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看 TVB 是什么时候?
你的回答可能反映了TVB的现状。很多人感叹:“不知从何时起,TVB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线。”
根据TVB2016年财报,2016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3%,至19.64 亿港元;营业利润则下跌30%,至3.26亿港元;其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超过七成。
TVB业绩下滑情况在去年下半年并未得到好转,并在12月发布了三十年来首次盈利预警,市值比11年缩水45%,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跌55%~65%。
虽然近年来内地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电影票房还是影视剧收益都在飙升,但剧集曾经风靡内地的TVB收入在过去10年里几乎停止了增长。
落寞影视帝国的黄金时代
1983年,亚洲卫视出品的《大侠霍元甲》、《陈真》等登陆内地,这是港剧首次引进内地,此后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电视剧引发了内地观众对港剧的追逐。“TVB”也因此成了港剧代名词。
在当时,港剧风靡全国,无论是金庸剧、宫斗剧、伦理剧或职业剧,风头都一时无两。不少人成为港剧迷,提起各种桥段津津乐道,甚至还产生了“TVB”体。
最初热播的港剧大多是古装武侠剧。例如:
《神雕侠侣》
《鹿鼎记》
《射雕英雄传》
《天龙八部》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武侠剧的制作、服装都较为粗糙,但胜在感情充沛淋漓,总会让人看到那股诚挚动人的力量。到后来,宫斗类、刑侦类题材异军突起,渐渐取代武侠剧,如TVB人气演员欧阳震华主演的《谈判专家》、《法证先锋》,蔡少芬、佘诗曼等主演的《金枝欲孽》等……爱过港剧的人,一定记得“做人嘛,最重要是开心!”也会争相使用其中的经典台词: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TVB,可以说已经成为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但随着老一辈演员、编导退出电视圈,多个市场兴起等诸多原因,近几年的港剧逐渐沦为“小众”。纵观这几年的TVB,虽然剧集不断,但能拿得出手的也是少之又少。如今,TVB仍在苦苦支撑,寻求改变。
港剧已死?TVB为何辉煌不再经济低迷 广告收入减少成业绩下滑关键
TVB 2016年财报数据显示:由于香港经济疲软,尤其作为广告大户的零售和消费品行业低迷,今年上半年TVB在香港地区的收入同比下降7.72%,远高于整体2.54%的下滑幅度。
TVB上半年包括广告在内的电视广播收入12.16亿港元,占总收入的六成以上。作为主要阵地的香港广告收入减少无疑是TVB业绩下滑的关键。TVB中期报告显示:市况低迷使上半年香港整体广告开支下跌约20%,致使公司地面电视广播的收入下跌了11%。
即便是今年的大热门——里约奥运会,TVB也未能收回播放成本,缺口总金额高达1.5亿港元。
除此之外,财报还显示,香港猖狂的盗版及各类在线娱乐平台(主要指在线流媒体)的激烈竞争也成为TVB重振的挑战。
内地影视发展快 TVB市场份额受挤压
对于TVB面临的困境,唐德影视(4.940, -0.01, -0.20%)分析师隋小晓表示:“其实不是TVB不行,而是内地的影视市场发展太快了。”
内地电视剧投资进入“亿元时代” 香港市场无法企及
从2011年开始,影视公司排队上市,各路热钱争相涌入,投资过亿乃至数亿元的大剧纷纷上马,越来越多的作品以“知名导演+豪华阵容+高科技+高投资”的组合出现,电视圈已经一脚迈入了“亿元时代”。
而2016年电视剧市场号称投资过亿的电视剧近20部,其中包括《鬼吹灯》、《青云志》、《幻城》、《白鹿原》等作品,与此同时,优质网络剧价格节节高涨,《幻城》、《花千骨二》都已经超过500万一集,《如懿传》被某视频网站的买断价格,达到900万一集,总共卖出15个亿。
资深文化评论人韩浩月认为:
电视剧市场繁荣,要想实现优质作品输出,大投资是必不可少的硬性条件。HBO作品《权力的游戏》第一季试映集花了1000万美元,后来每集成本在450万-600万美元之间,只要钱不是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而是用在故事内容与画面上,花大成本制作出可流传的良心大剧是值得的。
而这些投资数额是香港影视剧市场目前所达不到的。
内地网剧投资效益高 香港经济低迷易形成“赔钱”恶性循环
目前内地网剧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直接的用户收入(如会员费等)和内容收入(即将自制剧作为独立的内容进行售卖)。
2015 年,网络剧广告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 2.56 倍。虽然付费会员收益比重增加,广告业务占比呈现萎缩之势(2015 年上半年占比为 23.19%,2016 年上半年占比 15.5%),但目前广告仍是网络剧收益的重要来源。
与内地网剧不同的是,TVB乃至整个香港影视公司拍摄的影视剧缺乏很好的投资收益率,拍摄成本高昂,缺乏庞大的收视群体,也没有网络付费会员。再加上近几年香港经济低迷,广告等收益下滑严重,投资人、电视台、演员、编剧、导演都挣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没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港剧还受到2015年广电总局“限外令”的影响,从2015年4月开始,TVB剧集需走“先审后播”程序,即在全部剧集播出完毕并通过审查后才能在网站上架。这就意味着今后网友将不再享受边播边看的同步观港剧体验,而要等播完之后,慢慢收看整套剧集。这无疑对TVB收视率的提高没有好处。
今年50岁的 TVB 未来价值何在?
