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能会有区别对待。
比如《射雕英雄传》我就爱看老版有插画的小说。但形象我还是偏爱朱茵版本的黄蓉和郭婧。
但《神雕侠侣》我却更爱98年港版白古和李若彤的电视剧。
甚至觉得电影《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的改动比原著更有气势和魔力。那个林青霞是我心中最完美的东方不败,虽然这个版本被金庸先生极力否认,甚至因为选角和改动而和徐克导演交恶。但我和徐老怪一样,爱这个英气逼人却又妩媚动人的东方不败。
至于其他作品比如梁朝伟版本的《侠客行》,《鹿鼎记》我都觉得很有趣,改动很成功,电视形象深入我心。
《侠客行》没读过原著,但知道改动很大,在孩时看幽默的梁朝伟演的石钟乳是我最快乐的电视回忆。
《鹿鼎记》其实更好看,可惜没看全过。后来出的陈小春等版本实在看不下去,因为梁朝伟的珠玉在前,陈小春等真的没办法入眼。
当时看书也是迷迷糊糊的。只感觉文笔最好是《射雕英雄传》,感觉到的是古朴深厚的文言功底。小说中充满了文化气息,当时里面的《水龙吟》和岳飞的《小重山》到现在还能记得几句。“铁锁横江,尘昏白扇”“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静悄悄,窗外月胧明。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所以当看到有说《满江红》考证不是岳飞所写,我对比这首《小重山》总感觉很有道理。
看得最多的是《天龙八部》,第一部看段誉看得我像进入了黒暗的隧道,各种乏味可陈。
直到乔峰出场才刹那间感觉眼前一亮!铁打的汉子,武艺高强,忠肝义胆,决断果敢!山庄独战群雄,牵手阿朱向往草原,误伤阿紫千里奔波,最后为了宋朝安定和各位英雄好汉更是甘愿自裁于边关之前。接着两个痴情人阿紫和游坦之投崖自尽。可以说是苍凉悲苦。
《天龙八部》我基本就看乔峰,因为男子汉的豪迈、担当、快意恩仇都可以在这个汉子身上找到。况且阿朱、阿紫的情愫缠绵给予了乔峰独一无二的苦难和考验。
《天龙八部》我来来去去看乔峰和阿紫不下十遍,心中一直幻想这个小魔女最终能有机会和乔峰修成正果。只可惜伊人有梦,汉子无意。
乔峰只爱姐姐,而阿紫只是姐姐临死的嘱托,而乔峰忠实地爱护照顾只是爱屋及乌。而小魔女的爱却是畸形的,为了永远留住乔峰在自己的身边居然想用毒针把他毒成废人。
游坦之的插入和《易筋经》的练成让我一度担心这个可爱的小魔女会不会因此失守被俘。
只是最后的最后一切都是徒劳。
对阿紫和乔峰的期待说镜花水月也不过如此吧。
或许金庸,或许那个代笔王的眼里阿紫只是个淘气的小魔女,不可能与大义凛然的乔峰走在一起吧。
也或许那个初中生脑海里的阿紫并不是金庸大侠笔下的阿紫。
只是这个我最喜欢的小魔女却一直没有一个喜欢的版本。
乔峰有黄日华,可阿紫,我等了好久好久……
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我来聊一聊。
一、先说看书的感觉。经常读书的人就会发现,看的是同样一本书,看书时候的心情环境以及看书那一时刻的思维。同样的内容带给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武侠小说也是一样,文学作品堆砌的世界,一部分是书中的世界,一部分是你自己联想的世界,人人各不相同,心中的武侠也不一样。例如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和黄蓉,每个人对大侠的理解和古灵精怪的黄蓉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就有了那种每个人的心里的郭大侠和和黄蓉都是不一样的。
二、再说影视剧。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与港台剧的火爆传播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形成了倒挂,就是说大家看了影视剧之后,才去反过来去找书籍再去阅读。但是影视剧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和每个人心里的想象中人物未必完全重合。这与影视剧的编剧导演演员的表演都有关系。所以每次金庸剧新版本的出现都会有激烈的讨论,但是通常呢,人们会以最早出现的版本为经典版本,这也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以83版的射雕英雄传为例,后续出了那么多版本,大家都觉得这个83版本是比较忠于原著的,但事实上,从内容和拍摄条件以及表现形式来讲,后续的很多版本都强于这个版本。
总之呢,看书和看影视剧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人喜欢在看书中寻找自己的意境,也有人喜欢在追剧中寻找着心中的大侠。这属于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所以论过瘾要看自己的感觉和品味,就我而言,还是比较喜欢看书的。
我是羊排,欢迎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