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的原意就是指尖头木棒,应该也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兵器。后世的枪和长矛相似,只是枪头比矛头要短小,枪杆般仅等身长,比较轻便,利于格斗。
战国时期步兵已开始使用枪,魏晋以后枪成为制式武器,既有步兵使用的枪,也有骑兵使用的枪。
比如唐初名将秦琼跟随李世民出征作战时,如果发现“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他就“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
唐中叶名将哥舒翰也善于使枪。有一次与吐蕃的战役中,他一个人手持半截枪阻挡三队敌军,由此成名。他平时在追击战时往往把枪架到逃敌肩上,大喝一声,乘敌人回头时,“从而刺其喉”,然后顺势往上一挑,“皆剔高三五尺而堕,无不死者”。
五代后梁名将王彦章,“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号为王铁枪”。
宋代枪已完全取代原来长矛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兵器。宋代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称“阵所适用者,莫枪若也”,种类也发展到有十多种,有步兵专用于野战的素木枪、鸦项枪、四棱枪头的锥枪、枪头下有防夺短刃的太宁笔枪,专用于攻城的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专用于守城的拐突枪、抓枪、拐刃枪、钩枪,有騎兵专用的单钩、双钩枪等等。总的特点是在刺杀为主的枪头侧面加上各种刃具以防对方抓夺,并且也起到一定的杀伤作用。
据《宋史》记载,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也是使一杆“丈八铁枪”。但是个人认为枪法最好的名将还不是岳飞,而是他账下的一员猛将——杨再兴。
杨再兴将军是响当当的抗金名将,一身是胆。
绍兴十年,完颜宗弼撕毁和约,集中兵力再次攻宋。岳飞派遣杨再兴、牛皋等领兵前去金军大战,大破金军二十万,完颜宗弼败走。不久之后会合韩常等十二万大军的兵力进逼郾城,在临颍驻扎。 刘锜告急,朝廷命岳飞前往救援,岳飞派遣张宪等先去救援,又派遣杨再兴、牛皋等分布经略西京等郡。 岳飞派儿子岳云抵挡金军,激战数十个回合,金军支撑不住。
杨再兴单骑独马冲入金军之中,准备活捉完颜宗弼但没有抓到,杀死金军数百人后返回。
而后杨再兴与李璋率领三百名骑兵,分为两队,靠近临颍。杨再兴在小商桥同金军遭遇,杨再兴凭一杆铁枪,率领三百宋兵在小商桥大战金兵四万,奋力杀死敌兵二千余名,刺杀万户长撒八孛堇、千户长、百户长一百余人,其时金兵箭来如雨,他身上每中一枝敌箭,便随手折断箭杆再战,最后马陷泥中,这才力战殉国。金兵焚烧他的尸身,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这一仗杀得金兵又敬又怕,杨家枪法威震中原。尤其是杨家枪法中有一招临阵破敌、屡杀大将的“回马枪”,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高宗赵构评价说:“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
谢请!
古代用枪的明将数不胜数。仔细想想,传统评书中,哪位主人公不是用枪的帅哥呢?
第一位:西楚霸王。
霸王项羽的霸王枪若称第二,只怕没人敢称第一,不要说项羽本人,即使是霸王枪传人的传人的传人……也能用没有枪头的霸王枪法扎死人,此人便是——唐、伯、虎!
第二位:赵云。
赵云的枪法神出鬼没,《演义》中武力值仅次于吕布,长坂坡、据汉水、战姜维……赵云的枪法几无败绩。
第三位:杨延昭。
明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他的武术专著《技效新书》中,对杨家枪法大加赞赏,而杨家枪法的代表人物,当属杨延昭无疑,时至今日,杨家枪法在民间仍有传承。
第四位:岳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首《满江红》,使人们想起了这位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岳飞。岳飞自幼习文练武,枪法学自当地的武林高手陈广(不是周同),更是在三十岁时,根据实际情况,创出了世人瞩目的岳家枪法,凭借严格的军纪,超人的战斗力,使得不可一视的金兀术,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
……
长枪,作为十八班兵器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到了火器盛行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我方枪支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依旧选择了大刀长枪作为主要的杀敌武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