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诗人,还是学者,或者如我这种业余爱好者,都需要了解一下诗词的格律和意境,为何如此说?
因为了解,欣赏一首诗词,必须要明白它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特点。一首诗词中,形式和内容是互相依存的,它们谁也离不开谁。
什么是格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我们学习诗词的时候,如果能够知道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知识,那就更能欣赏其中的艺术美,更能体会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
格律就是对诗词形式上的严格要求。格律诗到唐代才渐至成熟,又被称为今体诗。唐以前的大多是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
我们现代人,也需要了解一下关于格律的一些知识,至于说深入研究,显然已经不需要了。格律诗的要求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要押韵。其次,要对仗。另外,还要讲究平仄。古代都有韵书,每一韵都有限定的字,你作诗必须用同一韵里的字。对仗,主要指词性要相对。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一样。
律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平仄。古代汉语有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就归如平类,其它三声归入仄类。入声是怎么读法已经无从考察了。只留下了这样一首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因素。五言的平仄最基本的类型有,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的对联也常采用这种格式。
有一年的中考出了这样一道题,王奶奶贴春联,不知那一句是上联?你怎样分辨呢?这实际上就牵连到了古诗的平仄。出句的尾字都是仄声,而对句尾字则是平声。
再说说意境。如何评价一首诗呢?有人提出了风骨,有人提出神韵,至清朝王国维,才提出了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境就是多重意象的融合体。诗以无我之境为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达到了此种境界。意境往往指诗的内容而言。
总之,诗词讲究格律,也不能拘泥与格律。否则,会损害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诗的艺术性。格律是为内容服务的,很多流传千古的诗,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并不合律。李白的诗集中,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受束缚的古体诗。
平仄声,格律诗词是我们古人在实践运用中产生的。固有格式主要来自我们汉语五声音律和中国汉字四声平仄去构思词賦诗句的公正与对仗。如此结构之下,显然诗句词賦就显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普通人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古文化教学,因此根本无法相相样样作一首词作或者诗篇,但是古代普通农夫一样创造出许许多多流传后世的歇后语。一些歇后语声韵平仄完全符合古诗词赋基本要求,因此一部分成为了人们口传文化遗产。
词賦诗句鼎盛时期在中国唐宋二朝,根据考证;千年中原汉文化历史长河中,诞生过几万首诗句和词賦。经过后人不断整理,最后形成近代人们熟知的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它们也代表了我们中国汉文化发展主要精华部分。
相声有“说学逗唱”,戏曲有“唱念做打”,诗词讲究平仄声韵,格律对仗。那么这些固有的理论模式会不会被现代社会年轻人后人所打破?笔者回答是:必然会被打破,而且最后会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孤品和古董”。
要让人们永远永久保持对古文化的欣赏和运用,必须有国家政府出台扶植传统文化具体细致的政策,否则仅仅依靠一些文人骚客声嘶力竭文章呼吁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于丹被北大学生在一片“嘘”声中狼狈赶下讲台的案例充分说明。
幸亥革命中国推翻了最后一个皇朝,清朝的消亡,紧跟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就出现了新诗词句无格式,无韵律,无对仗包括作词对賦。
不久前在自媒体网络平台上沸沸扬扬关于贾平凹之女作的所谓新诗歌就是典型案例,其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都有记载,而不是什么创新发明或者新的叛逆!
笔者发现吐槽的都是五六十岁略有一些诗词功底文化底蕴的老人家在网络平台开骂,而现代社会无数青年人却都说贾老师写得太“爽”了!你认为是社会进步了还是蜕变蜕化了?
笔者认为:文化历史是人类文明社会永衡的时间发展史,历史始终如一在延伸和发展变化之中~,你只要想想这个地球一千年或者还有持续更长的后历史,(地球毁灭之前)什么样的文化和事物不发生变化?什么叫面目全非?
我们现代人今天拥有的一切文化让古人穿越来看看?你用标准普通话朗诵唐诗三百首试试看?笔者保证(李白,杜甫)说:呵呵!因为他们时代没有普通话!!!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