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算是西汉的一个传奇人物了。他在入仕汉武帝之前,刻苦研读学问,虽受尽挫折、歧视,却还能百折不挠的坚持下去,绝对是一个值得称颂的励志故事。在他出仕之后,的确帮汉武帝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立下了不世之功。
可是,因为主父偃的自尊心曾经受到过严重伤害,导致其行为过于自私,再加上盲目自信,得罪了一些权势人物,最终失去了汉武帝的信任,被武帝族灭。
主父偃的辛酸求职路
主父偃出身贫苦农家,为了谋到一份糊口的差事,开始仿效战国时的苏秦,学习纵横学。结果,当他学有所成,出门谋生之时,却发现天下太平,纵横之术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怎么办?主父偃经过调查发现,儒家经学突然开始大流行。原来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并不固执,也不迂腐的主父偃于是开始研读儒家经典。同时,为了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其他诸家学派的言论,也都统统不放过。
到这里,是不是很同情,也很赞赏主父偃。这不就是一个穷苦的农家少年,希望使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么。当然,想要改变人生,并非如此容易。主父偃虽然学了百家之长,求职之路还是非常坎坷。
可能是因为主父偃并非一开始就学习儒学,学得比较杂;再加上他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所以,在他的家乡齐国,“诸儒生相与排傧”。主父偃并不被儒生接受。不得已,主父偃只能背井离乡,到其他诸侯国求职。结果,“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都不待见主父偃。
我们身边恐怕也有人,曾经品尝过类似主父偃被人看不起,求职时屡被拒绝的苦楚。不过,不要怕,坚持下去,总会成功的。主父偃最后就取得了成功。
主父偃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身上所带的钱,也快花光了,生活陷入了困顿。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去京城试一试。
这次主父偃的小幸运来了,遇到了正受汉武帝宠幸的卫青。可能是因为主父偃并没有什么十分突出的特点,卫青几次推荐,都没得到汉武帝的回应。时间长了,大家都认为主父偃就是一个到处蹭饭的穷酸“无能”之辈,开始鄙夷、厌恶他。
能够承受住如此巨大心理压力的人,绝非平凡之辈,主父偃就是其中之一。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主父偃,决定冒险了。
主父偃写了一篇反对跟匈奴开战的策论,呈送给了汉武帝。为了引起汉武帝的关注,壮大自己的声势,主父偃还拉上了志同道合的徐乐、严安,让两人也分别向汉武帝上书,表达类似的主张。
汉武帝可是一个好战分子,朝堂之上,自然多数大臣都是顺应武帝意愿。而武帝也恰逢英明神武之时,一看竟然有人反对开战,反而引发了兴趣。估计武帝也是为了树立自己“兼听则明”的形象,看到主父偃等人的上书之后,当天黄昏时刻,就召见了三人。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主父偃终于求职成功了。三人均被拜为了郎中,而主父偃之后又屡次上疏,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一年之内竟多次升迁,从郎中一路升迁为了谒事、中郎、中大夫。
主父偃屡立大功
本质上,主父偃是一位颇具谋略的纵横家,所以,和平、反战不符合他的利益。主父偃开始转而支持汉武帝对匈奴开战,建议武帝学习秦朝蒙恬,在边境筑城,对匈奴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形势。
主父偃的建议虽然遭到了公孙弘等人的反对,但是,最终还是被汉武帝采纳了。武帝在边境设立了朔方郡,并派人修缮了蒙恬当年所修的要塞,巩固了边境。自此,汉朝对匈奴的形势从被动转为了主动。所以,主父偃在汉朝对匈奴的百年战争中,属于大战略制定者,自然是为汉朝立下了大功。
