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国,那为何还要补上一句:明亡之后无华夏?
宋以后是元,明两朝,岂不矛盾?
中国与华夏本就一个概念。
这句话确实是国外学者的描述,但不是指真的灭种了,而是一些精神的流失。
日本学者认为,自从元朝军队在广东崖山消灭最后一支南宋军事力量,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崖后,中华文明就中断了,后来满清入关,更是将华夏文明摧毁严重!
而同时,南宋和明末有很多汉人跑到日本,带去了先进的文明和文化。
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南宋和明末中华文化流失严重,几近中断。
不过这个观点有些偏驳,因为,文化这种东西是很难中断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也绝不是一句空话。
即便外族夺取了政权,但作为侵略者的他们同样要学习汉族文化,才能稳固统治地位。
比如,元朝将领张弘范抓到文天祥时以宾客礼节见他,要文天祥写信招降南宋统帅张世杰,但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
张弘范多次逼迫文天祥就范,于是文天祥写下《过零丁洋》诗词给他们,诵出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包括很多元朝高级将领及达官贵人都是宋文化的“忠实粉丝”,笑呵呵地把文天祥写的诗句收藏了起来。
更甚者,原先宋朝文人墨客的诗句只要问世,辽,金,元等上层人士都会第一时间抄录下来欣赏。
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都有老师,称之为帝师,但是,哪一位帝师不是汉人?
清朝统治者虽然占据统治地位,但骨子里,对汉文化还是推崇备至的。
康熙的老师陈廷敬,彭而述等,雍正的老师巩建丰,何世基等,乾隆的老师张廷玉,朱轼等都是汉人学者,有的人还是当朝宰相。
更别提咱们的邻国日本,唐宋时期派大量人员前来学习,连大唐的都城长安都被他们“微缩”搬到日本了。
华夏族不是血缘共同体,而是文化认同的群体,其实从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开始,胡汉已经开始交融了,北魏皇帝拓跋宏更是连姓氏,习俗,文字等全部照搬汉族改了过来。都城也从平城(山西大同)搬到洛阳。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汉人,但本身也有一部分鲜卑血统。
胡汉交融让胡人有了汉族文化,让汉人有了胡人体魄,南北朝的交融铸就了强盛的大唐!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是外国,主要是日本学者提出的概念,当年明朝灭亡时,日本与朝鲜(包括韩国)那是举国痛哭啊!
宗主国,自己的文化母亲国被人消灭,他们的心情同样难过。
两国以前是没有文字的,全是承袭汉字而来,在日韩两国,能看懂汉字,那是高级别学者的象征。
俱往矣,历史总是起起伏伏,风水轮流转,如今的中国已经走上大力发展的道路,我们再也不可能被外族统治和侵略。因为我们强大了。
这句话是不准确的。
夷狄入华夏则为华夏,华夏入夷狄则为夷狄。在中国古代,种族民族的区分以血统论只占一小方面,大方面是以文化论的。在中原大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最适合农耕,经济最发达,从而产生了发达和先进的文化。生活在中原发达地区的人们文明素质就高。物质文明高就谓“华”,道德文明高就谓“夏”,发达地区的人就骄傲地自称华夏了。
处在中原发达地区周边的地方,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恶劣,农耕条件不好,多从事渔、猎、牧,生产力低,贫穷落后,文明程度就低,先进的华夏人就称他们为夷狄了(东方称夷,北方称狄,西方戎,南方称蛮,都是蔑称看不起的意思)。
在华夏地区生活的人,经济文化发达,人们的文明素质高,最根本原因是建立在先进的农耕生产力基础上的。如果让他们到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夷狄地区,他们整日为温饱,整日为如何能生存下去而奔波,都降维生存了,他们原有高文明素质能体现出来吗?他们的后代能够继承发场吗?现实的残酷冲淡冲散了他们的原有“华夏”文化基因,适者生存,入夷狄就为夷狄了。历史上,被虏掠的到夷狄的,和亲派往夷狄的,尽管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但是,囿于夷狄地区落后自然条件限制,影响改善不大,久之,都淹没融入落后夷狄之中,与夷狄没有区别了。而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夷狄),久之则在华夏先进文化浸润下,融入了中原人之中了。隋唐的皇室宗族,功臣良将大多都有鲜卑血统,大宋皇帝赵匡胤还是沙陀人入主中原的,又哪个正统史书不称他们为华夏人?
元、清入主中原,也是接受了先进的华夏文明的,融入了中原,是华夏文化的传承者。说元清之后无中国,无华夏是狭隘的说法,是不对的。
元、清所处时代,社会发展比较快,先进与落后文化反差太大了些,军事势力又快于强大迅猛,元、清带入中原的落后文化烙印深刻些,在接受先进的华夏文化浸润时,落后的元清文化反蚀作用明显了些,冲击大了些,造成了一些破坏,有些狭隘的学者,站在狭隘民族主义的正统立场上,以偏概全,以局部的、部分的不足,来否定元清是中国的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