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问题。
每逢假期,景点人满为患,因为我们都是“傻瓜式旅游”所以导致假期里,景区人山人海,人满为患。
以2018年国庆假期举例,我国不少地方的景点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一些媒体和一些地方的权威部门均使用了“饱和”的字眼。比如,陕西新闻网称,10月3日,华阴市(华山)迎来国庆长假客流高峰,早8:00华山景区游客中心等候登山人员已经饱和;南京警方发布紧急提示称,10月2日11时35分,南京总统府入园客流量达到2.6万人次,景区接待能力已近饱和。
什么是“饱和”?百度汉语给出了两种解释: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或空气中某物质的蒸气量达到最大限度,都叫饱和。2.指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到最高限度。 显然,在讨论旅游话题的时候,“饱和”指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到最高限度。比如,游客数量、景区接待能力(比如停车场),均可能在某一瞬间或一段时间内处于最高限度,达到饱和状态。 必须明确的是,虽然游客数量多甚至游客处于景区接待能力最高限度的饱和状态,但是,“游客饱和”并不等于“旅游饱和”。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游客饱和”说明某地景点甚至整个城市的旅游业处于相对落后或欠发达的不饱和状态。比如,景点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落后,当地餐饮住宿业不发达,抵达景区的交通状况差等等。这些因素仅仅涉及旅游硬件,旅游硬件尚不发达,谈何“旅游饱和”?除了旅游硬件,还有旅游软件,比如文旅融合意识、服务意识等等,也应该足够发达。 目前,不管是文旅融合意识,还是旅游服务意识,我们做的远远不够。融合无止境、服务无止境。即便一个地方的旅游硬件足够发达,其融合意识和服务意识也永远无法达到最高限度。基于此,考察某地的旅游是否“饱和”,不能仅仅止步于考量旅游硬件,更应该着眼于旅游软件。所以,就目前而言,“旅游饱和”在我国仍是一个伪命题。 当然,如果一个地方的旅游硬件和旅游软件均处于高度发达状态,或许就不会出现“旅游饱和”的问题了。 举一个例子。封面新闻报道10月2日截至中午12点,阿坝州理县毕棚够景区、古尔沟温泉小镇、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游客已饱和,但是从都汶高速前往该地车辆仍源源不断。 尽管游客已处于饱和状态,但是,前往上述景点的车辆仍源源不断。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说景点管理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缺乏足够的预警机制,显然有失偏颇。仅仅有预警远远不够,只有真正的“智慧旅游”才能解决实质问题。
我们现在的旅游,距离真正的“智慧旅游”,至少还差十万八千里。我们现在的旅游,简直可以说是“傻瓜式旅游”,充满了盲目意识和跟风意识,仪式感十分浓厚。比如,你去旅游,我也要去旅游(在网上看看别人的旅游攻略);你去黄山,我也要去黄山(这两天有新闻报道,有游客堵在黄山进退两难:这辈子最后悔国庆来黄山——多么痛的领悟!)。 “傻瓜式旅游”最隐蔽的特征就是仪式感十分浓厚,这一点是最要命的——它让人们前赴后继地踏上旅游“堵途”,进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景点“饱和”。这种充满非理性色彩的仪式感,绝对不同于年年春运“我要回家”的理性仪式感。过年,我要回家,虽然具有仪式感,但这是理性的(毕竟,家只有一个)。相比较而言,假期外出旅游往往充满非理性色彩,比如,旅游目的地有很多很多,如何选择是一个大问题,其最终的决定往往是非理性的,没有最佳选择。 对不少上班族而言,假期外出旅游的唯一理性之处就是假期时间是绝对的,因为他们只有假期才有时间外出旅游。
七天假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再满足于宅在家里玩游戏,而是要外出旅游——“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去哪里玩?当然最好去国外玩玩,去不了外国的只好选择国内游。既然是国内游,一定要去著名景点、热门景点,如果去了偏僻的景点、冷门景点,便会有“你好意思发朋友圈?”的意味。 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根本不在乎景点和有关部门的提示和预警,甚至根本不看天气预报;也根本不在乎旅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或许早已忘了初心。
只要有一个仪式就足够了——在朋友圈发张人山人海的照片,顺便再来个定位——这次旅游的目的就达到了!想那么多干嘛?!你瞧!这就是典型的“傻瓜式旅游”!最后造成节假日旅游,各大景点人满为患。
我们何时告别“傻瓜式旅游”?再说吧。?
感谢官方大大推荐的问题,自己的一些简单观点,希望可以帮到提问小主。望好评???
节假日出去旅游,总是会感觉景区里人满为患,很多有都有这种感觉,这和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就堵车一样,可以说是中国式旅游的最大特点了。
到处都是拥挤的景区
从往年的数据来看,2018年国庆黄金周,北京市共接待游客1115万人次,杭州西湖共接待游客431万, 玉溪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59万人次,玉龙雪山景区接待近9万。。。可以说,只要是热门的旅游景区没有一个逃得掉拥挤这两个字。
可以说在节假日去热门景区旅游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满满的耐心。
中国景区数量不少,人口太多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
悠久的历史,广阔的领土,中国的景点其实并不少,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共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其中A级景区10300多个,包括5A级259个、4A级3034个),听起来是相当庞大的数字,然而架不住人多,仅仅大陆总人口就建将近14亿人,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出游的需求,也有1.4个亿,平均下来每个景区要接待近5000人次,拥挤也就难免了。更何况,越是知名的景区越是人气旺,常年累月的宣传推广加口碑宣传,每年难得有长假的人自然会拥向知名的地方,无论是北京还是杭州或者是厦门这些知名旅游城市,还是黄山还是泰山等名山大川,拥挤程度更是难以想象。
太过集中的假期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假期都比较集中,大部分人有只有春节、国庆都有限的几个七天长假以及三天短假,要想出去旅游在平时是没有时间的,这也是造成一到节假日出去旅游在景区看到的除了景,更多的是人挤人。
以后如果能实现假期的错开,错峰旅游或许是缓解现在每到假日景区就人口攒动的一大途径,但人满景区的情况终将一直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