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想必大家平时都有所耳闻,战争发生在秦末汉初年间,参与势力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就是楚汉两国,当然我们都知道最后的胜利者就是汉高祖刘邦。那为什么楚汉之争的胜利者会是刘邦呢,而不是有着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呢?是偶然还是必然?这背后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对比刘邦和项羽面对相类似的事情的不同做法来分析一下原因。
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做关中王,都曾攻入过咸阳城,然而俩个人的做法却截然不同。
刘邦在蓝田之战时强调“诸所过毋得掠卤”,不允许士兵在经过的地方掠杀抢夺。这让秦国的老百姓特别高兴,没有顾虑,秦的军队也不愿意再为此战斗汉军非常容易的攻破防线,大获全胜。获胜后刘邦驻军在霸上,这个时候秦王子婴坐着素车白马,用素带系着脖子,包裹好了皇帝的印玺和符节,在轵道旁诚信来投降。这个时候有的将领建议刘邦杀了子婴,刘邦没有同意,而且还说当初怀王之所以让我来,就是因为我能有宽容之心,况且人家秦王已经诚心投降了,我如果再杀他恐怕会招来不详之灾。在听从谋臣的建议后,封闭了秦宫的贵重珍宝、财物和库房,并且召集各县的父老豪杰乡绅之士,知道他们被秦的严刑律法糟蹋的很辛苦了,刘邦就对他们约法三章:只有杀人者才被处死,伤害群众和盗窃物品的罪那就量刑而罚。不会再采用以前的酷法了。还承诺原来的政府人员和百姓都按照原来的方式继续生活。百姓们为此大为高兴,纷纷拿出牛羊酒食款待士兵们。但刘邦还是不肯接受,说:“现在我们的仓库非常充实,不缺吃的,不愿意让百姓们破费。”因此刘邦得到了秦地百姓的拥戴。
反观项羽方面的做法,却是天差地别。项羽西进咸阳,在咸阳宫大肆屠杀,纵火烧宫殿,所过之地无不残破不堪。秦地百姓对此大失所望,不但如此,项羽还掘开秦始皇帝的陵墓,个人独吞里面的财产,又杀死了秦王子婴。在此之前还无辜杀害了二十万秦兵。大火在咸阳宫烧了三个月还没有灭。后来收集咸阳的宝物和妇女就向东而去了。当时的秦地百姓敢怒而不敢言,项羽在百姓中的形象算是毁了。
以上两个事例对比,表面看只是一个拉拢人心的手段而已,其内在却蕴含着一个实质的原因,那就是阶级立场。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代表着刘邦承诺不动现有的阶层利益。继承秦朝的经济体制衣钵,只不过是剔除了严刑酷法这一条。这表明刘邦核心代表着士阶层的利益,其中包括军功士阶层和土地士阶层甚至金融士阶层,但同时也捎带兼顾着其他阶层比如说小贵族阶层。而反观项羽骨子里全是战国时的贵族思想,非血缘亲族得不到重用,大搞分封,试图做诸侯霸主,这典型的血缘贵族阶层的利益代表,所以对秦地百姓的死活压根就不存在关心。也导致了后来百姓拥护刘邦而憎恨项羽,后期的萧何能把源源不断的兵力送到前线,地方士族贵族豪杰的支持就是一个很大得原因。
同样面临灭掉一个共同的敌人后(灭秦和灭项楚),项羽和刘邦都大搞了一次分封。而且都想做天下的共主。但两个人在分封诸侯王的数量上和方式上以及想让自己做共主的手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刘邦想做的天下共主的形式是皇帝,就想尽办法让大家主动尊他为皇帝,劝他称帝,但他自己不主动提出,而且别人劝说之后还再三拒绝,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勉强”登上帝位。其实同样的手段在起兵沛县时就使用过了。
项羽想做的天下共主的形式是霸主,类似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形式,架空义帝,以军事力量威慑其他诸侯国。对于这个霸主既不是义帝册封的也不是诸侯推举的,而是自立为西楚霸王,形式很是直接。
两个人在册封诸侯数量也是有很大的差别。都是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在诸侯国数量上做了不同的策略。
刘邦做了皇帝,他的未来规划是大一统,根据现实情况尽量减少诸侯王的册封,稳定诸侯王的情绪,降低诸侯国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因此刘邦称帝后一共只分封了七个诸侯王,即便后期相统一至少在数量上是习惯对容易一些的。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的未来规划可能像周朝那样,只要诸侯国臣服并且听令于自己即可。因此一举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可能他认为诸侯越多诸侯的土地就越少,诸侯的力量就越薄弱。可是他打错算盘,没想到的是诸侯越多动乱就越容易产生。
在册封诸侯时一个绕不过去的问就是诸侯和领地匹配的问题,在这方面刘邦和项羽又是截然相反的考虑问题方式。
