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惨,简直惨绝人寰,令人扼腕痛惜;
钩弋夫人不惨,甚至千刀万剐可能都不为过!
这两个女子,可谓封建社会后宫女子中,两种秉性的极致。
先从钩弋夫人说起。
钩弋夫人:因“子少母壮”被杀的“奇女子”
公元前88年,一个年轻女子的死获得了后世无数人的叹息。只因她的死因太前卫:立子杀母。
“子少母壮,必乱天下”,因为这个缘由,汉武帝将屠刀挥向了钩弋夫人。从此这个年轻母亲给世人留下了无辜又可怜的形象,无数人为武帝到底该不该杀这个女人争论不休。
那么这个女人真的这么可怜又无辜吗?让我们抽丝剥茧,从众多史料的点滴记载中,来还原这个女子的完整形象。
1.握拳藏钩 因“奇女子气”被发现的美丽少女
汉武帝晚年游幸河间,有“望气者”说“此有奇女”。本就喜爱神仙方术的武帝非常高兴,马上命人前去寻找。
不多时,一颦一笑动人心魄的少女钩弋被带了上来。这时的钩弋只有十四五岁,娉婷娇美,两只玉手握成拳状,左右人皆说这个少女自幼就无法张开手掌。
汉武帝十分好奇,用手抚摸了下少女的双拳,奇迹发生了,少女的双拳顺势打开,里面竟然还握着一个玉钩。
众臣少不得都道天子神威感动上天,从而引发了神迹。汉武帝非常高兴,车载少女回宫,从此宠幸有加。
抛掉神秘的色彩思考历史问题,显然,钩弋夫人与汉武帝的这场初遇是一场精心的谋划。因为暂时找不到钩弋夫人受宠的最大背后受益人,所以只能认为,这就是满腹野心的少女钩弋自己主动与“望气者”谋划的,最大受益人就是自己。
此时的汉武帝已年近六十,坐镇后宫数十年,按理来说早就见多了大风大浪,为何还会轻易被少女钩弋迷惑呢?
第一,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钩弋真的生得美。《史记》中记载其“少好清静、姿色甚佳”,也就是说钩弋是一位非常文静,而且漂亮极了的美少女。这样动人的少女主动投怀,武帝没有拒绝的理由。
第二,钩弋玩的这套“握拳藏钩”的把戏,正中武帝的下怀。我们都知道武帝晚年就是好神仙方术,所以即便知道钩弋这套献媚伎俩是假的,但是跟“奇”粘上了钩,武帝就很受用。
第三,武帝雄武半生,过于自负,也许认为眼前这个娴静娇小的十几岁少女,翻不出什么水花。
但是这次,他或许低估了欲望的力量。
2.怀胎十四月生子 尊享“尧母”之宠
钩弋夫人的童年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根据史书的只言片语,只知道钩弋夫人应是自幼丧母,而父亲则曾被处以宫刑,是个太监。宫刑这个刑罚,怎么想都不会是一个体面的刑罚,因此钩弋夫人的童年应是不幸的,或许也正因如此养成了她沉稳内敛的性格。
钩弋夫人初见武帝时,父亲已经去世。一个失去双亲的十几岁少女,串通了武帝身边的官员和“望气者”,从容在威严的武帝面前演出一场藏钩好戏,毫不失态,这样的胆略和气场明显不是一般女子可有的,她或许并不如她表面看上去那样的“少好清静”。
钩弋进宫很快被晋升为婕妤,居住在甘泉宫。宫里的女人,要想站稳脚跟,必须要有子。而钩弋夫人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不仅要有子,还要有“奇子”,毕竟自己已经是“奇女”了,那就“奇上加奇”。
我们不知道她采取了什么手段,总之她生下了一个胎龄十四月的儿子,这就是刘弗陵。老来得子的汉武帝非常高兴,进封她为夫人,因为她居住的宫殿叫钩弋宫,因此人们也称她为“钩弋夫人”。
汉武帝高兴地说:“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听说过去尧帝就是怀了十四个月生出来的,现在钩弋夫人也是这样。)于是将钩弋所生之门命名为“尧母门”,并对这个幼子寄予特别的厚爱。
汉武帝对母子俩的奇宠,也不断滋长着钩弋夫人的欲望。她凭借着种种手段,如今已有了“尧母”的称号。可她距离真正的“尧母”,还有着不小的距离,最大的障碍便是当时稳坐中宫的皇后——卫子夫,以及她的儿子,太子刘据。
嘉夫德若斯 千古贤后卫子夫
卫子夫因从一介卑贱的歌女身份,荣登皇后尊位,而为世人所知。而她的贤德温良以及她背后的整个卫氏家族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却少为人乐道。
