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上的战争有很多,所以小编选择一个来说,这可能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二战中的下第聂伯河战役。
(德军在第聂伯河岸边布防)
下第聂伯河战役发生于1943年的东线战场苏联境内,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军事行动,动员人数最多的战役,交战双方总兵力近400万人,战线全长1,400公里。
苏联作家及退伍军人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在回忆录里写道,每2万5000人走到第聂伯河的岸边,只有5,000人至6,000人能过河到对岸。
由于伤亡惨重,第聂伯河苏军空降突击行动成为了苏联在二战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降行动,此后再没有大规模空降部队。
为了突破德军在第聂伯河西岸构筑的“东方壁垒”,无数苏军士兵前仆后继,朱可夫在回忆录中写道:
“强渡第聂伯河的部队显示出了最为勇猛、顽强和坚强不屈的作风。作为惯例,他们在抵达河边时,没有等待部队利用重型设备架桥,而是立即渡河。士兵们使用他们能找到的任何工具和各种方法强渡第聂伯河:木筏、临时渡船、渔舟和摩托艇。为争夺对桥头堡的控制权,双方在对岸发生了激战。部队甚至没有时间加固阵地,就立即与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反扑的敌人展开了混战。”
(德军在第聂河岸挖壕沟准备战斗)
1943年,继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国最高统帅部已没有能力在东方对苏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德军在苏联南方的东线战场基本处于守势。德军在人员、物资和后勤支援等方面都在衰退,而苏军却在稳步增长,准备为未来的攻势积累起更大的优势。
1943年8月,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意识到未来苏军的攻势会很猛烈,而在乌克兰的平原地带去阻挡苏军会变得很困难。
因此德军统帅部下令沿第聂伯河岸建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德军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在第聂伯河的“豹-沃坦防线”。
第聂伯河是欧洲第3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在它的下游,宽度可以达到3公里。德军把西岸变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防御工事和要塞阵地。
(苏军士兵扎木排准备渡河)
苏联方面,斯大林决心在乌克兰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继续收复被占领的领土。乌克兰有很多工业区,人口密集、它的煤矿和其他矿产能为苏联提供宝贵的战略资源。
苏军的攻势主要集中在是西南方向,计划渡过第聂伯河在德军控制的西岸建立桥头堡。苏军北翼大致按兵不动,而南翼则暂时驻扎在亚速海岸边。
苏军共有5个方面军参与行动,其中两个负责主攻:
中央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后改称为白俄罗斯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共有57万9600名士兵。
沃罗涅日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后改称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由瓦图京指挥,共有66万5500名士兵。
另外是草原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后改称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由科涅夫指挥, 西南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后改称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由马里诺夫斯基指挥,南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后改称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由托尔布欣指挥。
苏军总计有36个混合军、4个坦克军以及5个航空军共同参战,约265万人,还有51,000门火炮、2,400辆坦克和2,850架飞机也投入战斗。
(德军阵地的火炮瞄准对岸)
苏军统帅部实施大规模的进攻,逼近第聂伯河,进攻几乎同时在300公里长的战线上进行。这宽阔的战场让德军的防守变得艰难,也让德方守军无暇休整。
所有跨越第聂伯河的苏军都是在进行一场激烈争夺战,苏军士兵们在猛烈的德军炮火和机枪扫射下利用一切可用的浮动装置过河,包括木筏和小型船只。
由于德军在撤退到西岸前对作战地区施行了焦土政策,摧毁了所有船只和可用于造船的工厂,所以苏军缺少运输重型装备的渡河工具。而重型武器装备的缺少,使苏军的桥头堡阵地根本无法立足。
苏军采取了一切可用的运输方式以登陆对岸,譬如小渔船和临时用浮桶和树木制造的木筏。