接着,主父偃又建议将全国各地的富豪全部移民到茂陵,给汉武帝守陵。这样做,有三个好处:其一,给茂陵增加了人气;其二,可以剪除豪强称霸一方,削弱对朝廷的威胁;其三,还可以顺便将茂陵附近的庄园、田地之类的卖给这些豪强,带动附近的建设生产,增加国库收入。
汉武帝一听,好呀,又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两个自私的人到了一起,果然是净干一些损人利己之事。主父偃因此再立一功,毕竟古人对死看的比生还重要,陵寝更是重中之重。
主父偃在向汉武帝提议移民守陵的同时,还向汉武帝提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削藩主张“推恩令”。简单的说,就是不再直接撤销藩国,而是在前一任藩主去世后,将藩国分配给他的子弟。这样做,避免了强制削藩引起的各藩国对朝廷的仇视,反而可以收获拥护。同时,藩国越来越小,等于削弱了每一个藩国的实力,减少了对朝廷的威胁,实现了削藩的最终目的。
汉武帝一听,主父偃可以呀。于是乎,对主父偃大加赞赏一番之后,再次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主父偃也再立一功。
如果说主父偃前面所做的事情,更多的还是在给国家谋利,那么他之后所做的事情,更多的就是个人利益争斗了。这也成了最终害死主父偃的诱因。
主父偃剑走偏锋走向了不归路
主父偃开始将矛头对准了汉室宗亲,各大藩王。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主父偃后面掀起的事情,都跟色字有关。
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揭发、逼死了燕王刘定国。
好在,这位刘定国也的确该死,而且简直就是一个“超级禽兽”。他先是跟他亡父的小妾,就是他的庶母通奸,还生了一子,留下了铁一般的罪证。接着,又把亲弟弟的老婆占为己有。就这样,他还是不满足,竟然还跟自己的三个女儿通奸。
主父偃得知此事之后,决定“替天行道”,除掉刘定国。当然,主父偃应该也是抱有私心的,毕竟当年他在燕国受到过燕王的慢待与歧视,他要开始维护自己曾经被人肆意践踏的自尊,他要开始复仇。于是,主父偃就将刘定国的罪行公之于众。刘彻和众大臣的商议,也一致决定杀。
刘定国得知他的“伟大”事迹,已经传遍了京城,皇帝也已经知道了之后,还未得到中央旨令,就自杀了。
在古代,真正正直无私的“青天”,可是非常稀有的。所以,大臣们开始害怕了,主父偃这个“大喇叭”太厉害,万一被他知道点事情,捅到皇帝那里,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于是乎,纷纷开始送钱财给主父偃。
而主父偃之前弄出的所谓“推恩令”,其实也有报复藩国的意味。这下子,其他藩国也害怕起来,谨小慎微的藩国开始主动讨好主父偃。可是,藩王们并不都会坐以待毙,如果抓住了机会,自然也不会放过主父偃。
曾经贫苦交加,被人鄙视,肆意践踏的主父偃,现在成了风云人物,成了家财万贯的大财主。随之,主父偃的野心也迅速膨胀,走向了灭亡。不过,主父偃倒是对此看得很坦然,直言“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暗含的意思就是,没有享受荣华富贵,可能会惨死,那还不如生前好好享受,即使死得很惨,至少也值了。
主父偃倒是坦荡,无畏,却不免有点过于自私自利了。如果他能有一个更高尚的理想和目标,哪怕是包装出来的,虽然还是干同样的事情,最后还是会被刘彻灭族,肯定会在后世得到一个更高的评价。比如那个被誉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就包装的很好。
主父偃干掉了刘定国,在一定程度上,又立了一功。毕竟刘定国确实有罪,而且是自杀,等于为国除了一害。所以,即使有人弹劾主父偃,刘彻也觉得主父偃没有过错,不予理睬。
主父偃被刘彭祖、公孙弘合力害死
接着,主父偃将矛头指向了曾经非常不待见他的故乡齐国。
主父偃原本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齐王,荣归故里,可是他又再次被鄙视了,继而引发了他的杀意,最终也让他自己死于非命。