卫子夫可以说是帝王之妻的典范。
公元前139年,18岁的汉武帝刘彻,在姐姐平阳公主家,对歌女卫子夫一见钟情,并迫不及待地在更衣的轩车中就把她宠幸了。
卫子夫因此得以入宫,在前138年左右立为夫人。
汉武帝与陈皇后多年无子,而卫子夫则接连为武帝生下三女一子,因此尊崇日隆。陈皇后嫉妒卫子夫,用尽多种手段不能得逞后,最后决定用巫蛊的方式诅咒卫子夫,最后事败被废。
公元前128年春天,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前122年,她的儿子皇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
卫子夫深受刘彻宠爱,史书中接连用“大幸”“有宠”形容她,她背后的卫氏家族因而也得以显贵起来。
但是卫子夫并没有恃宠而骄,在长达38年的皇后生涯中,卫子夫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在这38年的时间里,汉家后宫不复有妒妇娇女,更无因妃嫔相嫉引发的恶劣事件。
而卫氏家族也并没有像别的外戚一样寄居于裙带之宠,卫氏一门,卫青、卫广、霍去病等尽皆民族英烈,凭着铁血丹心和傲人军事天赋,披甲北上、数破匈奴,以真正实力封侯列户,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卫子夫在年老色衰后,依然凭借着宠辱不惊、公正稳重的处事风格受到汉武帝的礼遇和尊重。武帝每次外出,都将宫中事务交由皇后负责,待他回来后皇后再向他汇报,武帝从来没有异议。
卫子夫的良好品行不仅赢得了汉武帝的全面信任,也在《外戚世家》所记载的四朝十余名后妃中,赢得了太史令司马迁唯一的赞美:嘉夫德若斯。
巫蛊之祸背后处处直指它的最大受益人——钩弋夫人
前面提到,钩弋夫人想要成为真正的尧母,最大的障碍便是稳坐中宫的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而年逾花甲的武帝身体和精神状况每况愈下 ,留给钩弋夫人的时间不多了。
以“握拳藏钩”把戏上位的钩弋夫人,深知武帝最大的弱点便是迷信鬼神,她也从这方面找到了突破口。
很快,在钩弋夫人生下儿子刘弗陵后的三年,“巫蛊之祸”便爆发了。
这场震惊历史,牵连数十万人的重大历史灾难,综合事件发生前后的各个疑点,基本都指向了它背后最大的受益人——钩弋夫人。
疑点1:灾难首起卫家人
这场灾难一开始,似乎就是冲着卫家人来的。
卫皇后行事谨慎,卫太子做事稳健,这两人都找不到可以攻击的缺口。但是卫氏的族亲做事却未必像这两个人一样周密,这个口子,就开在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之子公孙敬声身上。
公孙敬声身为皇后的外甥,丞相的儿子,行事难免骄横。他因为擅自动用了一千九百万钱的军费,被捕下狱。
他的父亲公孙贺上书武帝,用追捕江洋大盗朱安世来给儿子抵罪,武帝同意了,而公孙贺也竟真的捉到了朱安世。
而一切问题,就出在这个朱安世身上。
朱安世竟然在狱中上书武帝,揭发了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汉武帝的事。这份上书直接导致了公孙家族覆灭,诸邑、阳石两位公主以及长平侯卫伉(卫青之子)的死亡,从而开启了巫蛊之祸的序幕。
疑点2:江洋大盗如何知晓宫廷秘事?狱中上书竟可直达天听?
说到朱安世,人称阳陵大侠,史书上没有对其生平的记载。我们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何罪,能够惊动武帝亲自下诏来追捕他,而且追捕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抓到。当公孙贺说要捉拿他替儿子抵罪时,武帝居然欣然同意了,这说明这个江洋大盗绝非等闲之辈。
朱安世被公孙贺逮捕下狱后,笑着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丞相祸及宗矣。”(丞相就要祸及全族了!)
