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自己作为这两三年偶尔充当顺风车司机的一个注册用户的角度,来评评这个事儿。我觉得目前的这个整改,虽然力度很大,但是我觉得有点矫枉过正了。因为顺风车司机,其实也是滴滴一个用户,那现在对于这个用户太过于严密的使用流程限制(每次都刷脸验证),也就意味着是加大了很多司机用户的使用成本。
滴滴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它在使用的时候,有很多不该有的社交的元素在这里面,线下的标签,会对很多女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一点需要取消,应该只留所以司机的评价,提供给乘客参考,不能有乘客的太多信息,至多留“准时”、“车内抽烟”、“不讲卫生”、“支付及时”等基础的信息,供司机参考。
那至于滴滴顺风车业务本身,这个事件虽然恶性,但确实还是一个偶然性的个案,它不代表着绝大数多数的情况,所以整改的话,可能还是更切入核心的问题所在去整改。
我一贯的观点是,滴滴应该在滴滴专车、快车等专门跑营运的群体和司机之外,对顺风车司机的管理应该要有不同的模式。但现在看来,对顺风车的司机要求比专车司机更严了,这很显然是有点本末倒置的。
我们可以追溯“顺风车”这个事物产生的由来,正是因为大家出于从环保节能、成本节约等这方面角度来选择的一个具有公益属性的共享新模式。我个人一直认为,只有顺风车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的体现,像共享单车、滴滴专车,这些本质上并不是共享经济,它们由供应商提供,消费者公共地付费使用,严格上应该叫“公享经济”。
那现在的这种整改,无疑是会很大地伤害到共享经济的发展,那最终其实还是会伤害到很多用户的一些利益,因为对用户来说,如果这么麻烦的话,他可能就不会去再顺路带一些乘客了,至少对我来说,每次都要刷脸啥的,我就不会在继续再顺路当司机了。
最直观的理解,当然是滴滴应对空姐遇害一事中,滴滴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顺风车用户标签的社交诱导等问题,比如夜间可能的安全隐患,和收入相比,付出的代价和潜在的隐患太大了。
但是,进一步,我还想说说这背后的几个趋势。
趋势之一,就是产品的问题越来越会被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
以前,我们说一个产品有问题,往往就是指这个产品的设计或者是用户体验方面,但近两年,一些产品的问题往往会被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
百度的魏则西事件自不必说,滴滴这次的标签产品设计,包括之前美团打车出来的时候,滴滴也被打上了很多价值观扭曲的标签。
这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其二,是舆论上,或者是价值观上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快手等诸多产品都面临过或正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当滴滴被质疑价值观除了问题的时候,危机感应该是蛮大的,与其最红事态严重,不如自己先采取力所能及的补救措施。
壮士断腕,如是而已。
这个措施还比较到位,差不多是在已有系统里尽可能的施加控制。
用户标签和车主评价下线核心是将乘客和车主置于一个双盲的环境下,将个人在系统中的形象进一步抽象为一个“客户”,而不是“什么样的客户”。简单的说,将车主接单的动机约束为纯粹盈利,而不是其他与荷尔蒙有关的动机。
接单前进行人脸识别则是防止私换账号,将车主置于系统监控的透明环境下,而不会由于私换账号导致司机事实上处于监控盲区。对于正常的人而言,透明环境将会诱发本能的不安全感,使人克制自身冲动,服从于系统的权威。接单前人脸识别也是车主对于系统权威的重新确认,或者说来自系统的“提醒”,这确实会阻止一些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至于深夜接单暂停,则是让渡盈利时间的做法,不过这不是个坏事。因为深夜接单本身就有安全问题,特别是凌晨2点至4点是人类最为疲惫的时间段,停止运营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顺风车最大的硬伤——出事故时的权责不明确。
顺风车平台的当务之急是重建用户信任,这些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顺风车平台做了这么多,有个新问题是,如何保证车主的安全性?也许车主多为男性,安全性顾虑相对少一点,但是毕竟大部分车主也只是普通人,如果遇上谋财害命的乘客怎么办?乘客用户标签的主要作用其实不在于被猥琐的男司机们玩坏了的“身姿性感”、“声音甜美”,而是在于确保司机的安全性,即司机不会接“善于闹事”、“有暴力倾向”的乘客。乘客被约束为抽象化的标签后会不会减少其被系统控制的范围,这恐怕也是个问题。将乘车用户纳入到系统控制中,这是顺风车平台下一步要做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