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上海交大艺术品班学习陆忠老师关于铜胎掐丝珐琅的鉴赏课,迷上了铜胎掐丝珐琅的收藏而一发不可收,在收藏的过程中,经常碰到本身做工非常不错但经过数百年的颠沛流离和岁月的侵袭后而变成破损件或残件,甚是可惜。每每看着这些犹如缺只眼睛或满脸刀疤的美女,想想心疼,怜爱之心顿生—何不想办法改造修复美化呢?
修复前
笔者本身为工程师,平时喜欢做些手工活,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和不断的试验摸索后,将手头上的几件破损和残件一一做了改造和修复,并总结了以下五条原则(简称铜胎掐丝珐琅改造修复五原则),以抛砖引玉与同行探讨:
修复后
一、修旧如旧:如果一件古玩带有过多明显的当代痕迹,无论是材料、工艺还是配件等,那艺术和历史价值必然打折扣且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如民国以前器物上的紧固件铜螺钉头很多是四角形的,遇到缺这样的配件只能从其他老货残件上寻找相似的可用之物或者自己手工磨锉加工再套丝板牙制作了,虽很耗时,但却修旧如旧符合当时客观的工艺水平。而如果贪图方便,使用现在常用的平头或六角头螺丝钉显然不是好的方法。
修复前
二、可复原优先(尽量不切割损伤原件):之所以提倡这样的原则,是因为虽然我们现在的修复方法不完美但并不代表将来我们的后代没有更完美的修复或改造方法,如果一旦将破损处的地方做了切割、清除、打洞或现代焊接等损伤处理,则无法复原的遗憾很可能将来会发生。可复原也是对资深藏家或行业研究人员的尊重,既经过简单的拆卸和清洁可以恢复到破损件原来的状态。毕竟,历史还是尽量要用事实来还原而非美术。但如果是瓶底变形校正、除锈、去污等则不存在可复原的问题。当然,有些藏家会说,明清两代宫廷造办处就有多次使用前代的遗留件跟当代部件改造结合的器件出现,这如何解释?对于,笔者理解如下:如果残件已成为部件且无法经过修复成为独立主体而存在了,跟当代部件经过工艺改造结合成为完整的器件当然可以;但毕竟历史上的宫廷造办处或晚清传承了其工匠和技艺的几大民间堂号(老天利、德成、德兴成等)已经不存在了,而宫廷皇家器的文化基因由于政体原因我们也无法传承,所以还是不做破坏性改造修复为好。
修复后
改造跟修复也是有区别的,修复是让器物尽量恢复到原样,改造是指无法恢复原样的情况下对残件做重新的结构等设计并美化之以变废为宝,修复优先于改造。有时,改造只是暂时的美化方案,是权衡各种可行方案利弊之后的不得已而为之。但只要遵循了可复原原则,就是对历史文物的最大尊重。从欧美的回流件老货也能给我们很多历史启迪,欧美人喜欢对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原器型进行改造西化后使用:如在瓶底打洞后改造成台灯使用,这就是不可复原的破坏性改造;给大的瓶或缸加装金属底座或耳等,如果是没在原器型上打螺丝孔组合式的则是可复原的良性改造,如打了孔,现在到了中国藏家的手上就有遗憾了。
修复前
三、尊重历史场景:所选用的材料、工艺、配件、图案还是字体等尽量符合器件主体当时的时代特征,以尊重历史艺术的纯粹性。如很多器件原有的鎏金或镀金都已磨损,但如果采用现代电镀金(电镀金工艺的出现才100多年)的方法再做大面积镀金处理就要谨慎。重新镀金必须将胎体需要镀金的地方(包含残留的镀金、自然条件下的铜氧化层及把玩后包浆层等)完全打磨干净直至铜材全部裸露才可操作,该部分会失去其历史痕迹。而现代镀金工艺的颜色也跟老法镀金不一样,老法镀金由于工艺的原因含有氰化物等杂质,历经百年后颜色发红。而至于采用古法鎏金(也称火镀金,过程复杂,简单概括来讲是用加热的方法将金和汞分离,从而使金残留在器物表面的一种古老工艺,非常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一般在晚清以前,电没在中国使用时都是如此镀金)的古玩则更要慎用,这跟现代电镀金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工艺。当然,如果镀金部位局部磨损且市场价值较高的藏品,由经验丰富的师傅使用手工涂刷式镀金、复杂的仿古法鎏金等方法来做局部修复美化也未尝不可,毕竟器件的主体仍然具有决定性的鲜明历史特征。镀金磨损掉的古玩有时虽有遗憾,但也不失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
修复后
四、美观与寿命兼顾:改造或修复是为了有与原物一致的美感呈现,这才是古物的艺术价值所在。胶、蜡等材料有自然的老化寿命,数年后可能需要清洗后再次填覆式修复,这很正常;但如果是结构性的改造,则改造设计寿命应该尽量与器件主体同寿,以飨后人。
临时改造后整体
五、改造修复成本适当:一件藏品,如果现在市场价只有两万元,但如果改造或修复成本(设计方案、材料和人工等)就超过一万元则不妥了,当然玩友的特殊癖好或喜爱则另当别论。按此原则,明代的器件与清代的器件相比,其可花费的改造修复投入(设计方案、材料、工时等)当可更多。如果能有简单低成本的改造修复方法自是上上之选。由于行业同仁都处在摸索实践之中,相信会有越来越简洁而实效的方法和技术为大家所用。
如今当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各朝各代文物时,都会发出惊叹,它们总能给我们以昔日文明呈现何种面貌的启迪。但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背后,有一个环节经常被忽略,那就是文物的修复。书画、瓷器,甚至包括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的化石都会有修复。
雅藏君曾见过的修复过程是在首都博物馆内,看到文保中心古陶瓷修复工作室的修复人员给我讲解瓷器的修复过程。而让我感慨不已的是,修复真的需要工匠精神。与此同时我也知道了修复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就拿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为例。这是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元大都考古勘探中发掘出土的。出土后,考古工作者立即对它进行了考古修复,当时所用的修复补配材料主要是石膏。但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修复给三足炉带来“隐患”。
修复前的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
约30年后,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材质逐渐变质,已经变色,这一变化使青白釉的主色调中夹杂了一大片绿色。为此,首博的文物修复人员进行了再次修复。其中涉及到的步骤可谓繁多、精细。
首先需要将这一双耳三足炉拆开。其中由于不同的瓷器材质、黏合剂不同等原因,拆的方法也分很多种。
在拆开后,对于瓷器就需要进行清洗步骤、风干等步骤。等风干后才可以对零碎的瓷片进行黏合。这是最考验修复人员对文物了解的步骤。修复时必须对器形了如指掌,清楚地知道这些瓷器的纹饰怎样,足的特征又是怎样,足、口径、腹部等都是怎样分区的。
通过黏合,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能够恢复原貌,但还没有完成修复过程。类似修复的瓷器有残缺,还需要进行 补配,给陶瓷做色做釉等。
修复后的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
文物修复绝对是一项值得我们尊敬的工作。为此前两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红也就不难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