这句话基本坐实了整个巫蛊之祸是有人背后蓄意为之,而目的就是斩掉卫氏的这个臂膀。
像公主和谁私通,谁在驰道上埋木偶人等这种宫廷隐秘,他一个江洋大盗是如何得知呢?而一个大盗在狱中的上书,居然可以直达天听,更是匪夷所思。
能够做到这一切的,除了皇帝身边的人,不可能有其他人了。
疑点3:江充为何对太子有这么大的敌意?
了解过“巫蛊之祸”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场灾难之所以烧到太子和皇后头上,都因为江充这个小人故意把事情闹大。
武帝晚年多病,又笃信鬼神。他的宠臣江充便说宫中有蛊气,不除掉,武帝的病就好不了,因此武帝命他严查巫蛊之事。
江充用此事大做文章,通过栽赃陷害和严刑逼供的形式,诛杀了一大批无辜的朝臣和百姓,数万人因此丧命。而这一切的终极目标,就是将火引到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头上。
史籍记载,江充因为与太子有隙,担心太子即位后诛杀自己,所以拼尽全力陷害太子。
初听这个理由似乎很充分,但是看看江充与太子嫌隙的内容后,又令人大跌眼镜。
江充与太子到底有什么样天大的嫌隙呢?原来太子刘据的家臣犯了法,江充依法扣押了这个家臣,太子便好声好气为家臣求了下情,江充没有答应,依法处置了。
就这点事,所以江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拼命置太子和皇后于死地?太过牵强!
要知道太子刘据可是以宽厚仁和闻名的,不可能因为这个跟他结怨。
如果没有强大的背后势力支持,江充完全没有理由这样做。
疑点4:巫蛊之祸之时 为何太子和武帝无法互通消息?
江充和宦官苏文等人在太子宫中挖出了桐木人,太子刘据百口莫辩。
这时候汉武帝正在长安以北的甘泉宫中休养,陪伴他的,正是钩弋夫人。
卫子夫和太子多次派使者前往甘泉宫想要向武帝汇报此事,结果竟然都没有见到武帝。于是太子刘据决定亲自前往甘泉宫,向武帝解释此事,结果江充却百般阻挠。
太奇怪了,到底是谁在阻止太子与武帝见面呢?
太子见不到武帝,江充又逼迫甚紧,太子没有办法,只好采取老师的计策,假传圣旨,逮捕了江充等人。
太子亲自监杀江充,骂道:“赵虏!前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乃复乱吾父子也!”(你这赵国的奴才,先前扰害你们国王父子,还嫌不够,如今又来扰害我们父子!)
江充的同伙,宦官苏文趁机悄悄逃出了长安,来到甘泉宫。轻易见到武帝,并向他报告说“太子诅咒陛下”。
武帝虽然憎恨巫蛊,此刻却替太子解释道:“太子只是害怕了,所以才杀了江充等人。”这说明直到此时,武帝都是信任太子的。那之前皇后和太子派来的使者为何没有见到他?
武帝相信太子必有苦衷,因此派使者前往长安查看情况。吊诡的来了,这个使者跑到长安城门转了一圈,连门也没进,又跑回甘泉宫汇报说:“太子已经造反了,要杀我,所以我逃回来了。”
此刻,武帝才开始大怒,认为太子真的谋反了。
就这样,父子两人在无法互通消息的情况下,一个认为父皇可能遇害,一个认为儿子真的造反,于是互相集结兵力,在长安城里混战五天,死伤数万人,血流成河。
太子很快招架不住,逃出长安,躲到一个支持他的百姓家中,百姓靠织草鞋养他。武帝则派使者前往皇后宫中,收回皇后的印玺和绶带,卫皇后含冤自杀。
追兵围剿太子,太子紧闭房门,凄凉地追随母亲自杀。而藏匿他的百姓,也为了保护他被乱兵杀死。
一代贤后卫子夫,和深得民心的卫太子刘据,就此凄凉落幕。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载:“巫蛊之祸起自朱安世,成于江充,遂及公主、皇后、太子,皆败。”
幡然醒悟的武帝与无声被杀的钩弋夫人
纵观整个巫蛊之祸,桩桩件件、丝丝缕缕,很明显是专门针对卫氏家族的血腥图谋。
事后,武帝对巫蛊之事重启调查,才发现牵连数万人的众多巫蛊案件,多半竟为不实和空穴来风。
在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的仗义执言下,武帝才幡然醒悟,太子并无谋反之心,一切皆是被江充等小人逼迫。
清醒过来的汉武帝,悲痛不已,下令夷灭江充三族,烧死宦官苏文,又将曾经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尽皆诛杀。
武帝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又于太子被害处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寄寓自己的哀思,天下人都为之悲伤。
尽管如此,陪伴自己长达49年的妻子和自己最爱的儿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六十多岁,铁血一生的武帝,此刻突然感觉力不从心,周遭的一切仿佛都是谎言和阴谋堆砌而成。
他看着身边年轻的美人,带着明媚的笑,逗弄着聪明伶俐的小儿子。突然一股极冷的血流过心口,武帝用阴鸷的眼光打量着她:竟是你吗?