苏军在1943年9月22日建立的第1个第聂伯河西岸的桥头堡,位置在战线北部、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的河流汇合处。然后23日又在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附近建立一个桥头堡,另一个于9月25日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附近建立。
(苏军搭浮桥过河)
到9月月底,23个桥头堡创建在西岸上,其中一些的面积有10公里宽及1公里至两公里纵深。
苏联最高统帅部感觉到这是一个关键时刻,紧急下令在德军能反击前突击扩大桥头堡阵地。因此渡河之后的苏军在第聂伯河右岸黏土岸边形成的土沟中挖掘自己的战壕,防御德军的反击。
德军反击力量非常顽强,他们对几乎每一个苏军的桥头堡都实施猛烈反击,希望在苏军重型装备可以运过河之前就把敌人消灭。
为了增援这些桥头堡,9月21日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1、第3和第5近卫空降旅接到紧急命令出动。苏军空降部队到达机场后,因为飞机未能按时抵达机场,空降旅登机被延期一天和取消了第1近卫空降旅的空投计划。
这个命令的改变导致指挥系统发生混乱,24日最终命令到达才准备起飞,仅有15分钟给空降人员置备铁锹、反坦克地雷以及为严寒的夜晚准备的披风,最终2个空降旅在下午6时30分起飞。
此外,负责飞行安全的苏军最高长官不准许他们的飞机达到最高的荷载量,因为这样飞机的数量就不够了,一些军备物品如无线电等都没有被装上飞机。
而苏军在空降部队组建时间较短,很多成员从未真正跳伞,只是从跳伞训练塔练习过。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后来这些空降部队的巨大损失。
(苏军炮兵开始猛烈炮击对岸)
苏军的空降部队是从4到5个不同的飞机场飞行170至220 公里(其中1个飞机场由于没有得到燃料而停飞)到达战场。
9月24日晚7时30分苏军领头的运输机开始投放伞兵,但是受到德军第19装甲师第73装甲掷弹团的装甲营及师部直属人员的小型武器、机关枪和20毫米4连装高射炮的射击。
天空中有些苏军伞兵甚至在落地前就开始开枪还击,并投掷手榴弹;苏军运输机后来加速攀升和回避,在更广阔的区域投放伞兵。
整个夜晚,苏军的飞行员都试图避免在明亮的地点和德军密集的区域进行空投,还有13架飞机在没有空投情况下就返回机场。
在地面上德军寻找白色的降落伞作为目标,不断追杀苏军伞兵,包括销毁苏军的空投物资。德军的地面篝火、发光的照明弹照亮了可怕的战场,德军的防空火炮和机枪不断的射击,对苏军伞兵简直是一场大杀戮。
大部分的苏军空投伞兵在第1个晚上被杀或者被俘虏后第2天被杀,超过60%的伞兵再也没有回来。苏联最高统帅部准备的空投第2梯队没有再投入行动,因为他们确定空投行动完全失败,他们绝不会再次尝试。
(苏军阵地的机枪射手)
苏军科涅夫元帅在他的回忆录提到,苏军受到德军装甲部队和德军空中猛烈的袭击。而德军轰炸机持续的轰炸苏军桥头堡和过河的增援部队。
科涅夫还抱怨缺乏苏联空军有效的支持,建议成立空中巡逻队以防止德军轰炸机接近苏军桥头堡,并下令提供更多火炮对付来自对岸的德军坦克攻击。
后来苏联航空兵变得更加有组织的来巡航以消灭德军飞机,而陆军集结的数以百计的火炮和卡秋莎火箭炮开始射击,苏军的情况开始好转,渡河的苏军士兵最终守卫住了桥头堡。
这种战斗状况普遍出现在每个桥头堡阵地,苏军尽管守卫了所有的桥头堡,但是损失是可怕的,到10月初大部分师团都只有满额的25%至50%的剩余兵力了。
到10月中旬集结在第聂伯河下游的苏军部队数量大涨,已具备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的能力,苏军统帅部的目标是攻占战线南部的第聂伯河右岸。而德军则缺乏力量消灭在第聂伯河下游桥头堡的苏军。
因此在克列缅丘格—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战线上苏军发动了猛烈攻击,德军不得不进行转移,从第聂伯河下游向基辅撤退。
在第聂伯河攻势结束时,苏军控制了第聂伯河西岸300公里宽、80公里深的阵地。德军想在第聂伯河西岸阻止苏军推进的希望完全破灭。
第聂伯河战役是被列入历史上最血腥、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双方的总伤亡人数估计在170万人到270万人之间。
谢谢观看!请批评和指正。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军事冲突,人类因为战争付出残酷的代价,同时也推进了人类发展的进程,我来看看以下几场惨烈的战争,死伤人数都在百千万级别。
第五名:俄国内战【1918年-1922】
俄国内战也成苏俄内战,是苏俄与外国武装干涉势力和反革命组织在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死亡人数保守1000万左右。
第四名: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
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死亡人数保守估计是7000万左右。
第三名:蒙古西征【1207年—1472】
大元王朝进行过三次西征,蒙古帝国的铁蹄遍及欧亚广大地区。蒙古铁骑军就屠杀了超过6000万人左右。
第二名: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
资本主义国家,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死伤估计保守3000万。
第一名: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
第二次世界波及地区最广,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直接导致死伤人数超过9000万人,无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