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如果项羽杀死了刘邦是可以保住霸业的。但是在项羽统治下的中国,将不会是秦汉的中央集权模式,而会退回到春秋战国的模式,类似一种联邦制,项羽是天下共主,其他诸侯国据地称王。项羽在的时候可以压制群雄,诸侯国之间即使有摩擦也不会有大的战争,但项羽死后中国极可能进入战国后期的兼并混战状态。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中国素来不缺少机械历史决定论的支持者,以结果为导向,解释出种种“历史的必然”,认为只要产生了一种结果,结果和原因之间一定有绝对的因果性和必然性,否定偶然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甚至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由某种神秘力量赋予某种联系和发展秩序的奇怪现象。这完全是几十年来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结果。
其实,回看二十五史,重大的历史转折或历史抉择,并非都是“先进代替落后”的“历史的必然选择”。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有什么历史的必然性?不过就是曹操轻敌所致。五胡乱华有什么历史的必然性?不过就是贾后弄权,引发司马氏诸王内斗,五胡乘机作乱而已。唐代替了隋朝有什么历史的必然性?唐承隋制,全面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文化政策,而且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成就并不逊色于唐朝,不过就是杨广好大喜功,过度使用民力所致。元朝灭亡南宋造成中国经济、文化的全面落后,又有什么历史的必然性?不过就是蒙古蛮族兴起,武力强横一时而已。回望历史长河,并不是所有的转折都是必然的,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先进战胜落后,很多时候就是某个人、某个决策的失误而已。
再让我们回到楚汉相争的第一现场,是不是刘邦就一定能战胜项羽呢?
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刘邦就消灭了。
“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羽闻之,令其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砂石,昼晦,楚军大乱,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
——《史记·高祖本纪》
荥阳再战,刘邦差一点儿被俘。
“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馀。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王不听。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
——《史记·高祖本纪》
.广武之战,刘邦差一点儿被射死。
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能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能够使用张良、韩信这样的政治军事人才;二是有关中这块稳固的根据地;三是有萧何这样一位高水平的后勤供应部长。但即使是这样,项羽集团并非全无优势,首先项羽的军事能力无人能敌,项羽部队的作战能力和战术水平远胜汉军,尤其是骑兵突击能力无人能挡,在前期的三战主要战役中,刘邦每战必败,彭城之战中抛弃妻子,险些被俘,荥阳之战更加危险,被弩箭射中胸部,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年代,一个小伤口的感染就足以让人丧命。
刘邦几次大难不死,抛开宿命和迷信,不过就是一种极小概率的偶然事件。试想一下:如果刘邦死了,情况会怎么发展?
刘邦集团并没二号的核心人物,张良心系韩国,智慧虽高,却不是领袖群伦的人物;萧何更是难以压服樊哙等悍将;韩信已经是一支相当独立的势力,和刘邦算是一种利益联盟,既不会坚持为刘邦报仇,更难以统领刘邦的旧部。所以汉军集团必将陷入分裂,或者投降项羽,或者被消灭。
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他的政治理想是成为周天子那样的盟主,并不想采取秦朝式的中央集权,他在世时当能压制局面,成为全国共主,全国大致可以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春秋形势。他去世后情况就很难讲了,诸侯王之间的摩擦和斗争必将加剧,极或能进入混战不已的战国形势。
楚汉相争是统一战胜分裂,集权战胜了分立,已经无法假设。但看一下后秦和东晋的情况就会非常清楚:设若后秦王苻坚能够赢得淝水之战,灭亡东晋,全国的统一将会提前二百年,算不算先进战胜落后?即使不能统一全国,只要不冒然发动南侵战争,北方也不致于马上分裂,算不算一种先进?
现在学界一致承认机械历史决定论有极大的局限性 ,在关键历史时期的偶然事件或某个人物的意志也有极大的作用。如果完全否定了人的积极作用,事事以结果为原因,就会陷入神秘主义,机械主义,认为一切衍化都是必然的,人的作用可有可无。一 旦放弃人了的思考和努力,国家和民族将会出现严重失误,甚至亡国灭种。
再说鸿门宴
历来,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都被当做他失去天下最终乌江自刎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拨开历史迷云,会发现什么呢?
巨鹿之战,五万楚军战胜四十万秦军,项羽一战声名烜赫,被联军推为“诸侯上将军”。后义帝楚王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降杀章邯二十万将士,而刘邦以两万偏师先攻破武关,招降八万秦军,扩军至十万,入据关中,眼看称王。
显然,当时以义帝为代表的联军共同敌人是暴秦,“先入关中者称王”却并非最优选择,而是为了克制联军各部势力,尤其是项羽所部。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秦朝灭亡后,至少在鸿门宴前的这段时间,项羽最大的障碍甚至敌人其实是义帝和已被亡国的六国贵族势力。相反,鸿门宴上,项羽借联军之名之力,迫使刘邦拱手归降,裁减将士,出让关中,可以说胜。
长远来说,鸿门宴项该杀了刘邦,但是项羽不能,除了前面所说,叔父项伯要求项羽优待刘邦,而项羽和刘邦之间也有分羹之谊,虽说牵强,但从小在贵族环境下长大的项羽,这是值得考虑的。同时,杀了刘邦灭了其部,联军其他势力必将反目倒戈相向,成为天下公敌。
所以说,项羽没在鸿门宴杀了刘邦,除了没理由外,也没有能力,绝不是错过良机失去君临天下的机会。
而当时项羽也并没有所谓霸业,只是军中威望高,又是盟军高层领导,但多方势力掣肘。分封后,西楚霸王和汉王刘邦出现,对比他二人,无论是用人还是手腕甚至眼光,综合实力刘邦都更胜一筹。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