汉武帝生母王皇太后在嫁给汉景帝之前,还跟他人育有一女。王皇太后的这个女儿,生有一女。皇太后就准备将这位外孙女嫁给齐王刘次昌。主父偃也乘机想让自己的女儿一起入齐王后宫。
齐王母亲纪太后得知后,大怒,说齐王只会娶王太后的外孙女,他主父偃算个什么东西,也想让女儿入齐国的后宫。
主父偃得知了消息,自然非常愤怒,很快探知了刘次昌与其亲姐姐通奸的事。而王皇太后知道情况后,担心齐王会跟燕王一样,打消了将外孙女嫁给齐王的想法。
王皇太后没有发难,主父偃对齐王、纪太后发难了。他向汉武帝报告了刘次昌跟亲姐姐通奸的事情,还添油加醋,说齐国很富有,很可能会叛乱。于是,武帝任命主父偃为齐国相,查办此事。结果,齐王刘次昌还没等主父偃审问,也畏罪自杀了。汉武帝一怒之下,废除了齐国。
这时候,主父偃遭到了宿敌赵王刘彭祖的攻击。这位刘彭祖还有一个亲弟弟,就是有名的中山靖王刘胜。主父偃流落赵国时,刘彭祖也曾轻视过主父偃,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除掉主父偃。
刘彭祖早已经搜集好了主父偃的罪证,他告发了主父偃的两大罪状:一、接受诸侯的重金贿赂;二、离间皇室宗亲。
主父偃也很聪明,认了受贿,坚决否认离间皇室宗亲。毕竟燕王、齐王,确实有罪,而且都是自杀。这在汉武帝时期,是可以交钱赎罪的,应该死不了。
可是,偏偏这时候,时任丞相的公孙弘又踹了主父偃一脚。这个公孙弘,可不比主父偃简单。公孙弘说:“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意思就是,齐王因为恐惧死了,无后国除。但是,毕竟案件没有查清,齐王就自杀了,这件事天下人会认为是你刘彻指使的呀。所以,必须杀主父偃。
汉武帝原本就不能用好人、坏人之类的简单标签来评断,一听到公孙弘的说法,是呀,朕绝对不能背这个黑锅。这都是主父偃惹出来的事,那就让主父偃背就好了,“乃遂族偃”。主父偃全族被汉武帝诛杀。
主父偃的死因分析
主父偃早时的人生经历,让他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致使他最终走向了极度自私自利,以及复仇的道路。可是,这条道路,最终也毁灭了他自己。
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到底要不要沉浸在过去曾经受到的伤害之中,我们到底要不要复仇?如果最初是以“复仇”为目标,激励自己奋进,那倒也无妨。可是,当达到了一定高度,我们的胸怀、气度是不是也应该随之提高。一些早已经过去的事情,让它随风而逝,应该会更好吧。
我来回答。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那作为这件事的提出和执行者,主父偃为何会被灭族呢?
首先,推恩令的颁布使朝廷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诸侯国逐渐缩小,再也没有与朝廷叫板的能力。彻底的解决了内部诸侯拥兵自重的局面,使国家权利完全掌握在君王手中,但这得罪了诸侯王,汉武帝为了平息这些人的愤怒,只能杀了主父偃。
其次,主父偃是推恩令的施行者,各诸侯国对他恨之入骨。虽明知是皇帝的意思,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把恨意都转嫁到主父偃身上,拿他泄愤,而主父偃就这样成为了牺牲品。
再次,主父偃作为皇帝的棋子,干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而当推恩令政策被完全实施之后,他也就失去了作用。而同时武帝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老板,结果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为老板的事业献身了。
最后,主父偃的人际关系太差,一旦得势,得罪了太多的人。导致最后获罪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他求情,就算武帝有些留下他的性命,结果竟无一人想帮他,只能杀了他。
综上所述,主父偃被杀有他的性格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他做的事情本身就是得罪人的,没有回头路,结果是早已注定了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