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之前发布过一篇《三国谋士中的绝顶高手》文章,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我将这片文章粘贴如下:
三国谋士中的绝顶高手!
1、曹魏鬼才:郭嘉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一生虽然短暂,却用谋无数。帮助曹操拿下北方,打败袁术,袁绍,吕布,刘备,击败乌桓。特别是十胜十败论,堪称绝顶妙计,民间流传“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若不英年早逝,司马懿没有篡权的机会,反而遭受灭顶之灾。在他努力下最终使曹魏完成三国的统一,走向巅峰并使国运宏图………!郭嘉必将成为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必定流芳百世深受百姓歌颂!
2、曹魏王佐之才:荀彧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3、江东周郎:周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4、蜀汉卧龙:诸葛亮
三国演义过分的将其神话了,并没有“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当然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是真的。但是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帮助刘备壮大蜀国和魏国吴国三足鼎立,其功不可没。倘若他像司马懿那样长寿,真正终结三国的并非司马炎,那么季汉就走向强盛的历史舞台!
5、晋祖冢虎:司马懿
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也是他把曹家三代基业变成自己的,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6、水镜先生:司马徽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位厉害的谋士,也是汉末三国第一隐士!虽然没有献一计一策,但所推荐的人才,是绝对厉害的,如:诸葛亮、庞统等。
相传司马懿是水镜先生的侄子,本想推荐给刘备,他感觉这个侄子不甘位极人臣,是位有野心的人物。将来肯定会闹出大事来,拒绝将司马懿推荐给刘备!
他做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当时的蜀汉虽然国力下降但政局稳定。然而,曹魏内部动荡不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窃取了政权!足以看出水镜先生神机妙算,不可多得的人才,其智慧不亚于唐代袁天罡和李淳风!
7、东吴:陆逊
把陆逊排第六,小编其实也是很纠结的,但是他火烧连营,打败刘备,一把火烧的蜀汉元气大伤,后经诸葛亮五年休养生息才得以恢复。《三国演义》记载,蜀军“共七十五万”;吴军“水陆军五万,以拒蜀兵” 《三国志》在记述夷陵之战时,对东吴的总兵力,有明确记载:陆逊五万人拒之,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
8、吕布帐下王佐之才:陈宫
陈宫字公台,早年征讨黄巾军受到曹操的赏识并视为心腹。后来由于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陈宫决定与他决裂,投奔吕布并游说张藐反叛曹营迎他们入兖州。陈宫献计策打败曹操,占领濮阳。
随后火烧濮阳使曹操大败,取得初步胜利。吕布得知曹操已死,想夜袭曹营遭到陈宫反对。他估计曹操是诈死,如果前去必定遭到曹军埋伏进行围剿。
吕布不听孤军深入灵堂,果然中计被曹军击败,最后吕布感觉寡不敌众顺利的逃出去了。后来跟随陈宫投奔刘备,立足之后占领下邳。曹操得知后,发兵攻打下邳,由于吕布不采纳陈宫的两面互补之计,最后被曹军攻破。吕布、陈宫被擒拿,最后慷慨就义!
陈宫虽死,感觉令人惋惜,如果吕布采纳陈宫的建议,三分天下未必是孙权。当时的孙坚并未在江东立足,是袁术帐下的名将,所以根本不具备三分天下。但碰上不善于纳谏的主公,陈宫也没有办法,注定命运是悲剧的…………
吕布、陈宫死后,麾下的将领被曹操收罗,最后击败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孙策在临终前早已立足江东初步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孙权通过赤壁之战后形成三国鼎立与刘备、曹操三分天下。
9、乱国毒士:贾诩
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一个人玩弄整个汉末政局,是唯一一个打着董卓旗号还能获得声望和名望的高手,一生就在用计。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10、江东:鲁肃
东吴除周瑜外最有远见之人,管理东吴内政、外事皆井井有条,鲁肃是东吴名将,他有智有勇,堪与周瑜媲美,若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恐较周瑜还略胜一筹;曾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活跃一时的鲁肃,他的心计绝不后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赞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吴书》说他“善谈论,能文属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11、蜀汉凤雏:庞统
庞统是位比较出色的谋士,赤壁之战时使用连环计策,让曹操的战船连锁起来,这样方便孙刘盟军火烧连营!正因为这样的计策,孙刘联军杀得曹军片甲不留,曹操大败退回京都!
