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盗墓笔记》的大火,盗墓类的小说和影视剧开始逐渐增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许多盗墓类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棺中的死者嘴中往往都含着一样东西。
这是一种什么习俗呢?原来,死者口中含着的东西被称之为“口含”,又叫做口琀或者饭含。
这种习俗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物资匮乏,没有那么多的物件,人们只是往死去的人嘴里放入贝壳。比如商代,入殓前死者含贝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礼仪制度。
周朝和商朝不同,人们往往用玉石作为口含。只不过在当时只有那些达官显贵,才有财力为自己的亲人准备玉石这种珍贵的陪葬品,平头老百姓们的口含物,一般都是用粮食作为替代。这也是民间将口含称之为“饭含”的原因。
到了战国时代,口含玉石的形制也变得越来越讲究了,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汉八刀”玉蝉。
汉八刀是我国古代玉雕的一种技法,虽然它并不只用于雕刻口含的玉蝉,但现在留存于世的“汉八刀”玉器中,用于口含的玉蝉无疑是最多的,因此,大多数时候人们会将这种玉蝉被称之为“唅蝉”。
有学者认为,从战国起就开始流行的玉蝉技法,虽然名为“汉八刀”,但其实和汉朝关系本身不大,它其实是“琀背刀”的误传。蝉这种昆虫,会从地下钻出飞向天空,人们选用蝉形口含,也是寄托了他们对于死者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像蝉一样,死后灵魂得以安然升天。
从战国到秦汉,唅蝉一直都是墓葬中最常见的口含。而除了口含外,同一时期的殡葬用玉器(即所谓的“葬玉”)还有一种叫做“握豚”,也是一种用玉器雕刻而成的制品,外形有点像猪,会被放在死者手中,用来代表对方生前的财富,也有着不空手而归的寓意。
不过,汉代之后墓葬中“葬玉”的数量开始急剧减少,汉代的墓葬中经常能发现动辄成百上千的葬玉,甚至出现了包裹全身的金缕玉衣。而唐朝之后,就只能在墓穴中找到零星的几件玉器,等到唐僖宗时期更是只能用琉璃替代玉石。
因此,中晚唐时期像玉质的口含也出现的比较少了,但贵族和皇室依旧没有放弃口含这种习俗。比如慈禧太后下葬时,就在嘴里含着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只不过这颗夜明珠也被东陵大盗孙殿英盗走,再也不见踪迹。
至于口含这一习俗出现的原因,人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之所以要在死者口中放上东西,是为了“压舌”,只要嘴里含着东西,死者在死后见了阎王爷就不会乱说话,也就不会“祸从口出”。
也有一种说法觉得,这些嘴里的东西其实是用来收买阴间接引小鬼的买路钱,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嘛,有了这笔买路钱,死者就不会受到欺负。这些“怪力乱神”的说法虽然听起来神乎其神,但其实做不得数。
比较符合常理的说法有两个。第一种说法认为,这种习俗,其实是为了给死者的面部做美容。
古代人医疗条件差,许多人病死前也是饱受病痛折磨,因此不仅面目狰狞还瘦骨嶙峋,一些得大病去世的人,面部皮肤甚至可能会有严重的凹陷。为了让这些死者的表情神态不那么痛苦,人们在他们嘴里放上东西,可以把面部撑起来一些。这对于死者而言,也是一种尊重。
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我国古代死者下葬除了要先放入口含外,还会在眼睛上方盖上玉片或者其他东西,发展到极致,就变成了汉代皇帝殓葬的标配:金缕玉衣。
这种习俗不仅中国有,像古希腊、古罗马也都有类似的习惯,只不过他们用的是钱币。这其实也是为了盖住死者的眼睛,因为有许多横死的人是闭不上眼睛的,只有遮挡一下,才能让尸体看上去不那么恐怖。
至于另一种说法则与尸体的保存技术有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朱砂、水银以及部分草药能够有效防腐,为了保存尸体,人们会在给死者下葬前将尸体浸泡在这些特殊液体当中。
这种尸体防腐的处理方式,从周朝就开始出现,比如周朝王室专门负责祭祀的官员名叫“小宗伯”,他除了负责祭祀外,还负责尸体的防腐,他手底下“郁人”和“裸人”这两种差役就是专门给死者沐浴的。
“郁人”和“裸人”一般用黑黍酿酒,在沐浴过程中,黑黍酒里的酒精成分能够给尸体消毒,同时尚未挥发的酒精还可以加速棺中氧气的消耗,减少好氧菌的存活。比如保存完好的马王堆女尸,就曾经经过水银和酒精的浸泡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为了防止处理液渗入尸体,必须要进行尸体密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代有所谓“九窍用玉”的说法,除了前面我们说的口含外,眼睛、鼻子、耳朵乃至下体都要堵上玉器。
虽然有些重口味,但不得不说古人虽然并不懂得尸体腐烂的机制,但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这个事属于中国特色的历史悠久的丧葬习俗,含的东西叫口含,直至如今很多农村仍然保留这一传统。不论什么身份,人死后嘴里都要含些东西,时代不同,口含不同,寓意也不同。
口含的东西,有钱人会是比较贵重的东西,如玉石、珍珠,没钱的人则是一枚铜钱。
就考古发现而言,隋朝以前口含的东西大多是玉质的,形象大多是玉雕的袖珍牛、羊、狗、猪、鸡等,意思就是死者撒手人寰,要到另一个世界报到,黄泉路上不能饿着,口含就表示让你路上不缺吃。含一枚铜钱则表示,让你带着钱上路,吃啥买啥随意。
汉代时最有代表性的口含是玉蝉,是取蝉“破土重生”之意。唐宋以后,口含日益多样化,有钱状物,有金、银、玉、翠等物。明清以后,主要是贵重物品,最著名的便是慈禧太后嘴里含的夜明珠,堪称古往今来第一口含。
现在农村保留的丧葬习俗,虽然也有口含,但更多是一种传统遗留,不是作为陪葬品,一般使用硬币,很少使用贵重物品。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迷信,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变。香港僵尸电影中,死人嘴里的口含一旦被取出来,就会变成僵尸,四处蹦蹦跳跳抓人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