穿一个裤头,利落得很。
累是累,但也有惬意的时候,那就是锄到地头,拎着锄从玉米垄里钻出来的时候,忽然就觉得外面是那么的凉爽,呼吸是那么的舒畅,如果地头再有上那么几棵树,啊!那个爽快,这时候就会有人大喊“给个县长都不换”。
出了洗身的汗,缺水啊!不爱事,队长有安排。快到中间休息的时候队长会派一个人回村去挑水,井拔凉啊!水挑来了,大家正好休息,于是大家就围着这两个水桶你一气,我一气的喝起来,没有碗,就对着桶沿喝,大量出汗,大桶喝水,成就了我们一身的钢筋铁骨,任何惊涛骇浪都能等闲视之。
收工了,这伙人一齐奔向村南的大水坑,洗爽了,回家是吃嘛嘛香,要知道这人们从早晨到十点多,空着肚子干了半天活,还滴米未进哪!
就这劳动强度,就这体力消耗,那年代全村难得见一个胖子,人们没有“三高”,糖尿病更是没听说过。
三伏天的作息时间一般都是这样安排,早晨天一亮下地干到十点钟左右,下午三点多钟干到太阳落山,这个季节,这是最合理的安排了。
想起生产队的时候,也许是那些老一辈人健在,那对土地真是一百一的好,精耕细作,渠边沟沿,没有一寸闲着的土地,面对那些老一代农民,我们锄地不敢糊弄,二百米外都能看出你那活干的怎样,
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若是在老农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年轻人提出这问题就很正常了,因为你真的不了解,其实我的回答也是想让题主对那个年代有个点滴的了解,如有别的朋友能补充就更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