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左右是孩子分享的敏感期,这期间如果孩子不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进行分享,超过3岁后,家长就可以慢慢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了,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通过阅读让孩子学会分享。我家宝宝开始也不爱分享,直到有一天我买了本绘本《分享很快乐》跟她一起读,书中小猴子开始不爱分享,猴子爸爸给制作的咕噜噜车它不想让任何一个动物朋友坐,后来它开着咕噜噜车下坡时没刹住,车被摔得零件到处都是,小猴子急得大哭,小动物朋友纷纷前来帮忙,帮它修好了车。小猴子让大家都坐上了自己的咕噜噜车,还把自己吃的饼干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后小猴子说了句:“分享很快乐!”宝宝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句话,当她不愿意分享时,我就跟她讲这个绘本或者重复这句话,她就会主动分享起来。
二是父母或长辈可以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分享。比如当我们从超市里买来水果时,我们习惯性地会清洗干净然后放在果盘里让家里人一起吃,这时我们也可以优先拿起两个苹果,先递给爷爷和奶奶,然后再让孩子拿起两个苹果依次送给爸爸和妈妈,这样示范后,孩子自然就会学会跟别人分享。如果家中有两个宝宝,也可以让较大的宝宝在小宝宝面前跟别的孩子一起分享玩具或食物,小宝宝就会自然而然变得乐于分享。
三是家长需要提醒孩子做好分享前的准备。比如,如果孩子的朋友或者亲戚家的孩子要来家里做客,家长需要提前提醒孩子把不愿分享的玩具藏起来,如果决定好跟大家分享的玩具等客人来了就不要再拿在手里不放,但是可以选择和大家一起玩,这样做可以避免客人来了,孩子因为不愿意分享玩具而发生争吵,如果孩子分享的玩具被客人不小心弄坏了,他也会因为提前做出分享决定而不会当面向客人索赔而带来不必要的尴尬。
怎么让孩子变得大方?
答: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分享,慢慢改变自私行为,之后,便会逐渐大方起来。
可以说,现大大多数的孩子都比较自私,不管什么事物,都是独占行为强。孩子形成这种自私心理,就是“占有欲”,这其实和从小感受的家庭教育有关。比如,有的家长去买东西,买回来看见孩子说“宝宝,我给你买好吃的了”,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殊不知其中“给你买”的这个概念,一旦形成,那么,在孩子看来“这个东西”就是自己的了,只能自己拥有,于是时间一长,就养成了独占的行为。
那么,怎么破除孩子的独占行为,让他变大方呢?家长至少要从这几点做起,从而让孩子的心里容下“你我他”:
1、生活中处处“分享”
分享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给孩子讲一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孔融自己不吃最大的?从而让孩子了解到分享的内涵,并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平时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杜绝对孩子的溺爱。比如,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平时,要和大人一起打扫家里,要照顾爷爷奶奶……
2、不要严格区分私有物
平时,不要严格区分私有物严格区分家人的私有物品,严格区分孩子的日用品,不允许别人使用,还有的父母自己就不愿与别人分享合作,这些做法都可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强化孩子对“我”概念的理解。认为“我”的东西只能由孩子自己来支配,不愿与别人分享,慢慢养成了独占的行为。
3、家长以身作则
作为家长,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爸爸妈妈既要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平时,自己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关爱家里每个人的需求。而不要把孝敬老人,变成了孝敬孩子。
4、培养人分享的行为
家长要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与别人分享的行为,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家长要及时给予语言上的表扬。另外,吃东西时可让孩子把吃的拿给爷爷、奶奶,大家一起分着吃,把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等。
大方,说的是胸怀!心胸开阔,胸怀宽广,就大方!
那么,孩子怎么才能有胸怀呢?
胸怀要从小引导,从几个月就要开始咯
第一,见识的多,从小就能到处走走看看,不管是菜市场,超市,农村,城市,游乐园,还是祖国山河大地,高山湖泊,雪山高原,都要走走看看
第二,见识多了,自然就见人多,孩子会观察父母怎么跟人打交道,见的人多了就胆气足,不害怕陌生人,不畏惧陌生环境,这样孩子自然性格就浑然天成,开朗,开心,欢乐,爱笑
第三,见人多了就就跟人打招呼或者接触的多,自然会跟人玩儿,玩儿的多了,又加上见识广,所以自然会分享,因为,不分享没有人喜欢跟他玩儿,孩子也知道,所以,能跟大家玩起来就必须会分享,会分享自然就大方了!
经常说要长见识,不是二十多岁进入社会才需要做的,从婴幼儿就要开始了!不要以为孩子啥都不记得,他心里头有!
(分享一下,我家大儿子,今年4月,进藏路上)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