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体验的增多,人的感受和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同的,有时也会截然相反。
回忆一下,我在年轻时在公共场合看书是经常的,只因为爱看书。但是看书的地点场合不同,带来的感受就不同。比如在新华书店里看书,那种氛围你就很自然,很轻松,从不考虑别人对你有什么看法和眼光,我行我素,看就是了。因为是需要买书,大致浏览,不光是你,其他人也都这样做,彼此等同,没有违和感。但是换在车上看书,感受就复杂了。因为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休探亲假回家,大多是火车上看书(在汽车上看书从来没有,因为汽车颠簸,对眼睛视力不好)。当然最好的位置是靠窗座位,尽可能不影响到别人,但心里也总核计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因为抬头四望,在火车上看书的人很少,凤毛麟角,你看书就显得有点另类。不过,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也就不考虑这些事情了。知识的渴望,书中的情节,那种诱惑占了上风,别的就不屑一顾了。
现在不同了,坐公交车,有座没座都看手机,还带着纸和笔记上几笔,或是打个草稿什么的。有座位还好说,没座位就得找有栏杆可靠的位置,带着300度老花镜,左手拿着手机稳稳挽住栏杆,腾出右手刷刷刷,或者记记记。也有人看我,因为常见公交车上看手机的人不在少数,但坐公交车拿纸和笔记什么的几乎没有。我根本不考虑这些问题,唯有为友友尽快回评回赞是当务之急。时间都去哪儿了?说到这儿,悟出:生命第一,时间第二,友谊亦在其中!
公交车上也有感动我的时候。人真是多,栏杆处已经没有空余的位置,容我胳膊伸过去。这种情况下,我便主动的礼貌的和人商量“我看手机站不稳,少串点地方可不可以?”几乎每次,不,所有次,对方都热情的迅速的把方便让给我,素不相识的友好让你感到特别温馨。生活周遭良好的点滴回馈不断累加,让我时刻都感受到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在进步。
看不看书要看自己的心情,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
我不在短途或杂乱的场合看书或手机。
从小也不这样。父母不让。说即危险又影响别人。再说也不礼貌,也没素质。
我现在都半百年纪了,父母的话我执行了一辈子,因为是对的!
我的一双儿女也是从小教育。如果现场不听话我就现场教育。我会让他们丢面子。因为丢一次面子能换来一生有面子。对了,这也是父母说过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也觉得有理,所以也执行。
父母文化不高,是60年前的的中学毕业。可那时他们都懂传统教育,能背诵《十二孝》《三字经》《百家姓》《毛主席诗词》……
父母走多少年了,可我把这些又传给了我的儿女。
顺便提个问哈?
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都会上网了,又什么大专大学的,咋不会教育吗?
上学都学啥呀?
我的儿女也是90后,也是大本毕业。咋和这些孩子比难道是两个时空?
哪来的“魔鬼”污染了城市?
望条友分享。咱也学学。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