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古诗词是诗圣杜甫的《寄韩谏议注》。
《寄韩谏议注》体裁是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肇始于《诗经》,深受《离骚》影响,今人多以为起于汉魏。
唐代诗人之律诗、绝句,汗牛充栋,古风也很多,而能称为古诗的诗不多。有楚辞之韵、离骚之风的古诗更不多。杜甫的这篇《寄韩谏议注》,当之无愧,非常珍贵。
诗论者论曰:“云何七言诗?”
答曰:“昂昂若千里之驹,汎汎若水中之凫”。昂昂:形容精神振奋,很有气魄。汎汎:形容水中飘逸貌。意思是七言诗昂昂若千里马,飘逸若水中野鸭。
杜甫的这首《寄韩谏议注》深其别样之美,被蘅塘退士选中,编入《唐诗三百首》,虽为七言古体,但其诗意象选取、意境营造乃至情感抒发,皆取法楚骚之风。
诗论者认为:“源本楚骚,亦近太白。”谓此作“文心幻森,直登屈、宋之堂。”幻森:若“幽谷云生,寒潭月上。”幻化森罗万象。“文心幻森”四字,深识楚辞、离骚之意。
请看全诗。
寄韩谏议注
唐·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隔江的韩注他品行多么美好!常在洞庭湖濯足放眼望八方。
如同鸿飞冥冥在日月之间,青枫树叶已变红,天已经下了雨霜。
冥冥:渺茫;高远貌。
这六句写怀念韩某,远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
玉京山上聚集众仙追随北斗,或骑麒麟或驾凤凰。
芙蓉般的旌旗被烟雾所淹没,景动倒影摇荡于潇湘。
星宫中的仙君沉醉玉液琼浆,羽衣仙人稀少况且不在近旁。
这六句为第二段,写朝廷小人得势,而贤臣远去,点出韩注已罢官去国。
听说这羽衣仙人仿佛是昔日的赤松子,恐怕是更像汉初韩国的张良。
当年他随刘邦建功立业定都长安,运筹帷幄之心未改精神惨伤。
国家事业成败岂敢坐视观望,厌恶腥腐世道宁可餐食枫香。
这六句为第三段,描写听到韩注罢官的原因,以张良比之,颂其高洁有才。
太史公留滞周南古来痛惜,但愿他像南极寿星一样长泰永昌。
品行高洁之人为何远隔江湖,怎么才能将他置于未央宫上?
这四句为第四段,抒写自己的感想,并期望韩某再度出山,为国效力。
全诗严慎细致周密,写的隐晦曲折,格调却清新激昂,铿锵有力。
诗圣杜甫诗歌遣词造意异常精炼;章法严密,虽纵横驰骋而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情感的抒发一波三折,曲尽其意,含蓄而深挚。
这是一篇寄予隐者的诗歌,寄托了生命迟暮的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严肃思考和执着不舍的政治情怀。它所引发时代、社会和个人的今昔之感、哀荣之念,是诗圣杜甫的一贯情怀。
《楚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自建安以至六朝,自唐以至清,几乎没有哪一代的诗人不模仿《楚辞》作诗。诗圣杜甫的这篇《寄韩谏议注》是模拟楚辞使韵遣辞较为优秀的一篇。
整诗的意境营造似茫茫无迹而弥漫八荒,诗人之意绪似从天而至,缘水而生,用语“美人”、“秋水”、“叶赤”、“雨霜”、“岳阳”、“洞庭”、“潇湘”,使诗歌带上了浓郁的楚文化地域特色。比兴手法运用纯熟,神接屈子,诗笔老成,叹为观止。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名句: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取象宏大。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因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
对仗工稳且隐含哲理。“生”、“入”不仅为这联增添了动感,还使看似两对毫无关系的词有了联系。“形容景物,绝妙千古”——王夫之。这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