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点想说:
一、医患对诊疗的要求不一样有矛盾是必然的。
二、医患矛盾需要体制性地、第三方监管来解决。
三、医患矛盾激化当前主要责任在患者一方。
为什么说是医患矛盾是必然的?因为在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目的并不一至。
患者希望能彻底解除病痛,甚至还要求诊疗过程快速、舒适、清晰、低价。但是这并不现实。有一句话大家可能听过,就是医生“偶尔在治愈,常常是帮助,时时在安慰。”医疗技术并不能阻止人的生老病死。
而本身现代医疗是循证和标准化的,过程上要通过各种检查逐步排除,很多只能做对症治疗,就是不知道你什么病,只能先缓解症状。然后呢,最重要的一点,医生只要按照规范尽可能你诊治了,就是完成了他的责任。有人说个体差异,在现代医学规范里这些也已经尽可能考虑并且成为现代医学技术的一部分了。而当个体差异比较大的时候,失败在所难免——最普通的例子:你的血管实在小的话,护士扎不了针还真怪不了她,毕竟她的训练只是应付一般的血管,她不是超人。
打个比方,去足疗店按脚,按规范按了就收钱,至于起什么效果这看各人体质。
换言之,医生在治疗中的目的当然是救人,但医疗活动的标准是,是否尽可能地采取了合理的诊疗手段,效果还真不是医生所能够保证的。这与前面所说的患者对医疗效果的要求完全不吻合。
抛开现在民权意识苏醒但又缺乏教养这么一个特殊的大环境,病人进了医院花了钱,觉得该象进饭店一样,菜要合口味。但做为服务方来说,花钱是按服务内容办,效果多少有些听天由命。这怎么谈得拢?有矛盾是必然的。
那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有两个方向。一个比如中医,大家现在请中医多半是讲调理,,这套东西不好具体说效果,一般来说除非患者抓到确实的错误,技术性错误,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多半不会说什么,最多觉得没效果,不去了。这个方向实际上是用威权来镇服信息不透明的一方。以前西医的医患纠纷少,这也是很大一个原因。现在大家百度一下,都以为顶得上读三年医学院了。
权威镇服这个办法有效,但长期来说不健康。另一个方向就是让患者信任配合的同时医者勤勉谨慎。涉事双方在一个不能达成意见一至的事务中要做到这样,那就只能引入第三方。有可靠的第三方对医者进行监管和背书,使患者信任自己所接受的诊疗。同时医者也获得第三方专业的监管,而不是百度百科的监管。
但在医疗市场化的过程中,对医疗质量负责监管的责任主体缺位了。不是说没有对医疗责任负责,医生和医院要负责的。但是这个监管责任该谁承担呢?换句话说,谁来让患者信任呢?从目前的体制看,是官方的卫生系统……但大家都知道,能自罚三杯就不错了。
退一步说,医院全面市场化,也就是说,医疗做为一种公共服务,全部依赖市场机制,那么医院做为利益主体,在一般的医疗纠纷中,是既作裁判又做运动员,品性再好也不能取信。患者希望有医疗系统的监管介入,但因此就要把事情闹大啊。现在知道为什么要闹了吧?
其实,医生也希望这个监管责任明确起来。这样用不着对百度患者讲道理,跟专业人士谈专业就好了。
医患纠纷的我们知道根子在哪里了。暂时没办法。大里说这个要看中国**体制改革,小里说要看医卫体制改革。且等吧,这就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但是为什么我说目前激化的主要责任是在患者呢?简单说,因为闹。
在网上总能看到这样的论调:他打人了?你不看他为什么打人。他骂人了?你不看他为什么骂人?也就是说,很多人觉得,有理,或者觉得利益受到侵犯,是可以直接使用暴力的。
中国的一般下层群众基本还处于一种潜在暴民的状况,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利,有了自己的欲望,但缺少对社会运行理性的、全局地认识,对程序正义缺少最基本的理解——其实西方人也好不到哪去。
我们不讨论这种愚蠢的事。只说一点:打、骂、闹能治病吗?
不能治病,就背离双方基本意愿。同时使矛盾升级,那么不是激化矛盾是什么?
我们很少见医生打、骂、闹的。话说回来,医生根本范不着,打完你或你的家属就不看病了?他要玩你,你都不知道怎么死。
而前些年为了合谐,责任监管方又采取了息事宁人,安抚了事的态度,鼓励了这种激化矛盾的行为。这也可以理解的,毕竟为官一任就那几年嘛。
好好提出问题,理解对方,了解真象,厘清责任,解决问题。我们希望这样的路子宽一点,方便一点,透明一点。
综合来说,并不是说要批评哪一方,医患矛盾是天然存在的。较低的患者素质和百度水准是已然存在的。那么我们能指望,希望他能出来解局的是谁呢?
当前各地医患关系,比前几年己有一定的改善。建议网友不再纠结并反复讨论这个议题了。
常见许多网友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欢呼点赞,为何乃为眼前某些局部地区与单位的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毫无建树地泛议与纠缠不休呢……?
不容置疑,医改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也不否定在解决某些深层次矛盾的时效性慢了些,有的矛盾乃在寻求解决、有的尚未彻底解决,但大国医改不可能永远在路上。
为此,事关十三亿人民的健康权益,同样需要动员群众、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专题调研,梳理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适时、有针对性地革除不适应人民健康事业需求的运行管理的种种弊端;同心协力 ,为深化医改举实例、建实言、献实策……。
要在各级医院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医患恳谈会”,认真倾听患者对医院的各项意见与合理化建议,倡议设立“病人合理化建议奖”等活动,通过开门纳谏,吸收整改养份……。
倡导在各级医院各个科室:“开展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假如我是一名患者”,做一名“有人情味的医生”等活动。
同样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重卫尊医”活动,树立在各类活动中湧现出来尊重医生、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事例,树立典型,加以宣传报道。
坚信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领下:“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 定能到达”。相信新时代和谐的医患关系必将在我们共同努力中重建。大国医改的成早人将在我们这一代日趋完善。
!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