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好了,上了年际的老人,除了带带孩子,子女在外打工,感觉空虚的很,而且很孤独,身边缺少温馨。所以老人怀念过去的生活,那时生活虽然苦,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而生产队铃声一响,人人却去上工在一起劳动着,谈笑风生,晚上聚到一起拉家常,听唱书,大忙时节,那干劲真的很感人,战天斗地,确保粮食归仓。特别是剥玉米的场景,因农户没有草烧把剥下玉米空棒子拿回家烧饭,真是高兴,而那时儿女甚本在家,没有在外,偶尔有的都是进城工作的人。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其乐融融,苦也幸福。可而想想能不回往以前的生活吗。话在说回来,现如今文化生活比比皆是,有吃有穿,老人空虚就是身边因儿女在外奔波,连说话的人都没有,除节日偶尔子女回家同老人共同畅谈,温馨很短暂。望天下所有儿女无能在何地,家的幸福不能忘,祝各位家庭更幸福。
有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宝贵。有些曾经有过的美好事物看不到了,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对过去的怀念。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现在有不少六十岁左右及以上的人怀念大集体时代,就是因为现实社会缺少了那个时代美好的东西。
如果把现在的农村物质生活与过去的大集体时代比,那肯定是进步巨大了,但是如果只从物质文明或物质生活水平上去比较,那就不是科学的比较。实事求是地讲,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还会体会出两个时代的别的差异。比如,那个时候贫富差距小,人人社会地位相对平等(同志式),生活压力少,人人讲奉献,干"四化"不怕苦不怕累,学雷锋做好事,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今天来说不是那么地冷漠和金钱化……
全面对比之后,就会发现丢失了一些好的东西。这就是当今为什么还有不少人怀念过去的原因。
再者,人们不仅会进行纵向比较,还会横向比较,使比较具有了立体感。他们把千万个单干制发展至今的村子与一直坚持集体制、发展至今的南街村、大寨村等进行比较,会发现集体经济下发展的农村不仅在物质财富上富有,还把过去美好的社会品质或社会生态继承下来。触景生情,这更加会勾起一些走过那个时代的人的回忆,当感到现在的社会在某些方面不如那个时代时,怀念过去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百姓茶馆认为,时代在进步,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没有终点,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大集体时代的好的东西找回来,把我们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我经见过那个时代,说实话,大多数并不是怀念那时的生活方式,而是怀念那个时候的情怀。现在有几个想过那时吃不好,穿不好的生活(注意,那时只是吃的不好而不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的吃不饱,七十年代已能吃饱饭了,粗粮为主)。那时生活比现在是差远了,但人情味浓浓,基本上人人平等,相互帮助,不计报酬,小辈孝敬老辈。一家有事,全村帮忙。请别给我说什么那时妻子揭发丈夫啦,儿子和老子划清界线啦什么的。有是有,那只是少数。难道说现在都没有这种现象了吗?看看现在的社会,一切以钱为主,坑蒙拐骗,无所不能,亲情没了亲情,为了钱,儿子敢杀父母,为了钱,夫妻反目成仇。过去的干部下乡能和农民同吃同住,现在的村干部能成地方一霸。现在吃的好了,食品安全成问题了,住的好了,可又不能长期亨受,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在家亨受短暂的生活。现在物质生说越来越好了,可精神生活越来越差了。所以说人们仍就怀念过去。
正是因为现在农村人的生活好了,才怀念过去的日子。
在过去,在生产队,尤其是晚上,男女老少,一家一家的坐着闲聊,打凑乐。感觉活得特别有意思。虽然没有现在穿的潮流,没有现在的砖瓦房住宅,也没有现在的大鱼大肉吃,但是人都特别憨厚朴实。话不隔人,得啥说啥,天抹黑了都不愿意散。
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不用做广告,几乎全村爷们全给捧场。苫房铺草就象干自家活一样,谁做次了,瞅不顺眼了,大家伙各尽其言,脸都挂不住。而且就挣一顿酒喝,全是帮忙。
家家如此,户户亲戚。
那个年代过去了。但是它太好了,才不会被流年磨灭,常被人们记着。
不象现在,钱有了,车有了,离婚率也有了,高价彩礼也有了,感情蔬远了,乡情也谈了。
自有心情体验的人,谁不怀念过去年代的岁月方式。
有一种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己经在渐渐远离人世情缘,那就是过去的人间烟火。
不一样的春天。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