即将要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几乎就要成功的钩弋夫人,怎么也没想到,死亡向她张开了怀抱。
公元前88年,巫蛊之祸结束后的3年,武帝赐死了钩弋夫人。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
我们看下《史记》中关于赐死钩弋夫人的这段记载:武帝先是谴责了钩弋夫人,谴责的内容不得而知。随后钩弋夫人脱去簪饰,这是一种请罪的方式。在武帝命左右带钩弋夫人去掖庭狱时,夫人回头看了一眼,但并没有为自己辩解。武帝大怒“快走,你活不成了!”,没留丝毫情面。
武帝的毫不留情和钩弋夫人的无声被杀,是这段记载的两个关键点。钩弋夫人可怜无助的形象,也通过这段记载赢得了后世无数人的同情。
但是要注意,“脱簪”即是有罪,不为自己辩解,反而更可能是知道自己已罪无可恕!
《汉书》对钩弋夫人之死的记载极其简略,但是却与《史记》有所出入:
钩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汉书》
《汉书》中说钩弋夫人因有错被谴责,居然忧郁而死。一个正常的大活人,到底什么样的错被谴责,居然“忧死”了呢?只能解读为钩弋夫人当时被汉武帝训斥时内心十分惊恐,之后一直活在恐惧之中,以至于最后被活活吓死了。
钩弋夫人死后,武帝闲来无事向身边的人解释,于是出现了著名的“子少母壮,必乱天下”的理由。在解释完之后,武帝还意味深长地说了句:“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
“少好清静、姿色甚佳”的钩弋夫人,到底是怎么让武帝联想到吕后的,非常值得玩味。
历史昭昭,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即位后并没有子嗣,汉家皇位最后又兜兜转转回到了卫氏后代,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手上,这就是另一个传奇了。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宠爱的女人,汉武帝一生经历过很多女人,对这两个女人也是真爱。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了刘据,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还有卫家的人基本都富贵了;钩弋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了刘弗陵,成为后来汉武帝的继承者。然而两个女人的死或直接和汉武帝有关系,那么谁更惨一些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卫子夫由爱生失望最后死于自杀
卫子夫原来是汉武帝姐姐手下的一个舞女,因为舞姿优美,汉武帝的姐姐把卫子夫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也是一眼看中了卫子夫。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卫子夫就成了汉武帝宠爱的女人。并且汉武帝为了卫子夫还把皇后阿娇废掉,打入冷宫。(当然这里面也有阿娇作死的原因。)
紧跟着卫青开始成为大将军,并且带着大汉的精锐痛击匈奴,为大汉立下了不世功勋。卫家开始富贵,并且卫家的声望也慢慢在朝廷中立住了脚跟,最重要的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成为了太子,帝国的继承人。
然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让卫家遭受了灭顶之灾。除了卫青的爵位还在,其他人的爵位全部被废,并且太子刘据兵败自杀,卫子夫失去了儿子,也失去了家族的成员。被迫自杀!也就是说卫子夫的惨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心理承受不住,最后导致卫家基本上退出了政治舞台。
钩弋夫人死于汉武帝一句话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喜欢的一个女人。汉武帝在经历了卫子夫、李夫人之后第三个真爱的女人。然而巫蛊之祸发生之后,钩弋夫人成为了最大的获利者。但是巫蛊之祸的发生找不出钩弋夫人参与的证据。也就是说钩弋夫人的死并不是巫蛊之祸的牵连者。然而汉武帝为了避免钩弋夫人像吕后、窦后、王后等这些厉害的角色,决定将钩弋夫人赐死。
美其名曰,你的儿子要当皇帝,你必须死!这个举措是汉武帝为了重蹈汉初的覆辙,但对于钩弋夫人是非常不公平的。钩弋夫人抱着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几天就母子永别了。这份惨是正常人所遭遇不到的。
对于这两个女人之死,我觉得还是卫子夫更惨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