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舞狮的习俗,但更吸引我的是背阁。
我的家乡地处中原,历史悠久而又时尚繁华的邺南首镇——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是我出生而又生活的了三十余年的地方。这里固然没有安阳殷墟的世界瞩目,也没有汤阴岳飞的名扬天下,但每逢元宵节时那曼妙多姿的背阁艺术,却总能吸引着我走向那条古老的大街,去体味那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飘飘若仙般的感觉。
背阁艺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河南北部的一些城镇,如内黄、滑县、浚县、水冶等地,周围县市均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其源头可追溯到明朝,是由祭神而演化为民间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所谓“背阁”即在成年人的肩背上,使用铁拐支架和人物道具,通过绑扎、伪装、美化、造型而塑造出艺术情节。具体是由一个成年演员在地面上行走,肩上背有一儿童演员,二者共同组成一架完整的背阁。通常,地面行走的演员为身强力壮的男性,所背演员由5至10岁的儿童扮演。背阁的阁架由实心的铁架构成,底部焊接成与人的肩部构造相符的形状,大至呈马甲状,可供成人演员套在肩部,在后背的中央有一根粗壮的钢管向后凸出,延伸至过头顶30至40公分处,再焊接出儿童演员的座位,即在钢管顶端向前后两个方向各延伸出15公分左右,在两端各向上焊接可固定儿童身体的护栏,一架背阁的骨架就完成了。为了配合整架背阁的造型,还需附加很多的细节工作。首先要保证儿童演员的安全舒适,在铁架的各个部位包括成人演员的肩部和儿童演员的座架处,都应垫上柔软的棉布绑上较宽的布带,加之元宵节是冬季儿童演员都穿棉衣,一般不会出现不舒适的情况。其次,还要将铁架的周围根据这架背阁所塑造的内容布置好鲜花、彩带和必要的道具,以确保其完整性,这些细节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演出过程中,儿童演员坐在铁架上,穿成年人的戏服,正好将垂下的双腿遮住,化妆成古典人物形象,带古装头饰,脸部为油彩所画脸谱,虽没有京剧脸谱的精致典雅,却有豫剧的质朴精良。成人演员在底部也要经过粗略的化妆,只穿简单的戏服,不用妆扮脸谱,演出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成人演员的步调,一步一顿,左右轻微摇摆,儿童演员在顶部相应地自然扭动,伴随着鼓、釵、锣、号等乐器伴奏,彩带与裙裾在空中飘扬,呈现给观众神仙飘然下凡般的动感美。
老家村子里,每年都会有舞狮舞龙的表演,因为村里有个庙,赶庙会。从正月十二开始准备,到正月十八才结束,不但有这些,还有民间小调,黄梅戏等等。以前没有这些节目,庙台在扫四旧的时候,被拆了。菩萨被扔到了河里,记录大庙的两块石碑被砸碎了一块,另一块怎么也砸不坏,就被扔在水渠上当成了垫桥板。很多年过去了,神庙在大家脑海中慢慢开始模糊,大家把石碑也就当成了普通的石条。每年秋收季节,大伙拿着镰刀在上面随意的磨着刀。有一天中午大家一边磨刀,一边瞎聊,突然发现,石碑上出现了道道金丝,所有人都楞住了。老人们认为石碑显灵了,不能在上面磨刀了。这个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从这以后,大家不但没人在上面磨刀了,而且周围还出现了香火,蜡烛。有一年正月,戚家老楼的一个婆婆带着儿媳妇回娘家(儿媳妇是婆婆的亲侄女),经过石碑。婆婆就随口说了几句,如果能保佑她儿媳妇今年有个孩子,一定将它重新竖回庙台。(因为她儿媳妇结婚三年了,肚子一直没有动静)。也就在这一年,奇迹出现了,当年腊月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婆婆年二十九去还愿,把村里的年轻人都请来帮忙。把石碑重新抬了起来,奇怪的是,石碑虽大,但七八个小伙子抬,还是非常吃力。就在大家走到一口塘边,砰的一声,绳断了,紧接着,整个石碑一头扎进了河里,砸破冰面,钻进了冰窟窿。老人们看到了这一幕情景,认为神碑在考验大家。可是水太深了,又是刺骨的冰冷,怎么办呢?那个婆婆跑回家,烧了几锅糖水鸡蛋,带了酒菜。八十年代有这些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大家吃了鸡蛋,喝了白酒,借着酒劲,跳进了冰窟窿,不管是娘家人,还是婆家人,只要是姓马的,姓姜的,姓戚的,都加入了进来,把石碑从冰冷的塘里捞了上来。捞上来之后,明显感觉轻巧了许多。当天大家一鼓作气,把石碑重新竖在了庙台原有的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