刘邦考虑问题是重“后果”,比如说在韩信改封地的问题上是这样处理的:给的理由是“义帝无後,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站在“礼”的制高点上,成功的让韩信离开了经济基础雄厚的齐地,降低了之后铲除韩信时失败的风险,也降低了一旦韩信反叛的实力,同时也让韩信说不出什么不是。再者改齐封楚从地理位置上断了七个诸侯国的联系,使他们不能连接在一起。
而项羽考虑问题是重“前因”,比如说“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等。分封时表面上看是由于“前因”才导致分封的后果,看似很公平,其实仔细想来,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完全是出于项羽个人的“偏好”,非常露骨的搞“一言堂”。如此这样是不能服众的。从后来的结果来看确实也是如此,田荣、赵歇、韩广都没有按照项羽的要求去迁徙,从而导致后面的动乱。
从分封这件事来看,两个人的格局完全是不同的,按照管仲或者孟子的话来说就是“王道”和“霸道”的区别,一个打算以“力”服人,一个打算以“德”服人,如果两种方式都达成了目的。那么哪个容易让人心悦诚服,高低立判。
分封过后也都同样面临者定都的问题,在这以问题上,两个人的选择上正好相反,从而影响了结局的不同。
刘邦考虑到将领士兵们背井离乡,跟自己打拼了好几年,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太远,因此考虑在洛阳定都,但经过刘敬、张良等人的劝说,认为很有道理,就迅速的迁都长安了。从历史上看,迁都长安对西汉的城防建设、经济运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历史证明刘邦这个选择是对的。
反之,我们再来看看项羽是如何做的。虽然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但项羽一心东归,打算在江东父老面前来一个“衣锦还乡”。这种想法着实有些不符合他的身份。为此有人批评他是沐猴而冠,他还把这人给杀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选择是错的,项羽后期处于三面受敌的状态(一面环海),疲于应付,最后粮草断绝,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面对着尚未稳固天下,每一步怎么走都至关重要,一步错就有可能滑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定都如此之大的事,竟为了一句不衣锦还乡就像锦衣夜行,就草草了事,果真如韩信所说的那样是妇人之仁。秦统一六国最后的过程历历在目,关中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怎么能不要呢!可能项羽还是太年轻,是真的太年轻(戏下分封时他才25岁啊),跟那时刘邦这50岁的老油条怎么比呢(有可能是面对一群老油条,那时萧何51岁、张良44岁)。
综上,无论是阶级基础、格局以及年龄阅历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到后期项羽身边的“亚父”范增走后,一个未满而立之年的年轻小伙子,独自面对如此复杂的军国大事,难免捉襟见肘。可见楚汉之争项羽败而刘邦胜的结果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一定原因的必然结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是宋朝李清照追思项羽的时候所写。一代枭雄西楚霸王楚国贵族项羽竟然会败给亭长出身的刘邦,让很多人难以自信,这是为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是项羽失去民心。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打败秦国将领章邯。可是胜利以后,却以欺诈的方式活埋二十万秦军,还火烧阿房宫和秦宫殿,大火烧了三个月,从此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项羽的残暴不仁。
二是目光短浅。项羽拿下咸阳后,火烧阿房宫,携带美女、珠宝就要返回家乡。有人劝他定都关中,可以称霸天下。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错过了关中这个战略要地。
三是分封制决策失误。项羽大搞分封制,却没有及时论功行赏,损害了诸侯的利益。众人怨声载道,诸多抱怨。
四是自视甚高,不能礼贤下士。韩信,陈平,早期都在项羽账下。韩信多次向项羽进言,未受采纳。韩信觉得憋屈,英雄而无用武之地。后来才投了刘邦。陈平是看透了项羽的为人,认为他难成大事。才弃他而去。
五是项羽的逆商低,脸皮薄。刘邦在与项羽的战役中,多次败于项羽之手。最惨痛的一次,妻子和父亲都被项羽俘虏。可是刘邦在面对项羽要烹杀自己的父亲时,竟然还要让项羽分一杯羹给他。这让好面子的项羽无计可施。而项羽一向自恃骁勇善战,少有败绩。垓下之战后,完全可以返回江东,卷土重来。可是他骨子里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以上就是项羽痛失江山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