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了,电视剧也是看得令很多人气愤,老大宋江非要招安结果害得众兄弟差点死伤殆尽,没几个逃出升天的。对于宋江为什么不造反,而是一心寻求招安,讨论也很多。我们从以下三点来看:
一看作者
说到宋江接受招安,不得不提到《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据史载,施耐庵,江苏兴化人,(亦说浙江钱塘人),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与刘伯温同登进士。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裔,曾在钱塘为官,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回乡。(史料记载或有矛盾之处,真相不得而详)
我们来看,作者本是受封建教育的封建官吏,虽后弃官,但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虽痛恨封建制度和官员腐败,但最多是“敬而远之”,推翻它的想法是绝对不会有的。他能写出《水浒传》这种农民起义小说,已属离经叛道,是断然不能写出宋江谋反的。事实证明,《水浒传》在多个时代都是禁书,已经属于大逆不道了。
儒家推崇“忠、孝”,忠尚在前,回顾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明目张胆造反的其实很少,像奸雄曹操玩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敢自己称帝;陈胜、吴广尽管被逼无路可走,也要搞鱼肚藏书、篝火狐鸣让师出有名;等等。所以,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七十二贤人的后代,即使落魄,写出一本真正造反的书也不太可能。
历史上宋江真有其人,山东郓城人,性格豪爽乐于助人,梁山泊打渔采藕为生,后因朝廷税重率36兄弟揭竿而起,并没成什么事,后被张叔夜打败,投降。《水浒传》宋江原型就是他了,看他的名字,也颇有意思,宋江,大宋江山也。
或说作者还有罗贯中,大同小意就不赘述了。
二看宋江其人
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小说中出场是这样描述的:“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郞。”“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里就给了宋江三个外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郞,及时雨。概括了其外貌不扬,但孝义两全、乐于助人,特别是“及时雨”的称号已经是很高评价,也是江湖上“好口碑”的原因,所以后来领导108好汉基本也还搞得定。后面宋江又以“自呼保义”来表示谦虚,意思是说自己是最低等的人(保义是宋朝小史);另一种说法是“保义”即保持正义,呼就是大家都这样叫他,“呼保义”是宋江对国家、对朝廷的态度。
宋江还是一个押司,虽说是一小吏,但怎么说也是吃的公家饭,加之“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在政治上肯定是有一定抱负的。而且你看他结识江湖好汉“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他本是农家子弟,这样看来待遇还不错(职务便利搞些灰色收入也有可能)。所以宋江是十分了解做官的好处的,如果招安不就可以平步青云,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了。
宋江义气也是出名的,也颇有远见,一心想给兄弟们谋一条好出路。梁山首领都108将,最好的出路只能是受招安,为朝廷办事、受朝廷俸禄才能光耀门楣、封妻荫子。如果造反,必有死伤,而且当时实力强大的贼寇还有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要想造反,除了朝廷正规军,还得拿下这四大势力,以当时梁山泊的实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皇上的可能那基本是为零。作为一个首领,这些问题他当然是权衡过的,两者相较取其利,受招安才是正确选择。
宋江还题了一首“反诗”,我们来看一下。
且说宋江吃了鱼拉肚子,将息了几日病症已痊,便想着去寻戴宗,戴宗不见寻李逵,李逵也没见到便出城找张顺,却不期然来到颇有名气的浔阳楼,一时兴起赏景饮酒,却是酒入愁肠感慨万千,随机作了一首西江月,只是感叹怀才不遇又被发配,而又心有不甘想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正是那一句吹牛逼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若来了祸事。
这里我们想想其实在正常不过,喝酒的朋友都知道,喝酒之前“我是中国的”,喝酒之后“中国都是我的”,酒喝到一定程度喜欢吹牛逼的可太多了。你看,后面戴宗送信,问他“写下甚言语在楼上?”他是一脸懵逼“醉后狂言,谁个记得。”一首狂诗纯属发泄,心底里就不曾想过造反。
当初发配江州之时,半道被晁盖派众人迎上山,他也已经明确“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后来上山实属无奈,被黄文炳构陷造反,众好汉劫了法场,再不上山只有死路一条了。但上山后其初心不改,晁盖一死,他就将“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还竖起了“替天行道”大旗。
还有九天玄女授天书三卷一事,对宋江的决定有很深影响。宋江被接上梁山后,想着家中老父和兄弟怕受牵连,遂下山返郓城去接,受伏后跑到了一座庙里。被九天玄女所救,并授天书三卷,面授机宜“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星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勿忘勿泄。”等等,醒来却是南柯一梦,但书卷、枣核、酒味仍在,话音却犹在耳畔。神仙指路,这话当然不可不听。一说此段是宋江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即使玄女娘娘事假,宋江也是为了日后“辅国安民”找的最好的理由。
再来看看宋江的性格
宋江是有着多重性格的,一边是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忠孝两全等,主要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忠、仁、孝。
但是,你说他忠吧,他又好结交江湖好汉,所以大家才能建立起“及时雨”这个好口碑,而且为了兄弟义气可以把朝廷法纪丢一边,看他放走晁盖丝毫没有犹豫。你说他仁义吧,他又有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你看他坑奏明、坑卢俊义等,可说是手段卑鄙、滥杀无辜。
同时,他又是胆小、隐忍的,多次事件都能体现出来,每次一遇到事就见他吓得够呛,有时遇到强人还“扑通”给人家给跪下了。你看他到了清风山,看看天色晚了,就已以内惊慌,被捉了也是低头叹气;跑出法场与众人回梁山途中,遇欧鹏、蒋敬等四人拦路喝问,竟自是给跪下了。对于给他戴了绿帽子的阎婆惜,也是因为知道了他私放晁盖一事,还被逼迫讹诈,忍无可忍才将其杀死,对奸夫张文远也没追究,足见其隐忍。
宋江的这些性格,也决定了他不是一个造反之人。
谢答!梁山好汉里面最热衷招安的反而是宋江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点吧:
一是宋江本身就是体制内的人,加上自幼的儒家思想和忠君爱国思想影响,骨子里还是觉得仕途才是正统。
二是随着梁山好汉规模的不断庞大,对兄弟们日后的出路着想,毕竟上山为王不是长久之计,还有就是他们就两条路,一是被消灭,二是被招安,作为这么大一群山贼,朝廷也不可能长期无视不理的。
在整个故事情节中也有很多地方穿插着宋江想要招安的想法,在浔阳楼上的题诗不言而喻就表明了宋江还是有从新为官的想法的,在那个年代怎么才算成功,升官加爵衣锦还乡是最好的选择。
让他下决心招安还是因为当时的局势,上面说到了梁山已是朝廷的眼中钉,早晚会被拔除,招安是最好的出路,不但圆了自己的想法,还把一众兄弟的出路都安排好了。所以有了在重阳节这天,宋江写了一首《满江红》的词: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但因手下的兄弟们意见不一致,而闹得不欢而散。
在局势的影响下唯有招安才是梁山的出路,加上梁山好汉中也有一部分倾向于招安的亲和派,宋江最后还是力排众议下成就了朝廷的招安。
最后虽然被招安了,东征西讨的后兄弟们也是死伤惨重,朝廷对于这帮草莽出身的,有过不良史的梁山好汉当然心有疑虑,最后的悲剧是宋江被逼喝下毒酒,成全了朝廷的一石两鸟,既拔掉了梁山这根钉子又除去了方腊等造反派系。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