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改卷时,阅卷老师是严格按照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来进行评分。
要想让阅卷老师,在看你的作文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就要先了解高考作文评分规则。
高考作文评分规则。
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可以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基础等级,重点是关注内容和表达。所谓的内容就是否切合题意,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如果你写的是记叙文,那么感情是否真挚。
所谓的表达就是要符合基本的文体要求,文章的结构严谨,语言要通顺流畅,不能有病句,字迹要工整。
而发展等级重要有4个维度,分别是立意是否深刻,内容是否丰富,也就是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的来论证你的中心论点。
另外是是否有文采。有文采,一般指的是语言方面,语言生动,句式灵活,用词精确,并且能够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另外一个维度是有创新。有创新,一般是你的见解比较新颖,材料比较新鲜,或者是文章的构思结构比较新奇。
既然题主的目的是想让阅卷老师,看完你的试卷之后,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么此时肯定要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
在发展等级上,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显然有文采,这需要你平时有深厚的积淀,内容丰富,也需要你能够准备大量的素材,这和平时的积累也有很大的关系。
而目前距离高考只剩几个月的时间,想要通过语言优美、生动,素材新颖来取胜,难度是非常大的。
而要让文章变得深刻,有创新,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因此在高考前100天时间内,如果想让你在高考作文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么此时就要在深刻和有创新这两个角度下功夫。
先来说下,怎么让文章变得深刻。
所谓的深刻,就是你的观点有独特性,不是人云亦云的观点,而在高考中,如果你写的是议论文,整篇文章一般是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这就要求你的中心论点能够另辟蹊径,不落窠臼。
那么如何让你的考场作文的立意显得有深度?不落俗套么?
要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在拿到考场作文之后,一定要知己知彼,所谓的知己就是你首先要有一个自己的立意,而知彼就是要求,你要想一下大部分人都有可能从哪个角度来进行立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9年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的题目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材料的内容是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讲劳动的价值是财富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第二个层次,是在讲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不愿劳动,重点是讲了很多人喜欢脑力劳动而忽视体力劳动;第三个层次则是在讲,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人认为劳动已经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拿到这样的作文题目之后,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跑题”,因为命题人在字里行间中已经在告诉考生,你在大的方向上要写“热爱劳动”。
考生对这样的作文题目非常熟悉,所有的考生都能写点内容,但是要想写出新意并不容易。
很多考生的作文通篇都是在喊口号,要热爱劳动,要从我做起,为什么要热爱劳动呢?因为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财富的源泉,现在很多人不热爱劳动,因此我们应该热爱劳动。
而这些其实材料已经告诉你了,所以很多考生就相当于把材料做了个扩写,按照材料上的那种按照材料的观点写了一篇文章。
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这样的思路来写,所以你也这样写,除非是你的字迹优美,语言出彩,不然很难拿到高分,你最终拿到的作文成绩也只是一个平均分。
因此这就要求你在考场中如果遇见一些熟悉的作文题目。比如像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再比如题主说的今年的热点抗击肺炎,等这样的作文题目是一定要做到,摒弃第一构思。
所谓的摒弃第一构思,就是不要仅凭自己的直觉来进行立意。仅凭直觉形成的立意往往不是最佳立意,因为该立意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在摒弃第一构思之后,此时可以运用一些思维技巧,来进行快速利益这些常见的思维技巧,比如有逆向构思、递进式构思、发散式构思、跨时空构思、转折式构思。
- 先来说下逆向构思。
逆向构思和正向构思是相对应的。
就拿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来说,正向构思是要呼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有助于强身健体,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也就是大部分人的构思方式。
而逆向构思,常用的思维方式是“如果不……就……”
比如湖南省的某个考生的作文题目是《我们得以挣脱牢笼》,他的立意就是如果我们不热爱劳动,那么我们将会成为物质的奴隶,科技的奴隶。
在确定好立意之后,你的行文思路自然是劳动让我们摆脱了牢笼,但如果我们放弃了劳动,那么我们就会回到蒙昧的时代。物质主义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成荒漠,感受不到自然界的美,感受不到精神的奥妙,甚至让人为了获得物质,而不择手段,想着走捷径,而最终从一个牢笼走向另外一个牢笼。
总结一下,逆向式思考,常用的思考模式是:“如果不……就……”
回到题主说的,如果今年高考出现了和抗击肺炎相关的作文,相信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之后,都会想着要写歌颂英雄,歌颂那些“逆行者”。
如果采用逆向思维,那你肯定会想到,我们如果不尊重这些英雄,那就会……
