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史中记载袁崇焕因“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于公元1630年被崇祯皇帝诏磔(凌迟)于西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计六奇写的《明季北略》卷五中有这样一句话:“江阴中书夏复苏,尝与予云:昔在都中,见磔崇焕时,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抛开《明季北略》的真实性是否可靠不谈,行刑时万人空港喊两句口号那是必然的,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吃瓜的群众,要说北京人吃了袁崇焕的肉我是不大相信的,更像一种风传,传着传着鸡蛋就变成恐龙蛋。
相对来讲北京人恨袁崇焕更真实一些。当时袁崇焕“必不令越蓟西一步”的揭帖刚至,北京城已经庐屋煨尽,野猪皮拱到城门了。自上至下均认为他任敌越蓟,避敌不战。崇祯二年拘捕了袁崇焕之后进行了数月的审讯,在会审后定案,期间时间跨度很长。明代的信息传播渠道还是比较发达的,抵报、旗报、揭帖等等,在加上高层的消息源,早就成了北京城的老百姓饭后的谈资,老百姓认为他通敌叛国对其恨之入骨便不足为奇了。
袁崇焕到底是英雄还是叛徒?是崇祯刚愎自用还是袁崇焕大言欺君?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中哪些更贴近真实?我们现在也只能从史书的只鳞片角中揣测。
我们简要的从三个点来分析:
1、一个正部级的高管,兵部尚书兼督师蓟辽,抄家时却家无余赀,可见他不爱财;
2、一位处级(邵武知县)起步的基层官员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平步青云,可见他的智商很高;
3、在朝廷的政治、经济、军事病入膏肓、缺兵少粮的不利局面下怒怼努尔哈赤,并维持住了岌岌可危的蓟辽局势,可见其军事素养在同时代也是佼佼者。
这样的一个人却最终落下如此悲惨的下场,只能归结为性格使然。中国古代的政治虽然由皇帝专制但也有其制度与法律,崇祯皇帝是一个急躁易怒、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人,用人只凭个人好恶,翻脸比翻书还快,没办法谁让他遇到了这样的BOOS了呢。袁是几个月会审后才定的案,关键时刻却没有人为袁分说,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从中我只能看到他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使他得罪了太多的人,包括哪些捧他上位的人,他犯了官场大忌。从他的同事王在晋的想法中可窥见一斑,死于国法,功劳不可抹杀,但同时他也认为袁的死自取灭亡。
对于袁崇焕,很是一个谜,说他有功,他把潜伏在清军老巢尾后的毛文龙给杀了(虽然该杀,但当时真不该杀),为朝代后期清军进攻解除了后顾之忧。说他有过,他和老师孙承宗一手建立关宁铁骑,而且上演了一场京城保卫战。
为什么会有袁崇焕被凌迟的时候,北京的百呼欢呼吃其肉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个京城保卫战害的。首先不管京城保卫战的胜利与否,袁崇焕都是要死的,因为他已经惹怒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他犯了大忌(军队怎么可以进皇城,有反叛嫌疑),至于为什么老百姓恨他,是因为他故意放清军入关(清军绕过辽远,从蒙古南下),直至清军到达京城附近,威胁统治。在清军行军路上远离京都时他是可以带领军队袭击的,但它认为只有依靠坚固的皇城击溃敌人胜算最大最彻底。所以他眼睁睁看着清军一路杀到皇城。清军所到之处,名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因此,尽管最后大腿了清军,但也招致了自己的杀生之祸。老百姓也恨他的不抵抗。才有了袁崇焕被凌迟的时候,北京的百呼欢呼吃其肉的说法。
但我个人一直认为袁崇焕死的很怨,就凭他的一首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但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皇权至高无上,皇威不可触碰。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