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个现状:受农村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的制约,很多家庭选择了将自己的了女送往附近的城区学校上学,就如一条条小溪流,不停地汇入大海,致使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变成了“麻雀学校”;城区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超大规模的“航母学校”。在逐渐缩小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就如一个个大海中的小舢板,在涌向城区的大潮中摇摇欲坠,不断扩大的城区学校却远远超出了它的承载能力。而这种情形还在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造就了很多的教育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农村学生向城区流动造成了师资更加匮乏。
在谈前,我们先来看看农村小学的现状:通常农村学校的教师属于结构性短缺,什么意思呢?我们拿一个农村小学来举例,某所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设一个班,共有6个班,每班平均按15名学生计,全校就有90名学生,由10名左右的教师来任教,实际上有些学校可能只有7、8名教师或者更少,我们姑且按10名教师来计算。那么,看似每名教师只教9名左右的学生,可是按班级课头来计算,每一个班都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音乐、体育、美术等8门以上的课程。也就是说,全学校6个年级就有48门课程。平均安排给这10名老师,每人就需要承担近5门课程,这样的话教师是根本兼任不过来的。
那怎么办呢?通常的做法是分别把全校6个年级的音乐、体育、美术合成一节课,一起来上。这样以来48门课就变了33门课,平均下来每名老师大约只需承担3门课程。而语文、数学这样的基础课程是需要优先来考虑的,英语、科学、道德、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就只能作为兼任科目来搭配工作量。那么,从教师任课专业结构上来说是非常短缺的。
再从课程、课时工作量上来看,6个班按每班每日6节课来计算,共有36节课,平均安排给10名老师,每人每天至少要上3至4节课,也就是说在每日的工作中每名教师从早到晚除了上课之外也只有2至3节课的空余时间,同时还要写教案、批作业、完成临时性的其他工作,更不要提还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文件需要落实,所以农村教师从工作量上来说任务也是比较繁重的,人数也是非常短缺的。
我们再看城区学校,在那么多学生涌入之后,也得安排老师来教吧!那么,我们以城区学校按45人去设置班额,每两个班配一名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每6个平行班配一名科学、道德、音乐、美术、体育老师来举例。那么,每增加两个班,至少需要增加3名教师,每增加6个班至少需要增加14名教师。我们假设城区小学周边有6所前面提到的那种规模的农村小学,每个农村小学每个年级每年向城区流入8名学生,那么城区学校每个年级每年就会增加48名学生,也就是1个班,6个年级就是6个班。那么每年城区小学教师的差额就是14名教师。而在实际当中,一所城区小学的周边何止6所村小,每年流入城区小学的也是一个更为庞大的数字。那么教师从哪来?其一就是要从村小里面调入。其二就是新教师录入了。
可是将农村小学的老师抽入城小任教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再沿用上面的例子,如果城区小学从周边6所农村小学每校抽调2至3名教师来满足14名教师的缺口,那么再来看周边的村小会怎么样。首先,每个年级向城区小学流入8名学生后,仅剩7名,全校也将从90名学生锐减至42名,教师也因调走2人从10人变成8人或者更少。可课程量呢,依然是那么多,它不可能因为哪个班少了8名学生就会减少1门课程,6个年级还在,课程量也没有变,可教师所承担的课程却从每人3门课变成了4门甚至是更多,而且还不能有请病假、产假的教师。6个年级七八名老师已经到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极限,再少就无法保证正常运转。
而城区学校呢,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教师并不能简单地从农村学校里面抽调上来,造了城区学校师资短缺,班级越来越大,苦于教师短缺,大班额不能完全消除,教师工作量大,苦不堪言。所以,学生向城区小学流动造成师资就像变小了的被角,盖了这边那边就露出来了,盖了那边这边又露了。
第二种途径就是招录大学生从教,补充教师队伍,但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且受地方财政能力所制约。我们知道,从大学生到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严苛的准入制度,让优秀的人才进入教育系统,而我国每年师范类院校输出量有限,并且有一部分还并不具备教师资格。再加之偏远农村地区吸引力不足,部分优质师范院校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工作,能马上进入教育系统独当一面的就少之又少。而且因地方财力的限制,也不能一下子大量扩允教师队伍,新录入教师的培养也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所以目前师资匮乏、青黄不接的局面尚难改变。
认知问题和资源问题
从老到小,人们接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
首先是认知。
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很多家长并没有响应国家号召,仍然认为学习一门手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就导致他们本身才疏学浅,还逼着下一代和他们一样。
等小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力或者说是选择权,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在离城市比较近的农村,或者说是小镇,人们往往只能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而精神生活基本为零。
至于在那里的小孩子到是可能会有比较丰富的精神生活,不过他们由于没有什么判断力,并且家长很多时候也无法帮他们做出合理公正的决断,小孩子往往会在网络中迷失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花花世界迷人眼,迷失自我没毛病。”
我说的其实很克制,反正说的很笼统,你们可别给那些APP对号入座啊,我可没说。
其次是资源。
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生产力。
一群农民或许可以种出高产的作物,但他们仍然无法研制出杂交水稻。
一群木匠和铁匠可以打造一把好看耐用的椅子,但是没有办法做出火箭、飞机和汽车。
一群……
你看,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人们对于农民心中还是带有尊重的。
但是吧,有时候真的要往外看,站在一个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
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最终导致了被列强拿着猎枪来猎抢,是不是有点套娃的意思了。
资源的贫乏,已经严重限制了人们对于教育的投资,只会恶性循环。
倒不是温饱的问题,要知道,全民小康在实施,只是他们会去想:
给孩子报一个兴趣班,可能能吃十顿肉。
最终导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有人批判家长没人性,孩子一点自由空间都没有。
而到了另一种情况,就变成了孩子根本不会接受兴趣班。哦不,是兴趣班根本无法在农村生活下去(除了画画的,因为中考可能有艺术生。)。
最后给那些看到这里的所谓的“教育程度不够高的农村人”一些忠告吧。
千万要学习,不止是受教育,有一句话叫学无止境。
受教育不单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技能。
唉,写了半小时了,点个赞再走。
你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逃)。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