当你朝这个方向思考一下,你肯定会想到,如果一个民族不尊重自己的英雄,那么这个民族将不会产生英雄,这个民族也就不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我们如果不尊重英雄,就会让我们变得自私狭隘,不懂得尊重,不懂得奉献与牺牲,甚至会让我们忘了我们的过去,忘了我们的历史。
只要你愿意认真思考,还会想出很多类似的立意。
第二种常用的创新思维方式是转折式思维。
还是以2019年的高考作文为例。
湖北某考生的作文题目是《不稼不穑,难成栋梁》,作者的主要利益是虽然劳动的形式随着科技的变化发生了变化,但劳动的精神仍在,这些精神是成为栋梁的必备条件。
限于文章的篇幅,就不再详细分析该作文的行文思路了。
同样的对应的抗击肺炎这类作文题目上,我们也可以用“虽然……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来确定利益方向。
比如在这次疫情中,那些逆行者,那些英雄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感激,他们为了抗疫工作在默默的牺牲,默默的奋斗,但是那些因为这次疫情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也同样值得缅怀,因为他们是在为我们人类的贪婪,为人类的自私而“买单”。
套用“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就是,虽然我们应该感激英雄感激逆行者,但我们更应该缅怀那些无辜者,这些无辜者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让我们时刻居安思危。
另外在这次抗击肺炎疫情中,还涌现了很多80后、90后的志愿者,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在为抗击肺炎贡献力量。
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立意。虽然时代不同,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了,但爱与奉献,责任与奉献却一直都在。
如果选择这个立意,还可以结合当前有很多人批评80后,90后是“堕落的一代”,来回应这一现实。
第三种思考方式就是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往往是要寻找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种思维方式常用的句式是“…是(就是)…”。
比如2019年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山东某考生的立意是:“参加体力劳动,就是学习”。
然后作者重点从体力劳动能够让我们认识自然,让我们敬畏生命,能够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然后得出结论,那些以学习为名而不参加劳动不是爱劳动的学生,其实是懒惰的表现。
回到抗击肺炎这样的作文题目中,很多考生都是在歌颂这些最美的逆行者,那么你要思考一下这些最美的逆行者,都有哪些共同特点,或者和哪些事物之间有相似的地方?
此时你很有可能就会发现,这些在抗击肺炎的过程中,最美的逆行者,那些英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就是一些平凡的人,是在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小确幸而努力奋斗的人。
此时就可以确定这样的立意“今日的英雄就是平日的普通追梦人,我们不仅要为这些美丽的旅行者加油,也要为普通劳动者而歌”。
然后随着行文的展开,还可以在结尾对文章的组织进行深化,呼吁我们不要仅在危难时,才想起那些最美的逆行者,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当中,也要感恩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感情那些在岁月静好中默默付出的人。
第四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就是跨时空构思,这类思维方式可能很多考生在写作文时都用过。
最常用的构思方式就是以历史为主线,寻找类似或者相似的时间,然后把这些相似或者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剪裁。
就以这次抗击肺炎为例,抗击肺炎其实可以等同一个词汇就是灾难。
这些灾难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比如地震、非典,如果把视野拉得更远一点,比如像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等。
通过对类似或者相似的灾难进行梳理,就可以把你的立意确定为“恐惧才是人类最大的灾难”,而对抗这些灾难的有力工具是爱与团结,责任与奉献。
在作文形式上创新
除了通过另辟蹊径的立意,让阅卷老师感觉你的思想比较深刻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结构上进行创新,让阅卷老师又眼前一亮的感觉。
比较常见的,比如可以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所谓的蒙太奇,是电影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把很多类似或者相似的片段裁剪在一起,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旨。
再比如还可以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可以把作文题目写成:人类给“蝙蝠”的一封信。
如果你的立意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你也可以把题目写成:“给XX的一封信”。这个可以是邻国的小朋友,可以是在生活疫情阴影笼罩下的病人,还可以是那些在抗疫一线的英雄的家属。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谢谢你的邀请。
如果写关于疫情方面的作文,要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如何能写出新意呢?
高考作文非同小可,必须慎之又慎。
首先要根据试题的要求,来确定好文章中心。然后,再根据文章中心进行立意。在头脑中按一定的线索组织文章素材。
接着,根据这些素材来确定分几个段落来写。围绕中心脉络去写。
一般来说,要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关键。必须象磁铁石一样,具有超强的吸引力,紧紧地吸住阅卷老师。无论发生什么事儿,都逼他必须看下去。
第一段用惊艳的话开头,结尾留下玄念,进行呈上启下,为后续打下伏笔。
第二段属于正文,展示文章中心。呈接解答笫一留下来的伏笔段,用薪颖奇文,警句,引用与中心环环相扣。创造新的旋念,为第三段素材伏笔。
第三段第四段同第二段写法一样,但是,必须步步高升,步步惊心动魄!
结尾承上段后进行概括。提出反问,发人深思。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