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用的都是真金白银,不是纸币,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称之为“交子”,曾一度作为官方法定货币流通,但也只是在四川境内流通,时间也就80年左右。
所以古代是没有经济危机的,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资本价值增值的需要而言的过剩。
经济危机一般表现是:通货膨胀、商店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生产锐减等。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商店倒闭,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商店就倒闭了,银行破产、工人失业等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
而古代科技并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生产的粮食、水果等生产资料也不会大量积压,不会造成生产过剩。虽然古代不会有经济危机,但通货膨胀是有的。
通货膨胀也就是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物资短缺。在灾荒之年或战乱时代,生产受到破坏,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书上讲的一样:“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古代最敏感的物资自然是粮食布匹,常有“斗米千钱”“匹绢过万”等史料记载;
二是是统治者铸劣钱、小钱以代良币。例如王莽改币制,铸大钱只等于五铢钱的10倍却要当做50个五铢钱来用,实际上是相当于滥发货币了,结果“物价腾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什么?
金融的本质是杠杆、信用,资金的融通。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破产,资金链断裂,本质上就是一个痛苦的去杠杆过程。
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政府重农抑商,虽然有商会、钱庄这样的机构,但毕竟没有现代化的正规流程,所以古代中国肯定是不存在正儿八经的“金融危机”的。
当然,如果遇到货币改革,比如说秦始皇统一货币,或者是改朝换代的情况,原始货币必然会大规模贬值,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样的情况并不能理解为我们如今所认知的“金融危机”。
如果是放到国外,如果说存在极为发达的商品经济,那么金融危机就有可能随之出现,但如此正规的经融体系,事实上出现的时间应该已经是比较晚了,说“古代”可能并不是很合适。
应该说,古代粮食危机的影响是远远大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能不能吃饱肚子,对于古人来说才是头等大事。而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古人可能并没有足够的余钱来投资或存储,也就很难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危机”。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