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请。历朝历代中,受皇帝重用的武将不计其数,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现象,但实际上在宠信的同时,皇帝内心却未必都喜欢拥有生杀大权的武将,即使此人有多么被受重用,最好的实例对比便是西汉的卫青与清代的年羹尧。
年羹尧画像
有权不擅用、始终谨守臣子职责
西汉名将卫青,因其姐卫子夫而渐渐进入汉武帝刘彻的视线,凭借自身的实力一步步坐到大将军之位,受封长平侯之爵,奉武帝之命与匈奴交战。
征战过程中,右将军苏建由于冒进深入,导致所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而他自己侥幸逃回了营地。按照军令,战败而逃者应当立即处斩,周围的长史、议郎等人纷纷觉得应当按照军令执行,议郎周霸更是以卫青平日宽仁未曾重罚一兵一卒而建议大将军此次借苏建一事而立军威。
而卫青却认为:杀一人容易,自己也有这个权力。但以斩杀犯错大将而为立军威,却失掉了作为臣子的本分,岂不是得不偿失。但苏建确实有错在先,不如将此这生杀大权交还给皇帝陛下来处理,如此既能让皇帝开心也不会因自己在外为帅因为专权而有所顾虑。
卫青剧照
果然,当卫青将苏建押送回长安之后,汉武帝龙心大悦,不仅对这位小舅子更加信任,而且以苏建往日功劳决定免其死罪令其回到军中在大将军麾下戴罪立功。试想如果卫青严格按照军令斩杀了苏建,那么汉武帝会多疑,而且也失去了一位真正有才能的良将。
吸取前车之鉴,以谦逊得挚交
而事实证明汉武帝此举是正确的,苏建在军中没多久就又立下了大功,因感念当初卫青的不杀之恩,他劝说大将军在地位尊崇不已的前提下,可以学习古时名将们一样向朝廷举荐有真才实学的名士,这样得以让他的声名更为远播。
话虽然说得很在理,但卫青却想得更为深远。前不久,武安侯田蚡与魏其侯窦婴因广揽门客慢慢结成了朋党遭到皇帝的嫉恨,所以举荐贤良、罢黜奸佞之举,还是让皇帝亲自来办比较好,自己作为大将军只需要将本职工作做好即可。
随着卫青的地位日隆,武帝甚至命百官见了大将军必须行跪拜礼,皇帝都下了令,百官哪敢不从,纷纷拜伏行礼。可偏偏有一人却敢不遵皇命仅对卫青行平揖之礼,此人便是名臣汲黯。
汉武帝雕像
大臣们见到此举纷纷劝阻,认为汲大人此举会惹来祸患,但汲黯却丝毫不为所动。他辩解道,众人皆拜伏大将军,独我一人以平礼待之,难道卫大将军就尊贵不再了吗?卫青闻得此言,感到非常开心,立即去汲黯家中登门拜访,想与这位不拘一格的名臣结为挚交,而汲黯也认为卫青胸襟宽广,一向孤僻的他破例交了大将军这位朋友,汉武帝闻讯,对于卫青的谦逊赞赏有加,本来还对汲黯不遵皇命有所恼火,顿时也就不再计较了。
卫青通过种种事例表明,自己地位再尊贵再受重用,也始终是一名臣子,做好本职工作便是他的人生准则。而恰恰因为这样,终其一生都能得到汉武帝的无条件信任。
未好好利用职权,反遭削权而身死的清代名将
而同样身为武将重臣的年羹尧,却未能有卫青如此好的结局。
与卫青所不同,作为雍正帝一生为数不多的重用之人,年羹尧在军中可谓是将主帅的生杀大权发挥得淋漓尽致。
雍正帝画像
经常在外征战的年羹尧,每每打完仗回到营地,便集合众将开始评判功过。有功者立即给予重赏,甚至营地随时放着不同品级的官服,有小功则进一级,有大功进多级,敢情封官品级在他这里是家常便饭一般;而有过者,不论过错大小,一律宣布完罪状之后拉出去斩首示众,甚至不给申辩和复查的机会。
乃至上到副将下到士卒无一不对其闻风丧胆,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年羹尧的雷厉风行严苛之下,才让将士们在其一声令下莫敢不从,即使脑袋随时会掉,但相对于升官,他们宁愿誓死追随,这也正是年羹尧百战百胜的根本原因。
但年羹尧在军中杀伐决断之时,有一个人却心里十分不爽,他便是雍正帝。毕竟在很大程度上,年羹尧过于代行天子之权,导致将士们心里只有年大将军而没有他这个皇帝。且每每凯旋回京,年羹尧都是骑马走御道,且随意鞭打朝廷大员。
年羹尧剧照
种种迹象,让雍正帝觉得此人留得越久必是祸患,故在削去年羹尧兵权之后,直接赐死以绝后患。
史海君说:
两个对比鲜明的实例,凸显了三个在古代屡试不爽的定律。
其一,虽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但每一位皇帝并不都希望大将在外真正行使这样的职权,一方面因为容易导致似年羹尧一般,将士只听主帅之令而不遵皇命。另一方面,皇帝宁愿任用文官宦官担任监军亦或是任用有名无实之将,都不愿意重用既有将才又受士卒爱戴之人,简而言之,皇权至高无上,军权作为代表之一不能彻底下放,即使放了也不能任人随意使用。
卫青画像
其二,居高位者向皇帝举荐名士,即使这个人不受皇帝待见,但为了重臣的颜面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勉为其难同意。但实际上,这些被举荐上来的人,多半都会只记着重臣的举荐之恩,而往往忘却最终拥有拍板权的皇帝,久而久之难免会形成结党营私之象,故这是皇帝所决不允许的。
其三,马屁拍得恰到好处,可保自身无虞。此处说的马屁,当然不是那种明面上极尽溢美之词甚至无限夸大。就以卫青为例,将苏建押送回京、不给自己揽举荐贤能之事,看似像是逃避责任,但实际上,变相地将权力送归皇帝裁决,皇帝内心自然欣喜也会打消一切顾虑,真是不显山不露水便完成了最高规格的马屁。
参考资料:
【西汉】司马迁《史记》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
我是“史海甄客百晓生”,一个资深的历史迷,如果认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并支持,谢谢各位。
年羹尧和卫青都是难遇的将才,两个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结局却迥然不同。
同样是出身微贱。卫青是家奴出身,年羹尧是包衣出身,其实也是家奴一枚。
同样是有一些裙带关系。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做了皇后,年羹尧的妹子是雍正的贵妃。
同样是战功赫赫。卫青多次出击匈奴,为汉武帝立下汗马功劳。年羹尧在青海用兵,一战功成,稳定了雍正颤颤巍巍的帝位。
都是深得皇帝信任,赏赐颇丰。卫青做了大将军,做了大司马,地位极高。年羹尧改了户籍,直接入旗,官封大将军,威风八面。
所不同的是,卫青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常怀敬畏之心。而年羹尧则比较飘,到处耀武扬威,甚至对皇帝也敢无礼。最后让他守城门,他还要穿着黄马褂,这是在作死呀!
因为裙带关系的存在,都是皇帝的小舅子,外戚掌控军权,本就是君王大忌。打完仗后,最好是主动交出兵权。
卫青是这么做的,绝不含糊。而年羹尧非得拿捏一下,磨磨唧唧,这就是给皇帝找不痛快,那他自己能有好吗?
卫青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骄不躁,最后能得善终,陪葬茂陵。而年羹尧却尾巴比天高,飞扬跋扈,被人整死,凄凄惨惨,也是在所难免!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