鲁肃将他纳入帐下,遭到孙权反对,后来投奔刘备,得到诸葛亮赏识并视为心腹!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攻取了西蜀,并立足此地,为正式三国鼎立创造良好的环境。
正当庞统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率众攻雒县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12、翼侯法正
法正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汉中之战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取得战争胜利汉中之战的胜利,正式形成三国鼎立。此战法正的功劳最大,又善奇谋,深受刘备、诸葛亮的信任和敬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倘若他像司马懿长寿就没有后面的关公走麦城、夷陵之战,蜀汉的国力明显比东吴强大。最早被统一必定是东吴,而不是蜀国。所以,法正早逝令人惋惜………
13、北成田丰
袁绍手下首席谋士,袁氏拿下冀、青、幽、并四州,其也是功不可没。田丰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在曹操东击刘备时,田丰提出奇袭许都之计,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皆被袁绍拒绝,没有采纳。罗贯中:'巨鹿田元皓,天姿迈等伦。周朝齐八士,殷室配三仁。 直谏干袁绍,忠心救兆民。堪嗟牢内死,黄土盖麒麟。
14、忠义之士:沮授
沮授是袁绍帐下第一大谋士,献计攻取冀州,使袁绍成功入主,建立根据地。沮授由于功劳最大并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不听从。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但不采纳。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但曹操仍然以礼相待,后来,沮授密谋回河北,事败被擒拿。曹操以多年的交情,诉说沮授希望能归属曹营,但他并非是忘恩负义之人,袁绍对待他甚至比家人还要亲,决定慷慨就义。
沮授被杀后,袁绍其他部将归属曹操,并得到重用。每次提起沮授,大家都感觉十分可惜,曹操曾经多次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15、北魏:荀攸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16、南阳:许攸
许攸原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犯法被收捕,因为所犯的罪行并不严重,许攸请求保释,但遭到袁绍拒绝!怒火中烧的许攸决定投奔曹操。曹操得知许攸来投后,非常高兴毕竟也有多年的交情,于是破例提拔让他指挥战术!许攸不负众望献计火烧乌巢,大败袁军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因为此战的功劳许攸是最大的,曹操对他加官晋爵,但许攸并不知足内心突然变得膨胀起来,丝毫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17、“身在曹营心在汉” 的徐庶
徐庶原名徐褔,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后来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发誓不向曹操献一计一策,尽管他人在曹营但心在汉,非常期待刘备早日完成统一大业,让徐庶能和母亲回归蜀汉。因为一直不献计策,引起曹操质疑,趁机除掉他。
徐庶得知后,顺利逃脱,这时偶遇曹丕将司马懿推荐给他,最后终于明哲保身。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贾诩是三国时期之一,最成功的顾问,他和许多顾问不同,他纯粹是一个顾问,做建议,只有不喜欢诸葛亮等人还持有的政治责任,也不喜欢周瑜率领的军队在战斗中,他是一个纯粹的顾问,从这个角度看,贾诩的确可以叫做《三国演义》的第一个谋士。
贾诩是第一个辅导员《三国演义》,作为一个真正的顾问,他的策略很成功,几乎没有错误,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因为他的想法往往认为自己是第一,然后回到平民的计谋往往对人们造成伤害,所以后来人们称为毒士。
三国军事家之一的贾诩,是著名的军事家、军事家、曹魏的开国元勋。贾诩的道路也崎岖不平。他是董卓的部下。董卓死后,他与李傕、郭汜联手发动政变,对抗长安(对董卓名誉影响最大的政变),导致了历史上影响最坏的“李郭叛乱”。贾诩在李家,郭家任职下属数年,发现两人都是胸无大志的人,于是转身向张绣求助。在曹征的张秀中,贾诩有两个想法,足以说明贾诩懂人、懂材料、懂事情。
贾诩纯粹是一个顾问,与很多人相比,他的理由太强烈,往往能克服心理上的道德观念,很多严重后果的致命陷阱大家都想出来,但只有贾诩可以冷静,因为在贾诩看起来他只是一个建议,他的责任就是最好的律师说,至于其余的不要做你自己的事情。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有突出的天赋,良好的策略,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对这个时代有着清晰的认识,所以他能够保护自己,直到他去世,享年77岁。贾诩虽然足智多谋,但他的许多计谋都是先想到自己,所以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他被称为毒士。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