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农民65岁的时候能“洗脚上天,老有所养”,现实是65岁不耕田吃饭都会有问题。农村地区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是劳动能力弱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孩子要读书,耕田种地的事必须要老人来承担。假设现在就出规定农民可以在65岁退休,并且能领取一定额度的退休金,想必也没有老人想要彻底的“洗脚上天”,安心养老。永远不可否认的是,农民是永远无法脱离土地而存在的,土地也只有依靠农民才有生机和活力。
目前农民想要退休面临的问题有很难,摆在面前的有两个:一是农民要对谁负责的问题,企业员工是对企业利益负责,而农民并未受雇佣于任何企业;二是农民退休金的来源问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民发放退休金是一笔巨额的财政支出,退休金来源问题不解决农民退休永远都是镜中水月。退休金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最佳的解决办法是由国家统筹,个人缴纳、地方和中央财政双重补贴,缴纳一定年限就能获得等同于企业员工退休的工资。
社会上把农民退休看的太简单,并不是有了退休制度农民就能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简单举例,农民在65岁退休以后能领取2000元的退休金,但2000元远不能养家糊口,年轻人还是要打工,家里的地总要有人种。上了年纪的人种地既是一辈子的习惯,也是生活无奈,总不能让土地撂荒生草。如果农民有天真的能“洗脚上田”,土地流转就是最合适的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的办法,届时会有大型农场出现,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会大幅度提高。
农民养老问题的出现本质在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人口流动。想要彻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发展农村的产业经济,经济发展了才有人愿意回农村发展,子女赡养老人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二是积极对农村进行道德建设,对孝敬父母的子女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现阶段看,我国农村地区想真正实现“洗脚上地,老有所养”还有非常远的距离,但理想在前方,努力就能到达。
“洗脚上田、老有所养”,这是两会上很耀眼的一个建议,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养老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这样具有划时代的建议能否成为现实,有几亿双眼睛在盯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农村老人问题一直来是片面保障之路,因此存在很多的缺陷。
- 福利性和社会性应有社会保障缺乏。
- 没有完好的制度。
- 保障水平过低。
- 基金保值增值难。
因此,农村65岁以上老人大多数依然是过着在田洗脚、老无保障的安度晚年生活。但广大的农村人为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默默的贡献了自己的前半生,在后半生依旧“清贫如洗”,担忧着晚年生活。除得到了养家糊口的基本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却难得享受到。
为什么老年问题日益严峻起来?
农村依旧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小块土地生产为主,广大农村人还是从事着农业小经营方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传统的劳作模式已经不适应了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了。
由此可见,农村人主要收入来源靠山靠田,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太落后,经济收入微薄,几乎只能满足日常生活的花销,还得过着缩衣节食的日子。所以农村人到老年时几乎没有多少存款,哪有什么条件享受天伦之乐,不得不“下田洗脚”来保障晚年的生活,以这样的方式来安度晚年。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一半以上,想实现全民奔小康,都老有所养,农民退休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国情,民情的。为农民说话的政协委员(王学坤)是农民的贴心人,说出农民同胞扎根心里上千年的想法,应予以坚决支持、坚决赞成、坚决拥护,也希望两会上能顺利通过,但背后的路是崎岖不平的,困难重重。
题目说的多少退休金合适?
农村老龄人是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又因为国家在全方面是高速发展过程,也面临的资金短缺的现状。因此,国家给予农村老人退休金发放额度是两难的问题,所以这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正是如此,很多农村依然采用“养儿防老、以地养老”传统养老的传统观念依旧没变。不要说农村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而是形势所迫。因此,这个建议被采纳且在未来成为现实,不仅是农村老人的福音,更是农村年轻人的福音。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