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十年代一些玩古玩收藏的人,现在能耐得住寂寞,眼界眼力还特好?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为什么八十年代一些玩古玩收藏的人,现在能耐得住寂寞,眼界眼力还特好?
因为八十年代能玩古玩收藏的人都是第一波率先觉醒、率先富裕、率先明悟之人,他们抓住了“短缺经济”的特点,打时间差,打地域差,“投机倒把”也好,投资兴业也罢,捞到了第一桶金,而且能够不为金钱美色所诱惑投身到古玩收藏事业中来,皆为人中豪杰。
百废待兴的年代,机遇多多,但真正能够抓住机遇者却往往都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和大能力之人,八十年代能玩古玩之人其胆识、气魄、胸襟、眼界、眼力自然都没得说,而且几十年过去,早已看惯了更看淡了经济的潮起潮落,真理在握,宝物在握,潮起潮落,其奈我何?
但凡耐不住寂寞之人皆急功近利之徒耳,早已被大浪淘沙淘汰掉了,那些八十年代就开始玩古玩收藏之人哪一个不是人老成精、油盐不进、安稳如山之人?危机危机,他们都能“避危取机”,都能“寻危觅机”,逆势而行,逆市而行,逆世而行,终至大成,世人楷模。
上几件古玩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元青花鼎盛期神级臻品花卉龙纹高足杯。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月白釉五芝麻钉六云足双系板沿匜。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无框六字双行楷书款釉下五彩青花缠枝花卉纹斗笠碗。
谢谢!
八十年代刚开始,很多人还在混沌,改革开放刚开始,很多很多人包括自己对收藏一知半解!包括猴票购买,当时随便买,一大版放柜台上,点哪撕哪,自己仅买了几枚,别人要拿去,新票旧票不当一回事!当年范曾几十平尺巨幅国画,文物商店挂卖名家字画浪浪一层,只要有钱很便宜!但是当时人们收入有限,国库券狠不得早兑换,救济生活!俺财迷心窍换了当时气压热水瓶,如果有后眼,肯定会大量收,包括马钢原始股。那时人单纯收入限制了收藏,当然有一部分人慧眼脑子活,搞收藏拣便宜货!包括当时银行也是傻冒,纪念币摊派,求单位拿,何况邮票?字画索求。
随思想解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银行纪念币没了,邮局票没了,文物店字画少了,电视鉴宝普及,收藏己从高台下水,百姓有钱了,开始收藏了,此时收藏已成潮流,蚌埠玉文化,产业集群化成规模!只要你想得出,必有产品。当年市百货二店柜台摆一个玉雕弥勒佛座像(蚌埠玉雕厂产品)标价600元无人问津,如今600元只能买一部分身。
专家多了,淘宝人也多了,可以讲全民收藏,每次纪念币,邮票预约秒光,拿到就是赚!人人是理财高手,而八十年代一会计这是什么钱?会计:银行委托我往下分一点!我不要,银行不高兴!求你了[祈祷][祈祷][祈祷]能在八十年代掘得第一桶金的人都是能人智人高人!!!!
现人人懂收藏,人人会鉴宝,全压箱子和保险柜里,合肥青云楼,上海卢工钱邮币市场等生意己今不如昔!人人捂得紧不出货,寂寞开店常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