过去几年间,TVB 也有做不少新的尝试,例如面向东南亚、中国内地和美国等市场推出 TVB Anywhere 移动端 app,提供在线内容观看服务。
同时也推出了收费服务。2016年 4 月,TVB 面向香港市场推出 MyTV SUPER 收费服务,这是此前推出的免费版电视盒子 MyTV 的升级版本(相比 MyTV,收费版将提供更多电视频道和节目内容)。
此外,TVB 也在更积极地拥抱内地市场,一系列 TVB 热门剧集被改编成电影在内地上映,去年上映的《使徒行者》电影版就取得了 6 亿票房的不俗成绩,并和腾讯旗下的企鹅影业共同开发《使徒行者》续集,TVB另一经典剧集《创世纪》的电影版也将和爱奇艺联手翻拍。
TVB 过去 50 年积累下的庞大片库,如今同样具有很高的 IP 价值,这可能是 TVB 尚能一搏的筹码。
对此,唐德影视分析师隋小晓表示:“有TVB的版权库,加上捆绑的优质导演、编剧资源,依靠内地的资本市场,以及TVB多年来累积的忠诚受众群体,TVB的演员是经历过演技打磨的,可以充分和风头正劲的‘小鲜肉’结合,取长补短,碰撞出火花,还是有机会分享内地高速发展市场的蛋糕的。”
除此之外,近来由于引得各大资本角逐,也使其再次成为焦点,虽然此次股权争夺战尚未尘埃落定,但今年50岁的TVB显然不希望自己以这样的形式博眼球。
如何才能让内地观众再次爱上港剧?这可能将成为TVB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重点。
我是烟轻水冷。我来回答。说到香港影视剧和音乐,那真是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影视剧代表人物刘德华、周星驰。导演界代表人物王晶、徐克。歌坛代表人物张学友、王杰,音乐作词人代表人物黄霑,林夕。他们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如雷贯耳,都是天王级别的存在。
但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们会觉得香港影视剧和音乐没有新的经典作品了,导致我们仍然在看他们演的影视剧和听他们的歌,仍然觉得他们无可替代。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时代不同了,香港回归之前和回归之后,社会背景不同,而影视剧和音乐做为社会的产物,势必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就不会相同,说的通俗易懂点,就是一个演员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关于那个时代的故事也就不复存在,新的时代有新的时代的标志。
第二、老的演员在一天天变老,导致作品越来越少,而新的演员并未出现,所以出现了空窗期。老演员一般都是经过了艰难困苦才一步一步的有了今天的成绩,不管是演技还是职业态度都跟如今的新演员截然不同。新演员缺少了很多韧性的品质。所以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被大众所认可。
第三、市场不同了。当今社会,票房才是王道的天下,各种快餐文化充斥着传统文化。举个例子,如今谁还会去静下心来欣赏王家卫的文艺片。所以香港电影的没落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们应该记住经典之作,也应该对未来的新文化充满期待,毕竟时代在变,谁都不会一成不变。希望香港影视剧和音乐能重新崛起。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