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相信自己!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联系生活多领域,多实践增加自己的经验。
另外我再说些话。
首先我们要客观正确认识中医,这样中医才会有出路。且在正确认识中医前,先破除对科学的迷信,因为人们总是试图用科学衡量评价中医。欧美人喜欢并擅长从物质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更喜欢和擅长从精神的角度来认识和接受这个世界。科学历史就是欧美人理解世界并不断试错的历程。中国人在认识和接受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宇宙观,而中医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集中具体运用的成果。也就是说科学和中医分别是欧美和中国不同认知方式的产物。因为这两种认知方式具有天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科学和中医也都具有先天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因为如此,根本不存在中医是否符合科学的问题。中医和科学互相评价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荒谬的,就像桌子与牛之间的相互评价一样荒谬。中医是否符合科学这个荒谬的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人们对中医和科学的错误认识,特别是人们对科学的迷信。我们仅仅落后了两百年就让我们的自信、骄傲和辉煌几乎荡然无存,迷失了自己。很多人崇拜着欧美的科学,在他们眼中科学头上有着神圣的光环,就像我们就要出隧道时见到的一样。这些人被欧美人皮肤的颜色眩晕了眼睛,忘记了自己的皮肤是那样的细腻和芳香。幸运的是,很多国人并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在自己本心的指引下艰难的前行着,并早已走出了隧道。
再者,中医必须恢复师承制。中医是完全经验化的认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中医是难以用语言并量化诉诸文字的一种个人感觉系统,最快速有效的学习途径就是言传身教。这时候要建立自己的中医经验系统,就必须在前人经验的指导下依据自己实践后的经验来完成。快速有效的中医传承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经验的传承。好的中医与学识无关,只与经验有关,所以现在只允许达到一定学位的人从事中医是完全错误的。评价中医只有疗效,万万不可让一群高居庙堂脑满肠肥私欲膨胀的人来评价中医,因为他们容易被利益和私欲所左右,无法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医。所以让他们评价中医会摧毁中医,虽然他们脑门上写着中医二字。所以中医最好的发展途径,就是民间自由发展,官方决不可干预,让疗效对中医从业者进行优胜劣汰。
然后,有限度的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可以消除庸医。我在网上看到好多学艺不精的年轻中医从业者无法准确诊断,他们就借助西医诊断来准确找到病机病因病位,这样就可以快速准确施治,尽最大可能避免误诊。当然,当中医从业者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就可以踹开西医。在这里,中西医结合有一个选择,就是中医为体,西医为用。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更是一类知识文化,就如同其他学科一样,首要的就是努力学好他,考出好成绩,争取获得最好的学业成绩。
如果因为一些“怀疑中医”的言论,就打退堂鼓,犹豫难决,放弃进修这门功课的信心,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甚至造成不能顺利毕业的后果,岂不损失极大?
中医作为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医术”,自有其传承存在的价值,又怎能被一些肤浅的“怀疑”所能否定掉的?至于为什么有那些怀疑,唯一的结论只能说明“学艺不精”,不能领悟中医的“精髓”所在?
怀疑中医,固然可以!那么西医就没有可以去怀疑的吗?
西医的形成,才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其雏形源于中世纪西方“神职”人员或巫师利用“以毒攻毒”的方式,将“汞、铅”等毒性物质施加于病人之体,以减轻或转移病人病痛的一种手段,在现在来看把其称作医术还相差甚远,后来随着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化学和工业制造技术的进步,才逐渐发展成现代的西医学科。
中医的形成,源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认识,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利用自然界万物固有的“相生相克”原理,利用人们熟知易见的花草木叶、兽鸟虫鱼,或者是谷菜粮果作为治病的药材,或者利用针灸推拿等物理手段来调节人体气血体液运行的状态,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强身抗病治病的目的,所以中医这种医术更倾向于是一种“绿色、自然”的医术。
西医的治疗理念注重在霸道的“进攻、压制、摧毁”的单一模式,学好西医,只需要有良好的记忆,掌握足够的抗生素的运用知识,还有对各种名目的微观粒子、病原体的认识分析技术,或者再掌握一定的外科动刀技术等,掌握了这些,或许就距离成为一名西医人员不远了,总之,西医的学科内容比较容易让人理解!
而中医的理念,在于整体观、全面性,注重于治疗方式的多样性、调节性;中医的学科更倾向于是一种哲学文化,有着许多让人一时难以理解或接受的成分,需要学习者能从思想上或世界观上来理解和改变,达到“顿悟”的效果以后,或许学习中医就会主动、积极和进步了!
因此,既然选择了中医专业,就不要去怀疑,只需要用心去学习就可以了。若一直摆脱不了各种疑虑,不如放弃,更换专业……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