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观点:
人际关系的问题是由人类群居的方式决定的。
只有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能解决好。
阿德勒说这句话是想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生存。
他认为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
这里的“人际关系”讲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规则。
不要把这个规则的范畴看的太窄了,它不仅包括我们工作中的处世规则,家庭中夫妻的相处之道,还包括社会分工。当你下了班去买菜时,就是一种规则,你付钱,菜店提供蔬菜。当这种规则出问题时,人就会面临困境。
最近的疫情大家可能体会得更明显了。
当社会分工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比如口罩产能跟不上,你手中的钱就失灵了,有钱都买不到,你完全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中。
而当在家隔离,如果没有网购,没有小区旁边菜店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你可能都会饿死。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那么这种人与人间的规则,其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从人类角度而言,人必须遵循群居的规则。
1.因为自卑,人类必须遵循群居的生活逻辑。
不要看人类一副地球老大的模样,其实从骨子里它是自卑的。
从人类学角度讲,当百万年前,人类在非洲大草原生存时,就注定了他的自卑。为什么?因为人类太弱小了。没有如大象般高大的身躯,没有如猎豹般极快的速度,更没有狮子般的强壮、尖牙利齿。可以说在强手如林的自然中,人类就是一个弱鸡,绝对是处于食物链下端,属于被猎杀的那一类。
那么弱小的人类到底该如何生存下去呢?
在探索中人类找到了第一个生存法宝:群居。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群体的力量就能强大些,就像我们今天在电视上看到的成群的非洲角马、斑马、羚羊,这样的群居不仅能为成员提供实实在在的安全,也能提供一种安全感。
而先天的劣势,还促使人类找到了另一个法宝:心智。
阿德勒在其《理解人性》中是这样说的:
“人类比其他生命形式更低等。这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通常体现在人的意识层面,不断地刺激人类探索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方法。它还促使人们逃避那些恶劣环境而寻找舒适的环境。追求群居生活的本能很好地体现了人性,它赋予我们保护自身免受恶劣环境伤害的工具——完善的心智。只有人类聪明的才智能够让如此弱小的生物极好地适应环境并获得安全感。”
心智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安全感。
当群居和心智这两大法宝双剑合璧,人类的生存原则就诞生了。
阿德勒如此描述:
“由于社会在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心智必须从一开始就与群居生活相适应。心智的所有特征都服从同一原则:群居生活的逻辑。”
2.群居塑造了人类社会
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的一切东西都是为了群居而发明的。
要群居,就必须要沟通,于是语言诞生了;
要群居,保持团体的稳定,就必须要有规则,于是社会规范诞生了,比如等级、分配、婚姻制度、道德等等。钱也是这个规范中的一种,它是平等交换规则的产物。
正如阿德勒所说: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保证人类生存安全的所有规则,包括法律条款、图腾和戒律、迷信和教育都必须适应群居生活的需要了!”
一切规则都为群居而生。
现在来看,这些所有的规则,是不是都是你的烦恼来源呢?
比如,苦于不会表达,苦于找不到女票,苦于没钱。没有群居的规则,没有人际关系,这些都将不存在。
就个体而言,群居决定了个人的价值。
想一想,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将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呢?
完全定义不了。
阿德勒说:
“社会需求塑造了人类灵魂并指引着人类活动的方向,责任感、忠诚、坦率、诚实等美德只能从群体生活的普遍原理中衍生并维持,我们只有将个人放到群体中才能评判他的品行优劣。良好的品行,如获得科学、政治或艺术成就,仅当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时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将个体看作社会的一员。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掌握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强大工具。”
是的,我们的价值来自于社会,来自于群体。
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有自卑感,而要克服这种自卑感,就需要正向的补偿。而补偿最好的办法,就是社会合作。
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说:
“缺陷是不会自己改变的,笨拙的右手是不会自动变得灵巧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全神贯注地克服他的困难,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对社会或他人的兴趣,然后为了努力实现目标,而积极地消除缺陷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
而人生的意义,也存在于群体中。阿德勒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合作与奉献。
他说:
“事实上,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所有真正“生命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但凡人们认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或事,都具有此共性。即便是天才,也是在身边大多数人认为其与众不同时,才可被冠以此称呼。所以,生命意义意味着其对社会整体有所贡献。”
阿德勒的这些认知,也能很好的解决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那些伟大的人,都是利他的。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结合人类和个人角度,规则或者说人际关系的最终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那就是:
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这是一对很难处理的矛盾。一方面,人因为有一个身体,因此有着自私的天性。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只要我们存在,就会为自己而烦恼。
而群居的生活方式,又使得人类不得不做到利他。
到底要如何处理才是适宜的?
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阿德勒的建议,他曾说过: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
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阐述,《论语》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你率先成全别人,别人也会成全你。
这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是有佐证的。
看看市场上的公司,腾讯、阿里,拼多多、苹果、华为……哪个不是先满足了你的需求,而后才发展、壮大起来的。看看身边事业有成的朋友,哪个不是先为公司创造了价值而后才得到重用的。
你不为他人创造价值,别人凭什么要为你创造价值?只有互相创造价值,人类的群居关系才能维持。
做到立人、达人,关节在舍得的气魄。可以为大利而弃小利,甚至为大义而弃大利。不得不说,这是反天性的,但这也恰恰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
在人生修行的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阿德勒描述了烦恼的来源:“人类所有的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
孔子给出了解决这些烦恼的答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愿你我共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认同这句话。
我们的样貌可以通过镜子来得到确认,即使是背后也可以通过转身,或者加一块镜子来看清楚。但我们的行为却是需要通过他人的反馈,以及对比社会的准则才能得确认。
比如有人爱开玩笑,在某些人看来会觉得是幽默,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油嘴滑舌。有人不爱说话,有些人会觉得是成熟稳重,另一些人却会觉得他高冷、不合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是要通过他人才能得到认知的,而他人的认知又是通过其他人才得以建立的。
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其戏剧作品《间隔》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他人即地狱。”
这句台词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欲望和眼光对待一切,因此任何人都会受到其他人的欲望和眼光的干预而变得不自由和痛苦,这就是“他人即地狱”。
而他人的欲望和眼光,其实就是我们所有烦恼的根本。相信有很多人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长时间的承受着痛苦和折磨。
木心先生说过:幸福是离不开他人的。所以我也相信烦恼也是离不开他人的,而这些他人和我们自己就组成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以上,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