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65年5月,北魏献文帝拓跋浚去世,小皇帝拓跋弘继位,冯太后从皇后荣升太后。随后,北魏丞相乙浑谋逆,把持朝政、屏蔽宫中与外界联系、矫诏诛杀反对他的大臣。百官震恐,计无所出。
此时的冯太后因之前拓跋浚葬礼时曾想投火自杀而受伤,应该还在后宫养伤。然后历史出现了戏剧化的转变,公元466年3月,乙浑被拓跋丕、陇西王源贺和牛益领军捕杀。《魏书》明言,捕杀乙浑的幕后策划者就是冯太后,但并没有记录冯太后到底是如何谋划的。
封建王朝,皇室要杀一个大臣有多难呢,需要冯太后“谋划”什么?这就要回头去看乙浑谋逆过程了。首先,乙浑贵为丞相,且曾为骠骑大将军,他在军方的实力有多大就是个问题,杀得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其次,乙浑能矫诏诛杀无数大臣,就必有党羽,且在乙浑专权的这段时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朝廷调动、选拔了很多地方官员,乙浑一死,这些人会不会反?最后,乙浑因为与宫中宦官尚书勾结,才能做到屏蔽宫中与外界的联系,冯太后又是怎样悄无声息的谋划,然后安排一支军队突袭捕杀乙浑,而乙浑全无察觉的?别忘了,冯太后除了远在羌氐部落的哥哥冯熙以外,根本没有亲人,也不会有外戚力量可以动用。
然而,冯太后就是这样看似毫不费力的诛杀了乙浑,且根本没有引起朝廷与国家动荡。
秋后算账——冯太后的诛心计
公元466年3月,乙浑被捕杀,并诛三族。冯太后宣布第一次临朝听政。然而乙浑给冯太后带来的麻烦还有——乙浑余党怎么办?
按照北魏惯例来说很简单——杀。不仅杀乙浑谋逆的从犯,而且必须是满门抄斩、诛三族之类的。但杀了以后怎么办呢?北魏本就缺人才,都杀了谁来治理国家?漏杀了、杀晚了怎么办?肯定会有从犯怕自己被杀,起来造反,这将又是一场祸乱。
当然,还有一个解决方案——赦。宣布赦免所有乙浑从犯,或者杀几个主要从犯,其他人都赦免了,但这还是有问题。这不就是向上下官员证明自己这对孤儿寡母好欺负吗?以后还有人造反怎么办?对于那些忠于皇室的忠臣怎么交代?而且你只要杀一个主要从犯,以后朝堂上必然有人会以此彼此攻讦,说这个是主要从犯,该杀!说那个也是主要从犯,该杀!这下北魏不还是乱吗?
但是,冯太后的选择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冷处理,当什么都没发生。从冯太后临朝听政第一天开始,她就根本不提还有乙浑余党这回事。冯太后甚至不管你的官位、爵位是不是乙浑违法提拔的,反正就自顾自处理政事,你只要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那你就干好自己那份活。
然后,那些乙浑余党的心就彻底乱了。谁都知道谋逆是死全家、死全族的大罪,但冯太后居然不说杀也不说赦,啥意思呢?那些有权有势的高官,估计心里想的是冯太后母子柔弱,自己地位重要,所以不敢动自己,此时乙浑刚死,自己造反肯定没能力,那就安心干活吧!但还要时刻提心吊胆的防着冯太后给自己下套子,找后账。而那些官小的日子就难过了,只能卖命干活,希望将功赎罪,期待以后朝廷找后账的时候,能念自己个好放过自己。至于造反根本不用想,一千个人一千个想法,根本聚不齐那实力。对于乙浑余党来说,冯太后的冷处理这就是彻底的诛心。
对于乙浑余党来说,头顶悬着一柄利刃,自己没法躲,但它又不落下,这种心理折磨是无比残忍的。而冯太后心里也很清楚,乙浑余党不处理是不行的。如果不处理,一则无法向忠臣肱骨及天下人交代;二则,百官心里折磨久了,逐步真的勾连一气,还是会导致国家动乱。
公元466年8月,就在乙浑余党大约被煎熬了5个月后,朝廷突然下达一纸对乙浑余党的处理诏书。诏书首先言明免除乙浑余党的罪行,但大家必须如实写一份检讨书交给朝廷;如果你的爵位是与乙浑勾连诈取的,削爵,如果你的祖辈、父辈是通过钱财购买的爵位,不准子孙继承;如果你的官位不是因为劳苦功高,而是被乙浑违法越级提拔的,一律降回原来的官位。最后诏书警告说:如不如实上报,将以“大不敬”罪论处。“大不敬”罪怎么处理?谋反就归为“大不敬”,北魏的处理方式一般就是满门抄斩或者诛三族。
此时的冯太后估计早已悄悄地完成了所有调查,但偏让官员自己交代。而对于已煎熬了5个多月的乙浑余党来说,这还叫处罚吗?简直是天降甘霖啊!史书没有记载此令颁布后,最终是否有官员不如实上报,并被以“大不敬”罪处死的。但可以想见,此令一处,一定有官员在上报材料中将自己三岁偷看隔壁小姐姐洗澡的事情都交代了的;也一定有隐瞒上报被满门抄斩的。不过都不重要了。
冯太后一招诛心计,彻底平息了乙浑篡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遗症。相信无数官员一定都在心里大呼过:“皇上仁慈,太后英明。”从此以后,冯太后大权独揽,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北魏冯太后堪称北魏版武则天。冯太后出身北燕王室,北燕灭亡后沦为奴婢,11岁封为文成帝贵人,15岁封皇后,24岁成为皇太后,35岁成为太皇太后,把持北魏朝政20余年,为北魏改革做出重大贡献。
子贵母死 北魏一直遵循子贵母死的制度,而冯太后一生无子。456年,文成帝立后妃李氏之子拓跋弘为太子,为防外戚干政,赐死李氏。冯太后以嫡母身份抚养太子。
诛杀乙浑,临朝称制 465年,文成帝驾崩,太子拓跋弘即位,尊嫡母为皇太后。乙浑把持朝政、肆意屠杀大臣、无视法度、结党营私、意图僭越。冯太后定策诛杀乙浑,稳定朝局;后临朝称制,为稳定北魏政权做出巨大贡献。
逼退献文帝 冯太后临朝称制不到两年就还政于献文帝。此后,冯太后在后宫养男宠,献文帝为此十分不满。其后献文帝借故诛杀冯太后男宠;冯太后忍无可忍,凭借自己的威望逼献文帝退位,不久将献文帝杀害。
改立孙子,再次称制 冯太后逼迫献文帝退位后,立孙子拓跋宏为帝,尊献文帝为太上皇。后因献文帝禅位而不交权,冯太后借故毒杀献文帝。献文帝死后,冯太后再次临朝称制,此后北魏政权完全把握在冯太后手中。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