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悟空问答邀请!
从史前绘画到今天的国画,中国每一个时期的绘画风格不同。中国画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画之优劣取决于绘画者的艺术修养与思想的高低。古之画者,取法自然,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皆仿而得其像采画于上衣,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等绣葛布而作下裳。古人皆能取法自然装饰自己,今人依然可取法自然做一个快乐的涂鸦者。
艺术的特质是不可复制的,比如书法,光兰亭序摹本也千变万化,可见,艺术的魅力创造而非一味地摹仿抄袭。如果我们将艺术理论化,那么你必然受困于程式化的规范,在教条面前失去自我。中国画之难,在于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与创新中,你必须博众家之长而化为己用。不论工笔或是写意,抑或水墨与重彩,难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非千人一面,否则难有新世纪新画风。
在学习绘画地过程中,每一个初学者必须经过技法的基础训练,从入门到创作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取法先贤在于让你快速入门,经历千百次模仿之后,你必须跳出先贤的框架,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技法去表达你自己的艺术思想乃至人文思想。换一句话说,你想在艺术上取得突破,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在创作中取得厂革新与突破,才能通过画卷向人们展示你的情感乃至你想表达的精神气从而取得独特的艺术风格开书画之先河。这一点,是从艺者最难突破的。
一般而言,书法在国画中也起到了一个画面平衡完善点线面布局补充画韵的作用。书法的线条变化可丰富书画的情趣与意境。有的国画皆靠墨韵传神,书画可互补的也是如何掌控线条的质感及正侧锋运笔的问题。同时,墨韵在书画中也举足轻重,当墨色五彩呈现在图画之中时,景物的远近前后关系便栩栩如生,主客、虚实、疏密、开合、平衡感均跃然纸上。
但是,在革新派中,有的画家尝试各种技法,给国画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只是,这种未成熟的技法从创新到传承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而革新者必须忍受寂寞攻克各种难点去创作经典,成为艺术宝库中的奇葩!也可以说,创作不易,读懂也难,非今人不如古人,而是高山流水,知音难遇。雅芙随笔
看似只是从技术层面上理解了书法,从情感表达上来看,两者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书画相通是有道理的,书法的笔法要求更加细致精微,但在用墨方面又不及国画丰富,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强调“墨分五色”,画家根据创作时的情感语言架设,遵循“随类赋彩”的审美要求,应机施墨,挥洒间笔墨纷呈,变化万千。书法用墨则在细微中见天地,过份的墨色变化则显得突兀造作。
不论书还是画,终极目的都是追求创作人对思想情感的表达,都是把自己精神世界的某些思想,品格,观念,情绪通过作品来传达出来。在这些方面,草书创作往往能激发作者的激情,自古有人“忽然绝叫三五声”,“以头濡墨”……的癫狂之举。楷书大师们则从清静淡雅的心境中追求深沉悠缓的旋律,让观赏者体会“静水深流”的沉静之美。
传统中国画在传统文化观念的背景下,不论工写,形成了独有的表现方式和思想语境,画境追求“气韵生动”,以“助人伦兴教化……”为目的。除了强调技术性的精湛,还特别推崇作品的社会功能,两者不可偏废。
所以,书画家不应该扬此薄彼,更应该两者兼修,互相助宜,更大范围的充实书画创作者的学养。
附:画家端九作品两幅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