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很多年前开始,“农产品丰收就滞销”的怪象在我国就层出不穷了。每年,都有很多产地很多农产品无人收购,卖不出去,导致种植户巨亏。导致有砍树的,有挖坑埋的,有直接倒河里还污染了水质的,那丰产之年为什么打破不了滞销的“魔咒”呢?莲妈给大家分析分析。
盲目地跟风种植
前年,四川攀枝花米易番茄大面积滞销,去年,陕西多个农产品,如黑布林李,西瓜滞销,今年,云南洋葱、土豆滞销,每一年这种悲剧都在上演。研究一下,根本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种植户的盲目跟风。种植面积越大,品种越单一,一旦质量跟不上,就会导致市场的竞争力非常低。
今年有种植户种了一个品种,大家看到挣钱了纷纷眼红,明年大家都种这个品,这种跟风现象在中国一点都不少见。农产品上市之后,再加上保存条件、资金规模限制,那一个品上市就扎堆,大量同质化的农产品上市,势必造成价格的下跌,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
政府引导和扶持
中国的农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种植方法一样,种植规模一个比一个大。政府在引导农户种植之前,对产品分析专业程度还有所欠缺,盲目地引进农产品让农户种植。曾经就有出现水稻快熟了,让割掉种植其它农产品的闹剧。在引入一个新的农产品之前,政府给果农很多扶持,比如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提供贷款支持,但是在成熟期的引导和扶持却不够,在农产品大量上市的时候再“打急抓”,往往事倍功半。
除了经济危机,国外鲜有报道农产品滞销的事件,这是为啥呢?才能解决这个怪象呢?我们先来看看外国是怎么做的。
日本农产品直销模式
农产品经过越多的中间流通环节,成本就会上涨很多,在日本的一些地方,政府提倡用直销的方式销售农产品。首先,尽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减少同质化的产品,做有特色的农村产品,既促进了销量,也增进了地方的品牌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进入农村引导、指导农民耕种,成立农业协会帮助农民找寻销路。通过直销,农民自主定价,直接销售给终端,大幅度减少了中间流通成本。
多渠道抱团发展
每个地方都会有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将各个合作社集中起来,在农产品成熟期集中销售,这种集中销售的好处是能够提升产品的议价空间,不至于产生恶性竞争。很多农民因为资金有限,运输能力和仓储能力缺乏,政府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条件解决。
通过大数据对接
通过在农业销售数据上,分析过往数据,积极对接采购方,由政府或者合作社统一出面,与需求方达成条件促使供货,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这种方法能带来更快的效果,农民缺销路,政府掌握数据进行对接。现在,各大电商都也已经布局助农版块,随着业务的下沉,也促使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总之,科学化的种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解决了科技的问题,再解决人的问题,才能将“丰产就滞销”从根本上解决。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谢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农村趣闻和趣事,莲妈家诚邀您的关注,一起交流讨论农村轶事。
谢请,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帮助。
农产品滞销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
1、现在粮食产品收入低,果蔬等经济作物收入高,所以种植其他作物的人多了,产量叶就多了,就过剩了。
2、消息不畅通。农民们种出农产品不知道往哪里有需求,消费者一般也找不到原产地直接购买,这也会导致滞销。
3、跟风种植。往往一种作物价格上涨就会引起农民们一窝蜂去种植,但是这就导致这种作物产量上升,于是价格就会降低,而且由于市场饱和,一部分产品就会滞销。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信息不对等下缺少宏观调控和长远目光导致的。
对于农产品滞销问题,首先不建议大家总是随着市场改变作物,半道换作物是永远追不上市场的,不如把自己一直在种植的作物提高品质,目前来说需求的变化其实不大,主要是供给的变化在 引起价格的变化,所以优质的产品总能卖得出去。
东西好也要会吆喝,销售渠道非常重要。种植一种作物最好研究一下这种作物的市场在哪里,什么地方的人爱吃,什么群体的人爱吃,针对定制营销策略。要善于利用互联网销售。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